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的架構是復雜的,它需要大量的經(jīng)驗來完成和描述架構和微架構。本文討論了架構和微架構設計,在ASIC設計階段非常有用。
在芯片設計和開發(fā)過程中,芯片架構設計的重要策略如下:
理解功能和模塊級表示
單時鐘或多時鐘
功率要求
面積和速度要求
并行性
流水線
外部接口
技術節(jié)點
下面將從芯片的架構設計、微架構設計、使用設計文檔、設計分區(qū)、時鐘域和時鐘組、架構調整與性能改進、處理器微架構設計策略等角度進行說明,并以視頻H.264編碼器設計為例。
01
架構設計
對于任何基于ASIC的產(chǎn)品開發(fā),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功能規(guī)范,然后我們需要落實:
外部接口
電氣特性
速度,功率和面積要求
機械裝配或封裝
設計和驗證策略
測試策略
在此基礎上,根據(jù)設計的功能以及對面積、速度和功率的要求,討論對復雜設計有用的架構和微架構設計概念。
假如我們設計一款用于視頻編碼的H.264編碼器,用于處理1920×1080P的高清圖像。
對于芯片工程師而言,最初我們的任務是設計功能模塊,積累工程經(jīng)驗和方法,然后我們將利用經(jīng)驗來完成架構和微架構的設計。
H.264編碼器的重要功能模塊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
幀緩沖區(qū)
預測(幀內、幀間)
存儲緩沖區(qū)
量化與變換(Q&T)
逆量化與變換(Q&T)
去塊濾波器(DB濾波器)
圖1 H.264功能塊級表示
架構師團隊使用以下設計要點,完成ASIC架構的設計!
(a)設計功能和對設計應用的理解
(b)將在何處使用該設計,以及與之有關的限制
(c)速度、功率、面積等優(yōu)化約束
(d)晶圓廠制定規(guī)則,即DRC
(e)低功耗架構和低功耗排序要求
(f)具有不同時鐘組的多個時鐘域設計和策略
(g)不同階段的IP要求可能是硬IP或軟IP
(h)內存和宏單元需求
(i)設計的總體數(shù)據(jù)速率、時序和時鐘要求
(j)ASIC設計軟硬件劃分的總體策略
(k)所需的測試設置和EDA工具
(l)電氣特性和接口時序要求
審核編輯 :李倩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273瀏覽量
427761 -
asic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206瀏覽量
120816 -
架構
+關注
關注
1文章
520瀏覽量
25563
原文標題:【芯片設計】架構與微架構設計
文章出處:【微信號:FPGA算法工程師,微信公眾號:FPGA算法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汽車電子電氣架構設計及優(yōu)化措施
STM32軟件架構設計的意義
對嵌入式系統(tǒng)中的架構設計的理解
系統(tǒng)架構設計的詳細講解
SWE.2的軟件架構設計
SYS.3的系統(tǒng)架構設計
STM32軟件架構設計
![STM32軟件<b class='flag-5'>架構設</b>計](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D9/4E/pIYBAF_1ac2Ac0EEAABDkS1IP1s68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