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對于光通信用的激光器,波導設計用來實現單一橫向模式。通過調節包覆層周圍區域的厚度、脊型波導器件中脊形的刻蝕深度等,從而得到單模器件。對于激光器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 模式形狀會控制器件的遠場圖案。
如上圖,不做脊型波導設計的a芯片和窄脊型波導芯片b。遠場圖案對相干光源而言,實質就是近場圖案(器件中模式形狀)的傅里葉變換。
單模的遠場圖案對于脊形波導器件是一個適中的30°發散角的較遠的光束,大面積器件的遠場圖案則拉的很長,面內發射幾度,面外非常發射。對于后期耦合到光纖是是非困難的。
2)激光器需要單模的第二個原因:器件實現真正單波長非常必要。DFB激光是使用周期光柵制備單模激光器,這是基于有效折射率來反射單一波長,不同橫向模式具有不同的有效折射率,因此具有DFB光柵的多模波導可以有一個以上的波長輸出。
現實中,介質波導只是半導體激光器實際波導的簡單一階模型。激光器的波導區域也是增益區域,所以折射率具有與增益相關聯的復數部分(或者說無電流時的損耗分量)。
光學模式成為“增益導向”以及折射率導向,而不需要真正精確的光學截止設計,這種增益導向的趨勢是偏向單一模式的傳播。實踐中,根據折射率分布計算的遠場和模式結構細節,可能與制造器件的測量值有顯著不同。
作為波導, 半導體激光器將同時支持TE和TM模式,TE是橫向電場,TM是橫向磁場。但是在半導體量子阱激光器中,發射的光主要是TE極化。這是基于腔面處,TE和TM模式的反射系數不同,而且大多數激光器都本征的高度極化。
對于TE和TM模式,只有某些離散的角度可以成為導引模式,從而沿波導傳播。就像標準具的中的光,必須經過相長干涉來使標準具支持某個特定波長一樣,波導中的光也必須經過相長干涉,讓特定“模式”得以存在,對應于特定的入射角。
在波導的分析中,典型的做法是固定波長,而自然選擇其傳播的角度,理由是一樣的,假設腔體中的平面波源自底部邊緣上的所有點,如果往返行程不是波長的整數倍的話,相消干涉將最終導致該光波消失。
允許模式的定義是,兩個等效點之間的凈相位差是2π的整數倍。
審核編輯:湯梓紅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11瀏覽量
222652 -
激光器
+關注
關注
17文章
2540瀏覽量
60708 -
光通信
+關注
關注
19文章
888瀏覽量
34079
原文標題:激光器中橫向模式
文章出處:【微信號:dingg6602,微信公眾號:芯片工藝技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