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制造的兩代懸鈴木處理器。每個處理器都有兩個黏合在一起的芯片,一個包含量子位,一個包含量子位和外部世界之間的線路。
圖片來源:谷歌”量子人工智能”
據英國《自然》雜志22日報道,谷歌科學家團隊改善了量子計算機的糾錯能力,演示了隨著糾錯規模增加,錯誤率反而降低的量子計算。這項工作意味著人們向可擴展的量子糾錯更進一步,使量子計算機達到以足夠低的錯誤率運行可用量子算法的水平。
量子計算機和經典計算機一樣,容易發生其背后物理系統“噪音”(或干擾)導致的錯誤,實現其潛能需要降低錯誤率。一種量子糾錯方法是用所謂“糾錯碼”,即使用一組物理量子位(量子信息單位,相當于經典計算機的比特)形成一個邏輯量子位。這個系統稱為表面碼邏輯量子位,可以檢測和糾正錯誤而不影響信息,但擴展這樣的系統意味著操作更多量子位,這可能引入更多邏輯錯誤。為使邏輯性能隨著編碼規模增加而改善,總體的糾錯需超過增加的邏輯錯誤。
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團隊研究人員哈姆特·耐文及其同事,此次展示了一種邏輯量子位表面碼,可以在系統規模增大時降低錯誤率。他們建造了一個72個量子位的超導量子處理器,用兩種不同表面碼做了測試:一種稱為distance-5 邏輯量子位(基于49個物理量子位),另一種是較小的distance-3邏輯量子位(基于17個物理量子位)。較大表面碼展現出能夠實現更好的邏輯量子位性能(每周期2.914%邏輯錯誤),優于較小的表面碼(每周期3.028%邏輯錯誤)。
研究團隊指出,還需要更多研究實現有效計算所需的邏輯錯誤率,但目前這項工作,向人們展示出未來量子算法開發的基本要求。
審核編輯 :李倩
-
算法
+關注
關注
23文章
4626瀏覽量
93151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3文章
47566瀏覽量
239415 -
量子計算機
+關注
關注
4文章
532瀏覽量
25504
原文標題:谷歌“量子人工智能”研究獲新進展,向可擴展算法更進一步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tmagazine,微信公眾號:機器人技術與應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FF將發布FX品牌最新進展
博世與清華大學續簽人工智能研究合作協議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關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芯科科技即將舉辦全球Works With開發者大會,揭示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的變革性融合
西門子與微軟進一步擴展戰略合作關系
進一步解讀英偉達 Blackwell 架構、NVlink及GB200 超級芯片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研團隊取得量子計算研究新進展
卓馭科技與高通合作宣布進一步推動汽車行業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
![卓馭科技與高通合作宣布<b class='flag-5'>進一步</b>推動汽車行業<b class='flag-5'>智能</b>駕駛技術的發展](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9/87/wKgZomYqE8-AQ-PAAAAXlBHKOsM878.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