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通用連接到可穿戴專用連接
隨著可穿戴設備向小型化發展,加之節能、數據傳輸高效以及無線連接等各種功能的加入,要求用于可穿戴設備的連接器不僅尺寸要更小,電性能也要更出色。原本標準的通用連接器在尺寸、美觀和技術適配性上逐漸跟不上可穿戴設備的發展的需求。
其中,最主要的推動力還是電源和數據的外部連接需求的提升。設備尺寸越來越小,接地和電池連接的難度越來越高,為了方便可穿戴設備的電源連接,彈片式連接、浮動電池互連、彈簧探針等連接方式被開發了出來。
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自然不會被廠商忽視,針對可穿戴設備設計的連接器主要瞄準天線、傳感器、電源、電池連接、板對板、線對板和可移動存儲設備的連接進行設計,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各類可穿戴設備專用的連接器被開發了出來。
可穿戴設備中的天線組件
對于外部輸入/輸出(I/O)元件,天線在實現可穿戴設備無線連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可穿戴設備領域,幾乎所有東西都開始處于移動狀態,其挑戰在于天線的形狀和尺寸,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復雜。
現在的可穿戴設備天線方案也有使用傳統方法的辦法,不過顯然用于3D天線的MID(模制互連器件)和LDS(激光直接成型)等制造技術能帶來更多好處,畢竟天線互連器件在保證終端設備信號和功率完整性很重要。
MID技術能在注塑成型的塑料殼體的表面上,制作有電氣功能的導線、圖形,并直接在殼體上安裝元器件并使其電氣互連,從而實現電路板的電氣互連功能、支承元器件功能和塑料殼體的支撐、防護功能以及由機械實體與導電圖形成結合而產生的屏蔽、天線等功能集成于一體。
不同的MID工藝在最小線寬、加工速度、線路精細度等參數上體現出不一樣的效果,如Laser Direct Stucturing工藝在三維布局能力上非常出色,但其原材料成本偏高;Laser Resist Imaging工藝成熟成本低,但制造環節相對復雜而且三維布局能力稍差;Aerosol Jet工藝則能夠將線路處理得很精細,對基材表面的要求不高,但是加工速度慢、導線導電率低的問題。根據設備應用場合,合適地選擇MID的具體工藝對于可穿戴設備天線設計很重要。
而LDS激光直接成型技術是按照導電圖形的軌跡控制激光的運動,將激光投照到模塑成型的三維塑料器件上,在幾秒鐘的時間內,活化出電路圖案。LDS技術在制造上很穩定,一致性好、精度高、耐用性高、故障率低,而且制造流程相對較短,無需電路圖形模具,節省了很多時間。
與PCB上受限的二維相比,從三維上實現設計與布線功能,能夠幫助可穿戴設備天線在更小的設計尺寸中提供更好的帶寬和效率。
LDS加MID,利用激光蝕刻由復合樹脂制成的模制塑料零件表面,將3D設計轉移到器件上或者在器件上直接成型,把電氣和機械元件集成到越來越小的互連設備中,更好的機電性能、射頻性能,以及屏蔽性能讓可穿戴設備可以實現更多以往無法實現的新功能,是目前的可穿戴連接技術風向之一。
目前全球的頭部連接器廠商也在推進開發一種透明、幾乎可以隱形的適用于未來可穿戴設備天線的解決方案。
增強可穿戴設備性能的連接
為了增強可穿戴設備的連接性能,其他需要連接組件的應用也在不斷升級匹配可穿戴設備的發展趨勢。
對于充電、擴展塢連接應用,彈片式連接和彈簧探針目前應用的也很不錯。彈簧針外形能夠做得很小巧,而且也能提供足夠的可靠性和耐用性。而各種尺寸的彈片則應用于可穿戴的接地連接,能夠提供EMI噪聲和靜電防護,并隔離振動。
可以看出不論各種應用的連接器怎樣提高性能,其前提都是保證小尺寸。這一點在多個PCB(剛性和柔性)連接中同樣適用。可穿戴設備電路中板到板的距離越來越小,板對板聯連接器必須間距足夠小才能保證空間的緊湊,還不能舍棄功率和信號傳輸性能。
隨著移動設備的復雜性和功能性增加,對具有多個天線、更高數據速率和更高工作頻率的更薄器件的需求也隨之增加。間距越來越小的FFC/FPC連接器的應用給可穿戴設備提供了合適的選擇,在小間距下提供足夠的可靠性。
不僅僅是微型化,柔性連接器也開始往高頻高速發展,通過增加接線層和彈性結構設計來構成線路的阻抗,形成高速傳輸的電路,滿足高頻高速傳輸需求,為可穿戴設備在提供節省空間的連接之外進一步增強設備性能。
小結
可穿戴設備大多是小型化設備,小型化設備自然十分看重低功耗、高耐用、更輕便這些特性,這些需求也要求可穿戴設備中的連接器需要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領域的特性。專用可穿戴設備的連接也在這些需求的推動下蓬勃發展。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增強型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瀏覽量
