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茲和遠紅外有什么區別?
太赫茲和遠紅外是兩種電磁輻射波段。它們之間存在明顯的區別,包括波長、能量級別、應用領域等方面。本文將從這些方面對太赫茲和遠紅外進行詳細的比較。
一、波長
波長是太赫茲和遠紅外的最主要區別之一。遠紅外波長范圍為3-1000微米,被稱為長波紅外波段,而太赫茲波長范圍為0.1-1毫米,介于毫米波和紅外波段之間。這意味著太赫茲波具有高頻和短波長的特性,而遠紅外則具有低頻和長波長的特性。
二、能量級別
能量是太赫茲和遠紅外的另一個不同之處。遠紅外的能量較低,通常涉及分子和晶格振動能級。而太赫茲輻射的能量略高于遠紅外,但依然低于可見光。因此,太赫茲輻射被稱為低能量電磁輻射。
三、應用領域
太赫茲和遠紅外還在應用領域上有明顯的差異。遠紅外廣泛應用于紅外光譜學和紅外顯微成像等領域,例如藥物研究、生物體檢測和材料分析等。太赫茲波的應用領域則較為廣泛,包括通信、成像、安全檢測和醫療等領域。例如,太赫茲成像可以用于檢測文物的真偽、食品的質量、人體組織的病情等。
四、成像
太赫茲和遠紅外的成像方式也不同。太赫茲通過描繪物體的紋理和反射率來成像。遠紅外成像則基于熱輻射測量,依賴物體對熱輻射的吸收和反射程度來成像。因此,太赫茲成像能夠提供更為細致和精確的圖像。
五、技術發展
太赫茲和遠紅外的技術發展狀況也存在差異。遠紅外技術已經比較成熟,紅外光譜學、紅外顯微鏡等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太赫茲技術仍處于快速發展中,相關的光源、探測器、成像器等設備仍面臨技術創新和改進的挑戰。
總的來說,太赫茲和遠紅外電磁輻射波段各有優缺點,適用于不同領域的應用。雖然它們最初是由不同物理現象產生的,但在實際應用中,它們往往可以共同作用來解決一些問題,例如在物體表面分析的過程中進行聯合檢測等。未來,太赫茲和遠紅外的應用領域還將持續擴展和發展。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相關推薦
本文簡單介紹了倒裝芯片球柵陣列封裝與倒裝芯片級封裝的概念與區別。
FCCSP與FCBGA都是倒裝,怎么區分?有什么區別?
發表于 11-16 11:48
?2201次閱讀
羅德與施瓦茨(以下簡稱“R&S”)在巴黎舉辦的歐洲微波周(EuMW 2024)上展示了基于光子太赫茲通信鏈路的6G無線數據傳輸系統的概念驗證,助力新一代無線技術的前沿探索。 在 6G-ADLANTIK 項目中開發的超穩定可調太
發表于 10-11 10:56
?428次閱讀
在上面的圖表中,光波和無線電波是相同的電磁波,被應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 另一方面,太赫茲波還沒有被應用。然而,太赫茲波具有以下有吸引力的特性和各領域的預期是很有用的。
發表于 09-29 06:18
?310次閱讀
圖 1:顯示不同光譜技術對應的電磁波譜。 拉曼光譜通常在可見光 (532 nm) 或近紅外光 (785 nm) 中使用,而紅外吸收光譜用于 5 μm至50 μm 的范圍,太赫茲光譜用于
發表于 09-26 10:02
?403次閱讀
2.1 紅外線的定義 紅外線是波長介于微波和可見光之間的電磁波,其波長范圍通常在0.75微米至1000微米之間。根據波長的不同,紅外線又可以分為近紅外、中
發表于 08-20 09:44
?4521次閱讀
近年來,電磁波譜中的太赫茲(THz)部分已被證明是推動大量新研究方向的有利平臺。
發表于 05-30 09:19
?2.5w次閱讀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部信通學院徐開達課題組與中物院微系統與太赫茲研究中心開展合作研究,利用柔性襯底與石墨烯材料設計了一款應用于農藥濃度檢測的太赫茲超構材料傳感器。
發表于 05-28 10:24
?1934次閱讀
圖1. 太赫茲時域光譜測量結構圖 太赫茲時域光譜通過測量亞太赫茲至幾十太
發表于 05-24 06:33
?564次閱讀
脈沖太赫茲信號的探測是太赫茲科學技術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在材料檢測、生物醫學成像、安全檢查以及高速通信等多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發表于 05-16 18:26
?1362次閱讀
屹持光電推出的大面積光電導天線輻射源,具有不同的極化類型,并且具有激發面積大,轉換效率高的優點。該系列太赫茲光電導天線最顯著的特點是:除了通常的線性極化外,還可以產生徑向或者方位偏振的太赫茲
發表于 05-14 11:21
?853次閱讀
太赫茲波在自然界中隨處可見,我們身邊的大部分物體的熱輻射都是太赫茲波。它是位于微波和紅外短波之間的過渡區域的電磁波,在電子學領域,這段電磁波
發表于 04-16 10:34
?2490次閱讀
《半導體芯科技》雜志文章 芯問科技“太赫茲芯片集成封裝技術”項目近日順利通過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的驗收。 該項目基于太赫茲通信、太
發表于 04-02 15:23
?824次閱讀
鈮酸鋰(LN)具有較大的電光材料系數,對可見光和近紅外波(0.4-5 μm)具有高透明度,對射頻、毫米波和太赫茲波(< 10 THz)具有低吸收,是一種用于高頻電場傳感的多功能材料。
發表于 03-06 10:21
?2053次閱讀
在材料鑒定方面,大多數分子均有相應的太赫茲波段的“指紋”特征譜,研究材料在這一波段的光譜對于物質結構的性質以及揭示新的物質有著重要的意義。
發表于 02-29 09:39
?1459次閱讀
交流電是一種數字電流,其方向和大小周期性變化,主要用于供電和電力傳輸。50赫茲和60赫茲是兩種常見的交流電頻率,其主要差異如下: 頻率:50赫茲和60赫茲代表每秒鐘發生的周期數量。60
發表于 02-25 16:57
?1.3w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