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概覽
因為NI LabVIEW是數據流編程語言,開發者們可以編寫并行的應用程序,這些應用程序可以直接映射到并行的硬件(如多核心處理器和FPGA等)上以獲得最優異的性能。這篇白皮書討論了什么是數據流編程以及為什么說NI LabVIEW是多核系統編程的首選。
免費午餐結束了
近幾年來,處理器的速度遭遇到了瓶頸。摩爾定律表明,每隔18~24個月芯片中晶體管的數量就會增加一倍。這在過去的40年里始終是適用的,但是芯片性能卻不再保持線性增加了。過去,芯片生產廠商通過增加處理器的時鐘速度來提高芯片的性能,如從100~200MHz,再到最近的數GHz的范圍。
但是在今天,由于功耗和散熱的限制,通過提高時鐘速度來增加性能的方法行不通了。芯片廠商開始轉向另一種全新的芯片構架,就是在單芯片上集成多個處理器內核。相對于單核處理器,程序員們可以使用多核處理器完成更多的任務。為了充分利用多核處理器,程序員們需要重新考慮開發應用程序的方法。微軟公司的軟件設計師Herb Sutter曾說過,對于那些期望最終用戶簡單的將計算機升級到更快的處理器就可以立即看到軟件程序性能提升的開發者而言,“免費午餐結束了”。簡而言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軟件開發是這樣的,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
正在轉向在單個處理器上集成多個核心的方法。
順序執行的程序在處理器的速度提升后將得到性能的改善,將電腦升級到更快的CPU意味著一個序列中每個單獨的指令都將運行得更快。為了在多核系統中繼續獲得性能提升,你需要設計一個在內核間分配任務的應用程序,從本質上說來就是開發并行應用程序來取代順序執行的程序。
LabVIEW――一種圖形化數據流式編程語言
在LabVIEW中開發應用程序的主要優勢是這種語言有著直觀、圖形化的特點。在LabVIEW中,用戶解決工程問題就像是在紙上畫框圖一樣。現代多核處理器技術使得LabVIEW成為一種更適合的編程工具,因為它有著并行化表達和執行任務的能力。
LabVIEW的數據流特性使得如果連線中存在著分支,或者是框圖中存在并行序列,那么LabVIEW執行機構會嘗試著并行的執行程序。在計算機科學術語中,這稱為“潛在的并行化”,因為你不需要根據并行運行的需要明確地編寫并行代碼,編程語言自己會進行一定程度的并行化。
從單核到雙核計算機,理論上講,獲得的性能應該是原來的兩倍。但是,與這個極限接近的程度取決于用戶應用程序運行的并行化程度。LabVIEW程序員們可以很方便的以并行方式來表示他們的解決方案。對于普通的LabVIEW應用程序而言,如果不考慮多核心編程技術,在不改寫代碼的情況下,與最初的程序相比,可以獲得25%到35%的性能提升,這都是緣于普通LabVIEW程序所具有的并行特性。
圖2是一個簡單的應用程序的例子。其中,LabVIEW代碼中的分支簡化了兩個分析任務――一個濾波器操作和一個快速傅立葉變換(FFT),使它們可以在雙核機器上并行執行。在圖表中沒有顯示的性能測試代碼,它首先在單核模式下(關掉其中的一個核)運行“for loop”一次,然后在雙核的模式下運行。因為這兩項任務都是計算量很高的,利用任務并行化獲得的性能改進為原來的1.8倍。
基于文本的編程語言如C語言等,在代碼中利用特殊標記來表示并行化代碼,創建并行任務(也就是創建獨立的線程)。管理這些多線程的應用程序將是一個挑戰。
在C語言中,用戶必須使用鎖操作、互斥量、原子操作和其他高級編程技術來管理同步。當多線程變得難于跟蹤調試,通常的編程缺陷便出現了,如下所示:
1. 由于線程太多而導致效率低下。
2. 死鎖――線程一直在等待某些而不能進行處理。
3. 競爭狀況- 代碼運行的時序沒有被正確管理,在需要數據時,數據不是沒有準備好就是已經被覆蓋掉了。
4. 存儲器沖突――與代碼中存儲器管理相關的問題。
由于使用C語言進行開發面臨的這些挑戰,LabVIEW程序員們可以獲得比以往更高的效率。
LabVIEW是利用實時SMP支持,處于“Multicore Ready”軟件層的最上層Intel公司定義了用戶需要評估的四個軟件層次來確定多核系統的可用程度。如果所用的應用程序庫和設備驅動不是為多核而設計的,或者操作系統不能夠在多個核心上進行負載均衡,那么并行程序在多核心系統上并不會運行得更快。
審核編輯 黃宇
因為NI LabVIEW是數據流編程語言,開發者們可以編寫并行的應用程序,這些應用程序可以直接映射到并行的硬件(如多核心處理器和FPGA等)上以獲得最優異的性能。這篇白皮書討論了什么是數據流編程以及為什么說NI LabVIEW是多核系統編程的首選。