7699 -
連接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28瀏覽量
14439 -
可穿戴
+關注
關注
4文章
763瀏覽量
8563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Meta拓展可穿戴設備領域,計劃推出Oakley智能眼鏡
據外媒最新報道,Meta公司正積極拓展其可穿戴設備領域,致力于升級并推出更多創新產品。其中,備受矚目的智能眼鏡項目將迎來全新升級,同時Meta還在探索智能手表和帶攝像頭的耳機等新型可穿戴設備的研發。
2025年可穿戴設備市場預測樂觀
的關鍵力量。 智能手表在2025年將繼續引領可穿戴設備市場的增長,憑借在AI、健康監測和連接性方面的創新,蘋果、三星和佳明等領先品牌不斷拓展腕戴技術的邊界。生成式AI技術的融入,為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4/DB/wKgZoWcy_rCAOxfpAAIfSSbyWC4775.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C/4C/wKgaomcy9IKAJDlXAAJI5HTc5Js104.png)
可穿戴設備論壇順利召開!看可穿戴設備如何撬動萬億市場
和領導帶來了最新的技術分享。 ? 會上,電子發燒友網總經理張迎輝發表了致詞,對所有參與者和支持者表示了感謝,并強調了可穿戴設備在全球物聯網行業中的顯著地位和增長潛力。張迎輝在致詞中提到,2024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預計將達到5
發表于 10-16 08:21
?1251次閱讀
![<b class='flag-5'>可穿戴設備</b>論壇順利召開!看<b class='flag-5'>可穿戴設備</b>如何撬動萬億市場](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2/FC/wKgaoWcPBwOADYjaAArqw_6t-98707.png)
可穿戴設備多個環節完成融資,XR芯片、顯示技術潛力待挖掘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今年,可穿戴設備市場隨著消費市場的回暖獲得了一定的成長,產業鏈上的企業也獲得了同步的成長。與此同時,隨著行業的快速增長,資本市場對可穿戴設備產業鏈上的企業給予了更多
![<b class='flag-5'>可穿戴設備</b>多個環節完成融資,XR芯片、顯示<b class='flag-5'>技術</b>潛力待挖掘](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8/68/wKgaombxPGyAXatSAAefb5cK87g847.jpg)
谷歌加入增強現實可穿戴設備AR聯盟
推進和加強增強現實硬件開發生態系統。全球 AR 生態系統不斷擴大,其領域各組織通過 AR 聯盟共同努力,加速突破性技術和流程的創新,打造 AR 可穿戴設備和器件,為用戶創造有意義且正向的體驗。 AR 聯盟主席兼意法半導體戰略營銷
高性能纖維應變傳感器,實現可穿戴設備的柔性化、舒適化、便攜化
智能穿戴設備在健康領域應用廣泛,纖維傳感器具有高柔性和易編織等特點,有望與可穿戴技術結合開發智能織物,實現可穿戴設備的柔性化、舒適化、便攜化
![高<b class='flag-5'>性能</b>纖維應變傳感器,實現<b class='flag-5'>可穿戴設備</b>的柔性化、舒適化、便攜化](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6/64/wKgZomZG9zSAEDF1AAAeaWb5aNA041.jpg)
QFD賦能可穿戴設備:革新未來,智能穿戴新篇章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可穿戴設備已成為現代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以其便捷性、實用性和創新性,贏得了廣大用戶的青睞。然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賦予可穿戴設備更多價值,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成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