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中國新型工業化宏偉藍圖
我國工業化發展非常不錯,我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2022年全部工業增加值突破40萬億,占GDP比重高達33.2%; 制造業規模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65家制造企業入圍2022世界500強名單,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7萬多家。新能源汽車、光伏產量連續多年世界第一。
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15.5%;裝備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31.8%;2022年軟件業收入超過10萬億。我國還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移動通信網絡。
推進新型工業化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要要求,近年來,我國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但總體上依然受制于人;只有著力打通制造業創新鏈上關鍵共性技術的斷點、堵點,占領創新制高點,才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續寫輝煌。
綜合自人民網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工業化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0瀏覽量
1178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2025年1-2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27%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最新的制造業數據,數據顯示,2025年1-2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9%(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
格陸博科技出席南通新型工業化大會
近日,南通新型工業化暨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大會舉行。市委書記吳新明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彤主持會議。市政協主席周偉文,市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姜永華出席會議。格陸博科技董事長劉兆勇受邀出席,與各優秀企業家匯聚一堂,共同探討新型
中車慧衍平臺入選工信部2024年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案例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案例名單》,中車研究院研發的“中車慧衍工業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在1450項涵蓋安防、
央企完成新興產業投資2萬億 比重首次突破40%
據國務院國資委消息,2024年1至11月完成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2萬億元,同比增長18.7%,占投資總額比重首次突破40%。 據悉, 在2024年
開源鴻蒙助力工業數字化、賦能新型工業化
鴻蒙助力工業數字化、賦能新型工業化的經驗和成果,并攜手業界同仁共同推進武漢市開源體系建設。 擁抱開源鴻蒙,打造工業數字底座
泉州數字孿生工業互聯網可視化技術,賦能新型工業化智能制造工廠
泉州作為中國傳統制造業的重要基地,正積極擁抱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路徑,以數字孿生工業互聯網可視化
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5G+AI 賦能新型工業化與數字化轉型
11月5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正式拉開帷幕,第七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分論壇也于當日下午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本次分論壇由工業和信息
高通公司孟樸出席進博會分論壇,共話人工智能與新型工業化未來
11月5日,備受矚目的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拉開了帷幕。與此同時,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攜手中國電子學會舉辦的第七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人工智能賦
天津數字孿生工業互聯網可視化技術,賦能新型工業化智能制造工廠
天津作為中國北方的重要工業基地,通過數字孿生、工業互聯網及可視化技術的深度融合,賦能新型工業化智
1—5月我國規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8%
1—5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8%,增速分別比同期工業、高技術制造業高7.6個和5.1個百分點。5月份,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5%。 圖1 電子信息制造業和

愛立信吳日平:高性能可編程網絡賦能新型工業化
“新型工業化是我國產業升級的關鍵步驟,5G是為新型工業化提供無縫可靠連接的最優解。為了進一步發揮網絡潛力、加快新型
工業大模型賦能新型工業化的路徑探索
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效應很強的“頭雁”作用。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開展“人工智能+”專項行動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為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