免費午餐結束了
近幾年來,處理器的速度遭遇到了瓶頸。摩爾定律表明,每隔18~24個月芯片中晶體管的數量就會增加一倍。這在過去的40年里始終是適用的,但是芯片性能卻不再保持線性增加了。過去,芯片生產廠商通過增加處理器的時鐘速度來提高芯片的性能,如從100~200MHz,再到最近的數GHz的范圍。
但是在今天,由于功耗和散熱的限制,通過提高時鐘速度來增加性能的方法行不通了。芯片廠商開始轉向另一種全新的芯片構架,就是在單芯片上集成多個處理器內核。相對于單核處理器,程序員們可以使用多核處理器完成更多的任務。為了充分利用多核處理器,程序員們需要重新考慮開發應用程序的方法。微軟公司的軟件設計師Herb Sutter曾說過,對于那些期望最終用戶簡單的將計算機升級到更快的處理器就可以立即看到軟件程序性能提升的開發者而言,“免費午餐結束了”。簡而言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軟件開發是這樣的,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
正在轉向在單個處理器上集成多個核心的方法。
順序執行的程序在處理器的速度提升后將得到性能的改善,將電腦升級到更快的CPU意味著一個序列中每個單獨的指令都將運行得更快。為了在多核系統中繼續獲得性能提升,你需要設計一個在內核間分配任務的應用程序,從本質上說來就是開發并行應用程序來取代順序執行的程序。
LabVIEW――一種圖形化數據流式編程語言
在LabVIEW中開發應用程序的主要優勢是這種語言有著直觀、圖形化的特點。在LabVIEW中,用戶解決工程問題就像是在紙上畫框圖一樣。現代多核處理器技術使得LabVIEW成為一種更適合的編程工具,因為它有著并行化表達和執行任務的能力。
LabVIEW的數據流特性使得如果連線中存在著分支,或者是框圖中存在并行序列,那么LabVIEW執行機構會嘗試著并行的執行程序。在計算機科學術語中,這稱為“潛在的并行化”,因為你不需要根據并行運行的需要明確地編寫并行代碼,編程語言自己會進行一定程度的并行化。
從單核到雙核計算機,理論上講,獲得的性能應該是原來的兩倍。但是,與這個極限接近的程度取決于用戶應用程序運行的并行化程度。LabVIEW程序員們可以很方便的以并行方式來表示他們的解決方案。對于普通的LabVIEW應用程序而言,如果不考慮多核心編程技術,在不改寫代碼的情況下,與最初的程序相比,可以獲得25%到35%的性能提升,這都是緣于普通LabVIEW程序所具有的并行特性。
圖2是一個簡單的應用程序的例子。其中,LabVIEW代碼中的分支簡化了兩個分析任務――一個濾波器操作和一個快速傅立葉變換(FFT),使它們可以在雙核機器上并行執行。在圖表中沒有顯示的性能測試代碼,它首先在單核模式下(關掉其中的一個核)運行“for loop”一次,然后在雙核的模式下運行。因為這兩項任務都是計算量很高的,利用任務并行化獲得的性能改進為原來的1.8倍。
基于文本的編程語言如C語言等,在代碼中利用特殊標記來表示并行化代碼,創建并行任務(也就是創建獨立的線程)。管理這些多線程的應用程序將是一個挑戰。
在C語言中,用戶必須使用鎖操作、互斥量、原子操作和其他高級編程技術來管理同步。當多線程變得難于跟蹤調試,通常的編程缺陷便出現了,如下所示:
1. 由于線程太多而導致效率低下。
2. 死鎖――線程一直在等待某些而不能進行處理。
3. 競爭狀況- 代碼運行的時序沒有被正確管理,在需要數據時,數據不是沒有準備好就是已經被覆蓋掉了。
4. 存儲器沖突――與代碼中存儲器管理相關的問題。
由于使用C語言進行開發面臨的這些挑戰,LabVIEW程序員們可以獲得比以往更高的效率。
LabVIEW是利用實時SMP支持,處于“Multicore Ready”軟件層的最上層Intel公司定義了用戶需要評估的四個軟件層次來確定多核系統的可用程度。如果所用的應用程序庫和設備驅動不是為多核而設計的,或者操作系統不能夠在多個核心上進行負載均衡,那么并行程序在多核心系統上并不會運行得更快。
審核編輯 黃宇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FPGA
+關注
關注
1630文章
21797瀏覽量
606016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82瀏覽量
427277 -
LabVIEW
+關注
關注
1977文章
3657瀏覽量
325641 -
C語言
+關注
關注
180文章
7614瀏覽量
137717 -
編程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637瀏覽量
