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德國媒體augsburger allgemeine譴責了歐盟為本國半導體工廠建設提供補貼的計劃。作者主張,對半導體工廠的補助金只能使領取補助金的當事人依賴補助金,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前自由派歐盟前負責競爭的執行委員尼莉·克羅斯(Neelie Kroes)正確地診斷說:“國家支援對企業來說就像是一種毒品。”企業很快就習慣了補貼,開始依賴補貼,要求更多納稅人的錢來提供援助,并促進了各州之間的競爭。芯片行業的總經理們現在做得很成功。
對其他國家進行大規模投資的威脅足以讓政客們經常投資數十億美元。但是被發現很容易被脅迫的人會反復受到壓力。惡性循環開始了。原來補助金是甜毒。剛開始又甜又好吃,但有時會有苦澀的味道。聰明的思想家、前市長曼弗雷德隆美爾斯圖加特得出結論說:“補助金是公共部門的福利,減少是普遍的要求,但是增加是具體決定的。”政客們完全符合聯邦政府不斷增加的補貼政策。
補貼首席部長海貝克將資金分配給半導體制造商
在新冠疫情或能源危機時,在特殊的生存條件下可以正當的數十億美元預算在今天看起來可能很奇怪。首相奧拉夫·肖爾茨(Olaf Scholz)和他的綠色補貼部長羅伯特·哈貝克( Robert Habeck )就像德國拿著錢游泳一樣,主要向臺灣和美國芯片制造企業分配數十億美元。這個國家看起來像是世界上經濟最強的工業化國家。兩者都不是。德國陷入了補助金無法治愈的根本經濟危機。
但是,不顧部分國民的抵抗,比起強力推進經濟改革,更喜歡花費納稅人的錢的政治家們決定支援健康計劃。但是,例如,正如伊福組織會長克萊門斯福斯特勇敢地要求的那樣,下調稅金對經濟更有利。降低稅金可以少分配錢。聯邦政府向賺錢的半導體公司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禮物,這引發了因經濟蕭條、勞動力不足、沒有國家監督的能源價格等而面臨困境的中小企業的憤怒。
急需改善中小企業的生存條件
有勇氣、有見識的經濟政治家將為改善中小企業的選址條件竭盡全力。他們最終想要緩和國家官僚主義。如果國家要支持經濟,就應該將能夠承擔的稅金優惠提供給與企業合作的國內研究機關,從而確保工作崗位。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061瀏覽量
435124 -
芯片制造
+關注
關注
10文章
668瀏覽量
2946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德國再現負電價,居民用電企業倒貼錢,儲能成版本答案

投資7億元!德國工業傳感器巨頭德國易福門在華建設生產研發基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