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集團旗下芯片巨頭ARM于當地時間9月5日正式提交了IPO申請文件顯示,公司每股ADS定價在47-51美元之間,預計總計發行9550萬股ADS。據媒體報道,ARM整體估值達6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684億元),遠超英偉達,是今年全球最大的IPO項目。
文件顯示,ARM的客戶——包括蘋果、英偉達、AMD、谷歌、英特爾、聯發科、臺積電、新思科技和Cadence Design已經同意成為此次發行的基石投資者,并表示有興趣購買高達7.35億美元的ADS。
ARM此前披露業績顯示,其2023財年的收入為26.8億美元,凈利潤為5.24億美元,營收和利潤均略低于2022財年27億美元營收和5.49億美元數字,反映了2023財年度的半導體產業處于下行期、行業需求較低現狀。
這是ARM公司歷史上第二次上市。ARM成立于1990年,主要業務為出售面向芯片設計企業的“設計藍圖”,即IP(知識產權)。1998年到2016年,ARM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開上市。2016年9月,日本軟銀集團以320億美元將ARM收購并私有化。2020年,軟銀曾嘗試以400億美元將ARM出售給英偉達,但該交易面臨來自監管機構和半導體同業的阻力,2022年2月該收購案失敗,軟銀隨后尋求推動ARM上市。
英偉達等巨頭為主要投資者
據外媒報道,芯片設計公司ARM在周二的一份文件中表示,蘋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英偉達等其他科技公司有興趣購買其在納斯達克上市時的股份,總額高達7.35億美元。
圖片來源:報道截圖
這些投資可能不會發生,但這些公司的考慮突顯了ARM的重要性,其設計被用于數據中心服務器、消費設備和工業產品的處理器。
芯片代工廠商英特爾、三星和臺積電也有興趣與這三家萬億美元的科技公司一起投資,此外,基于ARM架構制造芯片設計的AMD和聯發科也表示了興趣,根據ARM股票發售的修訂版招股書。作為交易的一部分,ARM可能會獲得520億美元的市值和近50億美元的現金。
過去兩年,科技領域的首次公開募股很少見,因為更高的利率使投資者不愿對風險較高的高增長公司下注。成立于1990年的ARM則不同。它在2016年被軟銀以320億美元收購之前,在倫敦和紐約上市。它在第二季度實現了6.75億美元的收入和1.05億美元的利潤。
2020年,英偉達宣布計劃以400億美元從軟銀收購ARM,但遭到了美國和英國監管機構的反對。兩家公司在2022年放棄了這筆交易,為ARM目前在美國的IPO鋪平了道路。英偉達推出了自己的基于ARM的芯片,可以與自己的圖形處理單元協同工作。
英偉達未能收購ARM并沒有阻止英偉達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對ARM大加贊揚。
黃仁勛在預先錄制的路演視頻中穿著他標志性的皮夾克說:“ARM是一家非凡的公司,全世界都知道我對這家公司、這個平臺、這個品牌和這個世界級管理團隊有多么喜愛?!?/p>
英偉達正在與ARM合作開發一個新的云數據中心生態系統,黃仁勛說。歷史上,英特爾芯片在數據中心服務器中占據主導地位。
黃仁勛并不是ARM唯一的外部推廣者。聯發科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蔡力行也出現在ARM的虛擬路演中,表示未來會有更多結合兩家公司產品的產品出現。
公司1/4收入來自中國
ARM究竟靠什么撐起這么高估值?在招股書中,ARM將自身定位為CPU行業的領導者,主要業務為設計、開發和授權高性能、低成本、高能效的CPU產品和相關技術,這也是其立身之本。據悉,有超過260家公司報告稱,它們在上一財年中發貨了基于ARM的芯片,其中不乏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AMD、英特爾、英偉達、高通、三星電子等全球巨頭。
盡管ARM的員工還不到6000人,但江湖地位不容置疑。招股書透露,ARM自成立以來芯片出貨量累計超過2500億顆,運行著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軟件,小到智能手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個人電腦,大到無人機、工業機器人、數據中心和網絡設備、車輛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等等。
據ARM估計,全世界有大約70%的人都在使用基于ARM的產品。僅是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2023財年,ARM芯片出貨量就超過了305.83億顆,較2016財年的出貨量增長約70%。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是ARM的最大市場,文件顯示,2021、2022和2023財年中,ARM來自中國大陸的收入分別占其總收入的約21%、18%、25%。中國公司安謀科技(ARM China)是ARM最大客戶。2022財年和2023財年,安謀科技分別占其總收入的18%和24%。相當于ARM在中國的收入幾乎全部來自于安謀科技。
安謀科技成立于2018年,最早是ARM在中國的合資公司,也是ARM授權其IP給中國授權客戶的主要商業分銷渠道,客戶囊括紫光展銳等眾多國內芯片企業。ARM與安謀科技實際控制人吳雄昂存在矛盾,一度相持不下,經過長期博弈后,吳雄昂最終出局。
放眼當下,狂熱的AI市場成為ARM加速IPO的助推劑。GPU霸主英偉達便是最典型的案例,今年股價已飆升超200%,市值增加約8000億美元,最新市值高達1.16萬億美元,穩坐全球市值最高半導體公司寶座,這一切都源自于AI大模型的爆火。
今年4月初,特斯拉CEO馬斯克創建了一家AI大模型公司X.AI,并果斷買下1萬張GPU,他當時更是語出驚人,感嘆“就連狗都在搶GPU”。盡管這一比喻可能并不恰當,卻是當下AI市場的生動寫照。
審核編輯 黃宇
-
ARM
+關注
關注
134文章
9167瀏覽量
369217 -
ipo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16瀏覽量
3269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