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SSD固態硬盤已經囊括了整個市場,而且價格跌至白菜價,1TB M.2 NVME固態已經跌破200~300大關,無論是組裝電腦、升級舊電腦還是購買新機,我們都會不可避免地要面對它。因為人們已經達成共識,認為固態硬盤是速度的保證。
然而,伴隨著固態硬盤普及的過程中,市場上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質量差的偽劣產品。這些產品規格不同,性能表現差距極大。因此,我們有必要提供一份「避坑指南」,以幫助大家避免買到質量差的固態硬盤。
1)接口類型
關于固態硬盤的接口類型,很多人會忽略這一點,認為只要有接口能插上去就可以了。然而,不同的接口類型對固態硬盤的性能有著很大的影響。目前市面上比較常見的接口類型有SATA、M.2和PCI-E。它們所代表的速率從低到高逐漸增加。
PCI-E接口的固態硬盤性能最強、價格也最貴,因為它是通過顯卡通道傳輸數據的。一般情況下,大家會選擇M.2接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必須選擇NVMe協議的接口,否則速率和SATA3是相同的。因此,在購買固態硬盤時,需要仔細考慮接口類型,以確保能夠獲得最佳的性能表現。
2)顆粒類型
在固態硬盤剛興起的時期,最常見的顆粒類型有SLC、MLC以及TLC。由于可擦寫次數直接影響到固態硬盤的使用壽命,因此它們的價格也會相應地受到影響。就價格、使用壽命以及性能來看,SLC、MLC、TLC這三種顆粒類型都是從高到低的一個順序。近年來,出現了一種名為QLC的顆粒類型,雖然價格相對較低,但是它的使用壽命和性能都相對較差。因此,我們需要避免選擇QLC。綜合來看,MLC相對不錯,性能和使用壽命僅次于SLC,而且價格也不算太貴。在購買固態硬盤時,我們需要注意顆粒類型的選擇,以確保能獲得最佳的性價比和使用壽命。
3)渠道與品牌
硬盤這種關系數據安全的設備,可千萬別貪圖便宜,要通過正規渠道、選擇知名品牌旗艦店去購買。三星、光威、威剛、英睿達、西部數據、金士頓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太貴的SLC我們買不起,但是也千萬不能跳進QLC的渣渣坑里啊!綜合來看,MLC還是很不錯的選擇。總之,千萬別貪小便宜,買到合適又可靠的硬盤才是硬道理啊!
雖然現在固態已經挺便宜了,但是大家也不要貪圖便宜,買個不可靠的,損失的可是你的錢和心情哦。所以在選購之前一定要多了解一些專業知識,還可以看看別人的「血淚經驗」,別跟別人犯同樣的錯誤。不然再來一次被坑的話,恭喜你,你就是「固態小白」中的大佬了!
審核編輯:湯梓紅
-
接口
+關注
關注
33文章
8859瀏覽量
152825 -
SSD
+關注
關注
21文章
2925瀏覽量
118818 -
固態硬盤
+關注
關注
12文章
1486瀏覽量
5794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