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生成式AI浪潮的推動下,超微半導體(AMD)也成為了半導體市場的另一個贏家。
當地時間當地時間周二(6月13日),AMD在舊金山如期舉辦了“AMD數據中心與人工智能技術首映會”,并在會上展示了其即將推出的AI處理器系列。
會上,AMD CEO Lisa Su直言,我們仍處于 AI 生命周期的非常、非常早的階段。而根據他們的預估,數據中心AI加速器的TAM到2027年將會達到1500億美元,這意味著未來四年的CAGR將會超過50%。
在發布會上,最受人關注的絕對是Instinct MI 300系列——這一被視為能夠與英偉達一決高下的“終極武器”。事實上,AMD絲毫沒有掩飾過其想要超越英偉達的野心,在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會上,AMD CEO蘇姿豐就表示,AMD已經將人工智能列為第一戰略重點。
了解過MI300的應該知道,MI300是AMD在去年六月發布,面向AI和HPC推出的一個重要產品,通過將CPU和GPU以chiplet的方式集成到一個芯片,并采用統一的內存架構。而在此次發布會上發布的AMD Instinct MI 300X更是一款專門面向生成式AI推出的加速器,它并沒有集成CPU內核,而是采用了8 個 GPU chiplet(基于CDNA 3架構)和另外 4 個 IO 內存chiplet的設計,這讓其集成的晶體管數量達到了驚人的1530億。而為了緩解AI 大型語言模型 (LLM) 所面臨的內存制約,AMD為這款芯片集成了192GB的HBM 3,其存儲帶寬也高達5.2 TB/s,可以處理的參數高達400億。
AMD同期還推出了AMD Instinct MI300A,這是全球首款面向AI和HPC的APU,采用了集成24 個 Zen 4 內核、CDNA3 GPU 內核和 128GB HBM3的設計。換而言之,和MI 300X只是集成GPU內核不一樣,AMD Instinct MI300A在設計上同時集成了CPU和GPU。
這一系列產品的首發面世,直指AI,也是對英偉達的直接叫板。
英偉達的AI天下,臺積電是一大支撐
黃仁勛躋身萬億富豪,英偉達獨霸AI芯片領域,除了在圖形、視覺等專業領域的長期沉淀以及黃仁勛這位一手“拉扯”英偉達到如今地位的“奶爸”對AI廣闊前景的敏銳嗅覺以及孤注一擲的勇氣外,離不開臺積電的制造支持。
黃仁勛和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都是華人,兩人不僅是密友,也是商業上的合作伙伴。6月初,黃仁勛的臺灣之行就和張忠謀夫婦聚餐。據傳,英偉達會在下一代AI GPU中導入臺積電的3nm工藝。
高端芯片是一項極為復雜的高精密產業,設計芯片是一回事,制造芯片又是另一件復雜的事情。
Ghat GPT問世后,ChatGPT問世后,中國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AIGC競賽,互聯網、文娛、游戲、科技企業乃至央企、科研院所都蜂擁而上,對上游的AI芯片產生了井噴式的需求。
面對這么大的需求,英偉達手握AI算力命門,幾乎獨占算力資源,但產能怎么跟上這樣旺盛的需求,怎么吃下這塊巨大的市場蛋糕,英偉達要說:我有臺積電這位好兄弟。
目前全球能勉強抗衡臺積電的只有三星和英特爾,國內最先進的廠商中芯國際與臺積電之間還有兩代左右的工藝差距,與臺積電的深度綁定,是英偉達不斷擴展押注AI GPU的一大底氣。
AMD不斷收購,帶著芯片矩陣叫板英偉達
AI時代的來臨,對于機器學習背后的芯片需求不斷暴增,作為英偉達的老對手,AMD也早早盯上AI這一紅海市場。AMD發布的MI300系列產品無疑展現了其對于打破英偉達對處理器近乎壟斷的局面的野心。
AMD之所以對英偉達窮追不舍,一方面也是借助臺積電的力量,讓其產品組合不斷優化,用于數據中心的EPYC Milan處理器采用率提高,去年這項業務營收增長64%。
另一方面,AMD走在收購、合資、合作的路上。AMD一路拓寬產品品類,追逐高性價比的策略,先后收購了ATI,Xilinx,成為第一家同時拿下CPU+GPU+FPGA的芯片廠商。AMD去年以488億美元收購賽靈思,成為其增長營收、對抗市場逆風的利器。AMD去年六月推出結合CPU+GPU雙架構的Instinct MI 300正式進軍AI訓練端,這款芯片在規格和性能直接對標了英偉達的Grace Hopper。
2016年,通富微電收購AMD蘇州和檳城兩家工廠,與AMD形成“合資+合作”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承擔了AMD包括數據中心、客戶端、游戲和嵌入式等板塊80%以上的封測業務,并且雙方的合同已經續簽到2026年,成為AMD進軍AI領域的一大助力。
AMD管理層強調AI作為戰略重點后的重棋,與英偉達同時出租自家算力不同,AMD著力于構建具有競爭力的芯片矩陣,與其正面交鋒,或將從云廠商的數據中心開始突破,預計今年四季度開始放量。
結語
AI浪潮下,也不止黃仁勛和蘇姿豐這對沾親帶故的“冤家”在力爭角逐,OpenAI推出了開源的算力編程模型TRITON,繞過了英偉達的CUDA,后者是基于英偉達芯片的編程模型,通常是AI工程師們進行算力訓練的首選;在AIGC領域,Open AI毫無疑問擁有標桿性的影響力。同時,一些芯片初創企業也正瞄準英偉達的地盤。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上,沒有人能預測誰是最終的贏家,也沒人能斷定英偉達能久坐AI王座。
起碼在現在,英偉達占得先機,享受著AI帶來的巨大紅利,而AMD對此虎視眈眈,準備摘其王冠的場面,足夠讓我們拭目以待。
-
amd
+關注
關注
25文章
5501瀏覽量
134662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751瀏覽量
138922 -
高端芯片
+關注
關注
0文章
23瀏覽量
3789
原文標題:1500億晶體管!欲爭王座,AMD VS 英偉達!
文章出處:【微信號:wc_ysj,微信公眾號:旺材芯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