9398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迅為RK3588開發板實時系統編譯-Preemption系統/ Xenomai系統編譯-編譯Linux實時系統
這里以 buildroot 系統為例(其他 Linux 系統編譯步驟同)。
Buildroot 是一款集成的編譯集合包,解決了以前交叉編譯麻煩的問題,本小節將介紹buildroot 鏡像的編譯流程
發表于 01-21 14:15
QorIQ?T1042多核處理器
。QorIQ?T1042多核處理器適合于路由器、交換機、網關ip和通用型內嵌式計算系統中的組合控制、數據路徑和傳輸層處理。與多個分立器件相比,QorIQ?T1042多核處理器高度集成提供明顯的性能優勢,同時也
發表于 01-10 08:48
迅為RK3588開發板實時系統編譯-Preemption系統/ Xenomai系統編譯-獲取Linux源碼包
3.1 Preemption 系統/ Xenomai 系統編譯
3.1.1 獲取 Linux 源碼包
編譯環境說明:
本手冊使用的是迅為提供的編譯環境 ubuntu20.04,在網盤資料
發表于 01-09 11:03
工業機器人的四種編程(示教編程、離線編程、自增強現實編程主編程)剖析!
和工作量,提高編程效率,實現編程的自適應性,從而提高生產效率,是機器人編程技術發展的終極追求。本文將就機器人編程技術的發展作一介紹,希望能給讀者帶來一些啟發。對工業
多核CPU的優勢是什么
多核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作為現代計算機技術的重要里程碑,其優勢在于顯著提升了計算性能、多任務處理能力、系統穩定性以及能效比等多個方面。以下將詳細闡述
risc-v多核芯片在AI方面的應用
多核芯片在AI方面的應用具有廣闊的前景和巨大的潛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的深入,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基于RISC-V多核芯片的AI解決方案在實際應用中得到驗證和推廣。
發表于 04-28 09:20
淺談物聯網技術的電氣火災智能監控系統平臺設計
淺談物聯網技術的電氣火災智能監控系統平臺設計 張穎姣 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嘉定 201801 摘要:為了提高電氣火災監控效果,該文設計了基于無線通信技術的電氣火災智能監控
淺談無線物聯網技術的電氣火災監控系統設計
淺談無線物聯網技術的電氣火災監控系統設計 張穎姣 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嘉定 201801 摘要:電氣故障是引起火災的重要原因。由于傳統的火災報警器都是獨立存在的,不僅沒有組網,數據也不同步
淺談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無線測溫系統設計
淺談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無線測溫系統設計 張穎姣 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嘉定 201801 摘要: 傳統10kV環網柜存在智能化程度低、電纜頭故障率高、測溫困難等問題,缺乏一種有效的在線測溫
多核異構通信框架(RPMsg-Lite)
概要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計算需求日益復雜和多樣化,傳統的單核處理器已難以滿足所有應用場景的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異構多核系統應運而生,成為推動計算領域進步的重要力量。異構多核系統不僅
碩博電子推出一款基于CoDeSys3.5編程技術的高性能主控制器
碩博電子自主研發的移動控制器SPC-SFMC-X2214A,采用了CoDeSys3.5編程技術,為分布式應用場合提供了理想的主控制器解決方案。
淺談配電節能技術在醫院建筑中的應用
淺談配電節能技術在醫院建筑中的應用 張穎姣 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嘉定 201801 摘要:本文旨在探討電氣節能技術在醫院建筑中的應用,通過分析醫院建筑電氣能耗特點,提出了減少電動機電能損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