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WM和SVPWM
采用PWM的變頻器,是將直流電壓通過調制,變成變頻變幅值的電壓(交流或直流)。最開始采用的是SPWM,因為實現簡單,只需要將想要輸出的調制波形和三角載波比較就可以了,在“遠古”時代模擬電路就可以很簡單的實現。
定義調制比為輸出相電壓和直流電壓1/2的比值,SPWM的調制比為1。
SVPWM現在大家叫空間矢量PWM,它是從電機磁通正弦的角度出發,想通過電壓的控制獲得恒定的圓形旋轉磁場,所以也叫正弦磁通PWM。磁通是電壓的積分,SVPWM就是通過選擇合適的電壓矢量和作用時間,來使得磁通更接近圓形。SVPWM最大的好處是提高了電壓利用率,調制比可以達到1.15(比SPWM提高了15%)。更通俗的理解SVPWM的調制比提升,就是輸出的線電壓峰值能等于直流母線電壓,而SPWM最高能輸出的電壓峰值為直流母線電壓的sqrt(3)/2.
SVPWM的數字實現
很多文獻和教科書都會去講怎么計算8個電壓矢量的作用時間,怎么按順序去作用電壓矢量,該過程實在是太虐心,太考驗人的耐性。而最開始搞SPWM的人不死心,想看看SVPWM這種電壓矢量作用方式下,等效的載波是什么樣的。于是很多大神上場發揮作用,最后研究下來,發現其調制波是在正弦波的基礎上,注入了三次諧波。
而且三次諧波很特別,并不是一個三次正弦信號,而是類似三角波的波形。很幸運,這個注入的諧波還有解析式,Uz=middle(Ua,Ub,Uc),也即是三相輸出電壓ua,ub,uc的中間值。那就好辦了,SVPWM的數字實現時,不用再采用復雜的空間位置計算了,只需要求取中間值,進行疊加即可。
更進一步研究,對Uz采用不同的取值,除了可以得到SVPWM外,還可以變化得到5段式pwm、過調制的PWM等等。對于三電平、五電平或者七電平,研究的思路也是相似。
PWM的放大倍數
相信很多搞電力電子控制的人,都會被Kpwm這個系數給困擾。它出現在很多文獻和教科書中,用于推到系統的傳遞函數,但沒有人來講它到底是多少。Kpwm其實是來衡量pwm調制經過功率器件后的放大系數。
Kpwm=Uout/Uref。通過上圖可以看到,Kpwm和很多因素有關,比如PWM調制算法、芯片的pwm邏輯電路、功率器件,每個人對這些細節的定義都不一樣,所以Kpwm沒有一個確切的值,我想也是很多著作不屑于講明白的原因吧。實際應用中,應該假設如果我輸出一個Uref值,通過各種闖關后,最終輸出的Uout是多少,以此來得到自己Kpwm。
-
正弦波
+關注
關注
11文章
648瀏覽量
55616 -
變頻器
+關注
關注
251文章
6585瀏覽量
145831 -
電力控制
+關注
關注
0文章
23瀏覽量
7713 -
SPWM波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瀏覽量
8745 -
PWM調制
+關注
關注
0文章
34瀏覽量
685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