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2023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報告》由住建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監測與治理實驗室、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百度地圖聯合撰寫發布。《報告》自2020年首次發布以來,已持續4年用數據分析城市通勤交通環境的逐年變化,為城市交通發展和市民生活環境改善建言獻策。

《報告》發布儀式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司長胡子健、中規院黨委書記王立秋到會致辭,并與中規院院長王凱、中國建設報社社長楊海英、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路林、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芮寧、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城市交通管理研究部主任戴帥、百度地圖開放平臺總經理劉增剛共同發布了《報告》。中規院副總工程師趙一新致閉幕詞,中規院副總規劃師彭小雷主持了發布會。

王凱院長接受記者采訪

彭小雷副總規劃師主持發布會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司長胡子健在致辭中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通過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開展城市體檢積極推動美好人居環境建設,提升百姓通勤質量是其中的重要環節。中規院同志們持續的通勤監測研究是為滿足人民幸福通勤需求做出的有益探索,也是在不斷找尋城市中職住平衡的短板,今年還特別關注了職場新人的職住和通勤問題。一座城市對青年發展的吸引力直接關系到城市未來發展的潛力,這項研究為發展適應青年人群的住房保障提供了很多思考和依據。

胡子健司長致辭
中規院黨委書記王立秋在致辭中指出,“中規智庫”是中規院在2021年推出的學術品牌,旨在貫徹“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理念,強化服務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心工作。城市通勤監測研究成果呈現了人口和勞動力轉移和聚集的新態勢、新趨勢,揭示了超大特大城市的極端通勤問題,其中多項指標已納入城市體檢工作,還向各級政府報送專報10余篇,將學術成果轉化為決策行動,為政府提供施政依據。

王立秋書記致辭
中規院院長王凱作了題為《2023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發布》的主題演講,這是第4個年度為城市通勤畫像。通過通勤時間、通勤空間、通勤交通三個方面9項相同口徑數據指標,報告呈現了中國城市職住空間與通勤特征的歷年變化。本年度還特別增加了以“職場新人”為模塊的通勤距離、通勤交通、通勤時間3項新指標,挖掘并分析職場新人的通勤特征、職住選擇以及對住房保障的需求,為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及人才計劃提供數據支持。

王凱院長作主題演講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路林作了《首都發展背景下的北京職住與通勤行為研究》的主題報告。新華網融媒體未來研究院院長楊溟作了題為《水晶球態勢感知——媒體視角下的城市通勤體驗與評估》的主題報告。中規院深圳分院青年規劃師陳楊以脫口秀的形式分享了青年職住選擇與通勤體驗。三位報告人從城市規劃宏觀調控到社會大眾傳播尺度,再到個體出行者視角,生動演繹了通勤交通與城市空間、社會文化、個體幸福感之間的密切關系。

路林副院長作主題演講

楊溟院長作主題演講

青年規劃師陳楊分享青年通勤體驗
中規院彭小雷副總規劃師在主持時強調,為深入貫徹“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理念,中規院不斷加強城鄉規劃建設領域智庫建設。倪虹部長在中規院調研時提出,中規院要牢牢把握新時代發展的任務,持續加強自身建設,要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和本質要求,心懷國之大者,自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大局中發揮智庫作用。這些戰略思考是中規智庫建設的重要指導精神。
中規院趙一新副總工程師主持了“通勤體驗與優化提升”圓桌論壇。中規院副總工程師孔令斌、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城市交通管理研究部戴帥主任、香港大學建筑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系副主任周江評、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城鄉規劃系副主任張純、新華網融媒體未來研究院院長助理王真崢、百度地圖慧眼副總經理李翔敏等專家圍繞主題進行了研討。

趙一新副總工程師主持圓桌論壇

圓桌論壇

孔令斌副總工程師分享觀點

戴帥主任分享觀點

周江評副主任分享觀點

張純副主任分享觀點

王真崢院長助理分享觀點

李翔敏副總經理分享觀點
最后,中規院趙一新副總工程師感謝所有到會的嘉賓和媒體朋友,并指出宜居、智慧、韌性城市建設任重道遠,城市通勤研究將持續為城市建設貢獻智慧,讓城市用美好生活吸引人、用人的聚集帶動發展。
-
智能駕駛
+關注
關注
4文章
2766瀏覽量
49634 -
Apollo
+關注
關注
5文章
346瀏覽量
18687
原文標題:《2023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發布
文章出處:【微信號:baiduidg,微信公眾號:Apollo智能駕駛】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普源精電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軟通動力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
華為位列2024年度中國園區交換機市場份額第一
中興通訊發布2024年度報告
小米開源2024年度報告發布
2023年度《中國公路貨運運行大數據分析報告》發布

智現未來榮獲甲子光年“2023-2024年度科技產業最具投資價值企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