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媒體報道說,特斯拉的供應商和大工業將投資30億臺幣(約2.5萬億韓元)在美國新墨西哥州建立工廠。與此相關,大工業表示,公司在8月10日的董事會上通過了在美國工廠投資15億臺幣(約1.5萬億韓元)的3年時間。這篇報道是媒體法人的臆測,對此我明確表示。
如對新墨西哥州的投資金額有變動,經審計委員會和理事會批準,將按規定程序另行向情報監測所公布。
據悉,該公司是向特斯拉、通用汽車和福特供應的企業,主要在臺灣生產齒輪及其他汽車配件。
許多工業總裁沉國榮表示:“隨著疫情擴散和中美貿易戰持續三年,全球格局發生改變,區域內供應鏈形成,因此不得不重新考慮對美國的投資。”與占銷售額60%的北美顧客的關系和美國電動汽車業界的躍進也是關鍵。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特斯拉
+關注
關注
66文章
6378瀏覽量
129165 -
供應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718瀏覽量
40011 -
通用汽車
+關注
關注
0文章
239瀏覽量
1640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看點:臺積電6月銷售額2637.1億元新臺幣 英偉達市值相當于日本全年GDP 微軟大裁員背后:靠AI節省5億美元
給大家帶來一些科技巨頭的最新消息: 臺積電6月銷售額2637.1億元新臺幣 根據臺積電公布的經營數據顯示,在6月份臺積電銷售額2637.1億元新臺幣

臺灣企業投資 環球晶圓美國德州新廠 美國首座12吋晶圓廠落成
全球第3大半導體晶圓供應商環球晶美國德州新廠(GWA)將于5月15日落成啟用,將成為美國首座量產12吋先進制程硅晶圓的制造廠,并可望在今年下半年貢獻營收。 環球晶圓董事長徐秀蘭表示:“
臺積電披露:在美國大虧 在大陸大賺 臺積電在美投資虧400億臺幣
根據臺積電公布的2024年股東會年報數據顯示,臺積電在大陸的南京廠在2024年盈利新臺幣近260億(換算下來約58億元人民幣) 相比于
中微公司投資30億元成都建新廠
中微公司計劃于成都設立新公司,預計總投資將達到30億元人民幣,用于研發薄膜設備。新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建設用地約50畝,將建設研發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3200億元
當地時間11月25日,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高,美股道指上漲440.06點,漲幅0.99%,再創新高;但是特斯拉股價卻大跌3.96%;截止收盤報收338.59美元。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3200億元
世界先進籌600億新臺幣聯貸,建設新加坡12英寸晶圓廠
臺積電在美國的生產進度備受關注,而其轉投資的企業世界先進也在積極行動。據悉,世界先進已計劃向國內金融業籌組規模高達600億元
聯發科第三季度營收增長19.7%,達1318.13億元新臺幣
10月30日,聯發科發布的財報揭示了其第三季度財務表現。該季度,聯發科合并營收達到1318.13億元新臺幣,環比增長3.6%,同比增長19.7%。同時,其毛利率保持在48.8%的水平,
矽品近1億元拿地,或為擴大CoWoS產能
近日,半導體封測領域的領軍企業日月光投控發布了一項重要公告,其旗下子公司矽品精密已投資新臺幣4.19億元(約合人民幣近1億元),成功取得中部科學園區彰化二林園區的土地使用權。此舉引發了
鴻海斥資10億元新臺幣,強化iPhone 16印度制造布局
一項重大投資計劃,以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智能手機制造領域的領先地位。據悉,該公司已取得價值3180.45萬美元(約10.22億元新臺幣)的機器設備,交易對象為APPLE OPERATIO
臺企獲12.7億元補貼,助力半導體產業發展
近日,中國臺灣省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公布了芯創“IC設計補助計劃”的核定名單,15家臺灣企業成功獲得總計新臺幣57億元(約合人民幣12.7億元)的補貼。這一舉措旨在推動半導體產業的創新與發展,提升臺灣
蘋果供應商捷普將在印度設廠
蘋果供應鏈再添新動力,知名供應商捷普科技計劃投資200億印度盧比,于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特里奇市興建制造工廠。此項目預計將為當地創造5000個就業機會,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近日,捷
SynSense時識科技宣布完成數億元戰略投資
全球領先的類腦感知與計算技術與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SynSense時識科技,宣布已于近日完成數億元戰略投資。
美國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匯總(92家)
雖然目前全球營收最大的半導體設備供應商ASML是荷蘭的公司,但如果以為國家為單位,毫無疑問,美國目前依舊是世界第一的半導體設備供應大國在常年排名營收前十的半導體設備公司里,

臺積電Q2凈利潤2478.5億元新臺幣
來源:滿天芯 編輯:感知芯視界 Link 7月18日,臺積電公布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營收為6735.1億元新臺幣,凈利潤為2478.5億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