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道,中國臺灣的貿易機構的供應鏈的洗牌正在走向當地,東協、印度、墨西哥以及中東歐等四大熱區創造新的商業機會,在半導體和智能醫療等將帶動產業的發展。”
該機構董事長表示,中美貿易競爭加上疫情因素影響,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供應鏈轉向以區域為主的本地化,其中四大熱區分別為東協、印度、墨西哥以及中東歐。
他表示:“以新地區制造為中心的4大熱地區所包含的新的商業機會,除了電動汽車、汽車用電子、ai服務器、半導體等科學技術產業之外,還將引領智能醫療、智能能源、傳統產業等周邊產業的商業機會。”
對臺商的配置優勢,印度臺北協會副會長到人行道是印度和足夠的優秀專業人才,中國臺灣和印度在軟件硬件方面可以互補,但印度對臺灣投資者仍然比較陌生,但大勢已經進入印度,建議企業可多運用“make in india補貼政策的優惠。
波蘭代替燃料協會代表指出:波蘭是中東歐最大的市場,是歐洲最大、世界第二大鋰電池生產國,疫情和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加速了歐洲綠色能源的轉換。相反,中東歐的技術具有臺灣的優點,中國臺灣也要利用中東歐的地理優勢進軍歐洲市場,因此雙方是相互補充的最好的合作對象。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829瀏覽量
236205 -
智能醫療
+關注
關注
27文章
1388瀏覽量
75079 -
AI服務器
+關注
關注
2文章
135瀏覽量
519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半導體可追溯性和供應鏈韌性的未來
BAW濾波器突圍!華為芯片供應鏈的“共生”革命
我國為什么要發展半導體全產業鏈

意法半導體攜手華虹打造STM32全流程本地化供應鏈
傳感器企業要打贏突圍戰,供應鏈上如何破局

納微半導體氮化鎵和碳化硅技術進入戴爾供應鏈

傳感器千億級市場,正在走向拼供應鏈時代!

電裝與富士電機合作強化SiC功率半導體供應鏈
美光科技舉辦《行業對話:半導體供應鏈綠色轉型》專題圓桌活動
加速科技精彩亮相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IC China 202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