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紹電池形狀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鋰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它重要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在充放電過程中,鋰離子在兩個電極之間往返嵌入和脫嵌。充電時,鋰離子從正極脫嵌,經過電解質嵌入負極,負極處于富鋰狀態,放電時則相反。下面我們就分別來看看這三種不同的電池形狀各自的優勢和劣勢。
圓柱電池
首先我們要說的就是目前最為流行的圓柱電池。早在1992年,日本SONY公司就研發出了18650電池。目前的圓柱形電池,可分為14650、18650、21700等型號,這是由電池尺寸命名的電池名稱。相信18650和21700這兩種電池大家都聽說過,18650是目前市面上最為常見的電池型號,也是技術最為成熟的一種,而21700則是特斯拉近年來主推的新型電池。單節圓柱形電池的尺寸變得更大一些,電量也更多一些。如此一來,電芯的數量得以大幅減少,使得車輛在電池系統的控制方面更為得心應手。
先來說說圓柱形電池的優勢。首先在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后,圓柱形電池的標準化程度較高,容易在行業內實現統一標準。另外圓柱形電池在散熱方面也有著先天的優勢,封包時圓柱與圓柱之間形成了很好的散熱空間,所以部分搭載圓柱形電池的車輛采用了成本較低的風冷技術。
當然,圓柱形電池也有劣勢。關于采用圓柱形電池的車輛來說,不可防止的要面對大量電池單體所帶來的電池控制問題,畢竟即便是采用21700電池也要將幾千枚圓柱電池放在一起形成電池包,數量非常龐大。另外由于圓柱形電池在組合成電池組時需采用鋼殼,所以其重量相對較高,能量密度相較于另兩種形狀的電池有所不足。
在電池形狀上,圓柱形電池的電池組大多也只能采用矩形布局,并安裝在車輛的下方,方法比較單一,因為這樣才能保證電池組不會影響整車的前后配重,但對車輛的離地間隙和車廂內的地臺高度都會有影響。而一些選擇將電池組放置在后備廂下方的混動車型,雖然在重量分配上得到了平衡,但同樣犧牲了后備廂空間。
方形電池
下面來說說方形電池。方形鋰電池的可塑性會更強一些,可以根據搭載產品的具體需求而進行定制化的設計。這也導致了大小不一,目前無論制造工藝或者應用標準,并沒有圓柱形電池那樣清晰的標準劃分。但也正因為其靈活性高,曾經長時間的應用在早期的新能源汽車中,車企可以根據車型需求而對方形電池尺寸進行定制化設計。方形電池也曾經被認為是最適合新能源汽車應用的電池設計。其實市面上很多方形電池組,雖然名義是方形電池,但是內部本質還是接下來要說的軟包電池。
軟包電池因為采用了疊加的制造方式,所以體積更加纖薄,能量密度最高,這也比較符合我國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趨勢。另外,軟包電池同樣可以根據不同需求進行定制。因為其體積的可控性同樣被汽車品牌所看重,尤其是關于混合動力車型來說,在要同時考慮整車布局和重量時,軟包電池的優勢就更加明顯。軟包電池組還采用了比鋁外殼重量更輕的鋁塑膜包裝,進一步提升了整個電池組的能量密度。
在電池組的造型方面,軟包電池也有著不小的優勢,同樣可以定制的軟包電池在形狀上有著更多的想象空間,變化更多,不止局限于矩形。可以組成小型電池組放置在后備廂下方,也可以做成T字形布局。
雖然軟包電池的優點眾多,但也有明顯缺陷,就是一致性較差,也就是電池組的綜合性能。因為電池在不同溫度下的熱耗率是不相同的,這是由于電池內部的化學反應與溫度是密切相關的。假如電池在絕熱或者高溫等熱傳遞不充分的內部環境中運行,電池溫度將會顯著上升,從而導致電池組內部形成熱點,最終可能會發生失控。這也意味著軟包電池要更加復雜的電池控制系統。
軟包電池外觀和其他兩種電池相同是一個硬殼大包,和所謂的軟包不符。其實,這個硬殼大包的內部為疊片式的軟包電池,一片片軟包電池豎直疊放在一起,當然工程師所做的并不是簡單地把它們放一起而已。每兩片電池中間要加上一層冷卻片,冷卻液通過注水口注入,填充冷卻片上的管路,循環流動并帶走熱量。此外,也可以通過線圈加熱冷卻液,使電池升溫,即使在極端寒冷環境下,確保電池處于最適宜的工作溫度。
軟包電池要面對的另一個問題就是鋁塑膜的使用。現階段鋁塑膜技術成本高且國產技術水平有限,大部分鋁塑膜要依靠進口。另外關于疊片技術工藝的把控上也有著不小的難度,更高的難度關于品控是很大的考驗,而一旦出現品控問題會直接影響電池壽命以及使用安全。
總結:在目前的新能源車市場中,圓柱、方形、軟包三種電池均有廠家使用,各占一席之地,并且三者在現階段并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只能說是各有優劣。圓柱形電池由于發展時間較長,所以在一致性上有著不小的優勢,同時其制造工藝也更加成熟,成本較低。不過在電池布局以及能量密度方面,圓柱形電池都還有著進一步的提升空間。而關于方形電池和軟包電池來說,雖然其在標準化層面很難做到與圓柱電池相媲美,但其可以實現定制化的特點使其能夠更好地與車輛相協調,能夠滿足不同廠商不同車型的特殊需求。可以說三種電池形狀各有優勢。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軟包電池似乎更加符合政策要求。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對電池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軟包技術成為了電池實現輕量化和高密度化的重要手段,今年年初寧德時代、力神、國軒高科三家承擔新型鋰離子動力鋰電池項目的公司,均選擇了軟包電池技術路線。當然這也并不意味著未來將成為軟包電池的天下,只能說在目前的條件下,采用軟包電池是提升能量密度的最便捷方式,而究竟哪種電池才是未來的最終解決方法,還要看接下來的技術發展。
-
鋰離子電池
+關注
關注
85文章
3254瀏覽量
77930 -
圓柱電池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2瀏覽量
9906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文章
10675瀏覽量
13132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