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隨著進入到2023年,在人們對生活質量精細化有進一步提升的當下,智能家居的加入讓家庭變得更加智能化與便捷化。它們可以幫助用戶更好地管理家庭,例如控制燈光、音箱、溫度等,為我們提高生活質量。而智能恒溫器,便是控制家庭溫度的一款設備。
智能恒溫器也被稱為智能風機盤管溫控器,是中央空調的控制部件,可以應用在所有使用中央空調的場景中。它可以通過記錄用戶的室內溫度數據,智能識別用戶習慣,并將室溫調整到最舒適的狀態。
不僅如此,智能恒溫器還能夠幫助用戶節省大量電費。當用戶設置好智能恒溫器的溫度后,就可以通過傳感器以及其他設備識別用戶是否仍在家中,智能對家庭溫度進行調節。而恒溫器的智能化,可以讓設備學習用戶的日常生活方式,以便在用戶回家之前便自動調整溫度。
市面中的智能恒溫度大多使用Wi-Fi、藍牙、紅外、ZigBee、Z-Wave等通信傳輸方式,內部主要結構為溫度傳感器、控制器、顯示器、電池以及通信模組。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溫度傳感器與控制器,通過溫度傳感器感知外界溫度,再通過控制器來控制室內溫度。
智能恒溫器的優點除了能夠節省能源與溫度控制外,還有更好的安全性、便利性以及更好的可編程性等,可以按照每個用戶不同的使用習慣來制定個性化的溫控策略。
不過目前智能溫控器也存在一定缺點,比如價格較為昂貴,全球市場來看,不同品牌和型號的智能溫控器價格通常在100-300美元之間。
并且智能溫控器的安裝對普通用戶并不友好,因為它們需要與用戶家中的電器系統和暖氣系統配合使用,要求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比如弄清楚智能溫控器上面的電源端子、負載端子、傳感器端子等都對應應該接什么線,如果接線錯誤可能會引起溫控器負載的損壞,甚至嚴重時有可能導致火災。
此外,由于智能溫控器大多采用無線的連接方式,一旦由于家庭網絡連接不穩定發生掉線的情況,還需要用戶進行手動調整。不過總體來看,智能恒溫器優點大于缺點,能夠帶給用戶更好的居家體驗。
市場來看,目前全球智能恒溫器市場正在快速增長,據MarketsandMarkets數據,預計到2026年智能恒溫器市場規模將達到64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0.8%。Statista數據顯示,智能恒溫器在北美地區增長較快,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0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8.2%。
當前智能恒溫器市場中,Nest為第一大生產商,占據了23%的產量,其他領先的生產商如EcoBee、Honeywell、Emerson、Carrier、Energate Inc.、Tado GmbH、Control4、Netatmo和Hive Home等。
而國內如廈門信和達電子、深圳日盛華科技、南京賽固控制設備等公司,都對智能溫控器有一定涉獵。不過相比國外如Nest這種簡潔酷炫的產品,國內大多數公司的智能溫控器則類似于傳統的中央空調控制面板,在設計上有一定差異性。
由于智能恒溫器對于全屋智能有著關鍵作用,不僅可以通過算法與傳感器來調節家庭的合適溫度,同時還能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排放,為未來碳中和的目標作出貢獻。未來,智能恒溫器通過加熱和冷卻系統,可以為智能家居用戶節省高達50%的能源。
預計到2050年,智能恒溫器將從目前3%的滲透率增長至55%-59%的網絡覆蓋的家庭,提高14-15億家庭的能源效率。
-
節能
+關注
關注
1文章
317瀏覽量
46337 -
市場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8瀏覽量
20973 -
智能恒溫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14瀏覽量
297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