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經亞洲》報道,隨著日本企業集中進行國內事業重組,為了股價發行量,2023年上半年日本企業之間的并購規模比去年同期增加80%,達到6.8萬億日元(470億美元)。
主要交易是由jip (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領導的jic以2.1萬億日元收購東芝。半導體制造用光標jsr與接受日本政府支援的日本投資公司達成協議,決定以約1萬億日元的價格收購。
據refinitiv數據顯示,從今年1月到6月,日本企業相關的m&a活動總額約為10.8億日元,約增加了20%。其中,日本企業間的m&a交易占63%,是2009年(75%)以后的最高值。
從件數來看,日本企業間的交易為1828件,比前一年增加了3%,占全體的76%。
受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日本企業的海外m&a大幅減少,而公司卻開始重組到國內。與當時不同,今年上半年日本企業的海外m&a交易額也增加了30%左右,達到了約3.2萬億日元。
但是東芝、jsr等轉向國內基金,私有化的趨勢非常明顯。
東芝通過此次收購,整理了與保護股東對立的復雜股東結構,正在構想新的增長藍圖。以jsr為例,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為準備大規模投資,正在尋求政府的幫助。
2010年(2010 - 2019)日本企業并購(m&a)主要集中在海外。這是因為在國內人口減少的情況下,企業想要確保未來增長的意志。隨著日本中央銀行的大規模資金緩和,可以從國內金融機關籌措低費用的資金。但是,不少企業沒能好好管理海外子公司,導致承擔了巨額折舊費。
摩根大通證券的Koichiro Doi表示:“隨著日本企業只集中進行國內結構調整,很容易產生迭加效果。”也有像東芝或jsr一樣通過戰略性收購生存下來的公司。
野村證券的津田信介表示:“通過m&a進行組織改編是提高收益性的強有力的工具。”
政府政策也提供推動力。日本經濟產業省正在制定收購方針,禁止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拒絕提高企業價值的重大收購要約。
今年7月,日本電氣汽車公司曾提議收購工具機制造企業瀧澤,并表示,如果瀧澤不答應收購,將提交收購提案書。
-
東芝
+關注
關注
6文章
1426瀏覽量
122077 -
半導體制造
+關注
關注
8文章
434瀏覽量
2443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富士通上半年營收利潤均創歷史新高
2024年上半年中國IT安全軟件市場收入達112.5億元

中國半導體市場逐漸復蘇 上半年平均同比增長率為15.94%
華為上半年凈利潤突破500億元
華為2024年上半年業績,銷售收入同比增34.3%
藍思科技上半年凈利8.61億 同比增長55.38%
碳化硅滲透有多快?天岳先進上半年營收翻倍

68家半導體企業發上半年業績 業績正增長占比達80.88%
韓國上半年存儲芯片出口激增
2024年上半年,中國消費級監控攝像頭同比增長9.2%

中國上半年汽車出口再居全球首位
功率半導體帶來增量,時代電氣上半年凈利預增30.5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