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產第一顯示屏廠商京東方頗受關注,首先是10月24日,京東方在重慶舉行新品發布會,京東方宣布旗下第一億片OLED 屏幕下線,并聯合一加、OPPO 帶來X1 顯示屏(東方屏)——據稱顯示效果將挑戰顯示屏王者三星。 而對傳感產業來說,京東方在10月25日,出席了在廈門舉行的“2023中國(廈門)傳感器與應用技術大會暨展覽會”,近年來,京東方在傳感產業的存在感日益增強,據其2023年半年報告披露,京東方傳感業務同比增長超過76%,為各產品線發展最快速的業務。 其實,除京東方外,華為、比亞迪等產業巨頭,都紛紛搞起了傳感器,華為是國產激光雷達主要供應商,比亞迪更是中國第四大CMOS圖像傳感器廠商。京東方傳感產業布局如何?華為、比亞迪等巨頭還布局了哪些傳感器領域?為什么巨頭們都要搞傳感器?中國傳感產業的火越來越旺!詳情見下文。 出貨量超1億片,處于事業巔峰的中國第一顯示屏巨頭為什么要搞傳感器? 目前,京東方顯示屏產量已經超過1億片,全球超過超過四分之一的顯示屏來自京東方,在手機、電視、顯示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5大主流應用領域,京東方顯示屏出貨量均位列全球第一。 從1993年的北京電子管廠,到2003年向TFT半導體顯示進軍,歷經30年艱難發展,京東方將國產半導體顯示技術的創新旗幟插上了行業高峰,與三星、LG等國際巨頭爭鋒。 ▲來源:網絡 ? 站在全球顯示屏行業之巔,2021年,京東方制定了“屏之物聯”發展戰略,構建了“1+4+N+生態鏈”業務發展架構。其中,1為半導體顯示,這是京東方的產業核心,4為Mini LED、傳感器及解決方案、智慧系統、智慧醫工等四個事業群,這是未來京東方的發力方向,N為物聯網細分業務場景,生態鏈為京東方的合作伙伴。
京東方的“屏之物聯”戰略,類似于華為的全面智能化戰略,是未來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戰略,指引未來企業資源投入和發力的方向。 在華為的全面智能化戰略中,提出“讓所有對象可聯接”、“讓所有應用可模型”、“讓所有決策可計算”等戰略目標,其中,傳感器是萬物互聯的基礎。而在京東方“屏之物聯”戰略中,傳感器及解決方案更是京東方未來主要業務之一,占據重要戰略地位。 為什么京東方要搞傳感器? 以顯示屏為核心的物聯網戰略“屏之物聯”是京東方堅定不移的發展路線,該路線既能充分發揮其在半導體顯示領域積累的核心競爭力,又能抓住物聯網數字化時代“屏”無處不在的產業機遇,使“屏”能夠融入更多物聯網場景,擴展手機、電腦等顯示屏外的增長空間。 而在物聯網的數據流動中,顯示屏是重要的輸出端,各種物聯網數據都需要通過“屏”來顯示,甚至通過“屏”來進行物聯網設備的操作,那么,物聯網的輸入端呢?毫無疑問,各種各樣的傳感器帶來的感知是物聯網最重要的輸入端。
從“屏”到傳感器,京東方戰略性地占據物聯網的兩端,中間再通過云、AI等各種智能平臺連接,這樣,京東方就能打通物聯網端到端的價值鏈,真正實現“屏之物聯”的戰略,從而在物聯網攫取更大的市場。 此外,從國家政策和市場增長預測角度來看,國家對智能自傳感器產業的政策扶持逐年加強,傳感器國產替代化浪潮形成,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對傳感器有龐大增量需求。 因此,無論從企業發展戰略角度還是市場增長角度來看,京東方發展傳感器及相關解決方案勢在必行。 ▲來源:2023中國(廈門)傳感器與應用技術大會暨展覽會,京東方演講 ? 10年前就已布局傳感產業!同比增長超76%!京東方傳感器產品有哪些? 無論是京東方還是華為,能夠成長為今天的行業巨頭,其洞察產業前沿的戰略能力都是其中最關鍵的一環。 1993年創業初期,京東方是一家電子管廠,其技術儲備都是基于電子管產業的。當時,主要的顯示技術有CRT顯示器和液晶顯示器兩種,CRT顯示器基于陰極射線管和電子束技術,而液晶顯示器則基于TFT半導體技術。 對當時的京東方來說,CRT顯示器的進入技術門檻更低,然而,2003年京東方決然從電子管領域進入半導體領域的液晶顯示器,就是押注未來半導體顯示產業的發展前景。現在看來,京東方的戰略選擇無疑是正確的。
同樣的,早在2013年京東方就開始進行傳感器技術儲備,布局傳感產業,也是押注未來中國傳感產業的發展前景。 2015年,京東方正式成立傳感器獨立事業部(Sensor SBU),進行傳感器產品的研發、制造,基于液晶顯示技術,京東方早期進行玻璃基傳感器產品的研發,完成了直接式FPXD平板探測器及全球首款SOG玻璃基指紋識別產品的開發。 X-ray平板探測器背板(FPXD)是X-ray平板探測器核心傳感部件,是數字影像技術中至關重要的元件,用于探測X射線,在高端醫療影像領域有重要作用。 2017年京東方首款FPXD產品量產,同年,成立了北京京東方傳感技術有限公司,次年2018年,傳感公司進一步升級為SAS BG (Sensor and Solution Business Group,傳感器及解決方案事業群),這表現了京東方對傳感業務的日益重視。
▲來源:2023中國(廈門)傳感器與應用技術大會暨展覽會,京東方演講 2020年前后,京東方“1+4+N+生態鏈”戰略提出,傳感器及解決方案成為京東方未來4大重點發力業務,至此,京東方傳感業務全面加速。 2022年,京東方傳感業務迎來爆發,成立蘇州京東方傳感技術有限公司,強化工業傳感領域的布局;新型傳感試驗線項目投入建設,以3D工藝技術為核心,切入硅基MEMS產業,打造業內首條硅基、玻璃基兼容的晶圓級新型傳感試驗線。 并推出LTPS APS 高靈敏度光電傳感技術產品、完成數字微流控系統平臺的開發、電泳芯片首次量產出貨、首款TFT電容指紋產品的量產、調光車窗產品首家品牌車廠的量產出貨等等。 目前,京東方傳感業務已形成玻璃基和硅基兩大傳感器業務群,面向生物醫療、智慧視窗、創新器件、工業、消費、汽車等領域提供傳感器產品及解決方案。據其2023年半年度報告介紹:
為系統解決方案設計整合制造模式,覆蓋玻璃基和硅基兩大領域,業務聚焦于醫療影像、智慧視窗、創新玻璃基傳感器件、工業應用、消費電子以及汽車電子等,為客戶提供包括 X-ray 平板探測器背板、智能調光視窗及調光系統解決方案、工業傳感器及解決方案、MEMS 傳感器等產品和解決方案。
▲來源:2023中國(廈門)傳感器與應用技術大會暨展覽會,京東方演講 ? 從近幾年財報上看,京東方傳感業務保持高速增長,2021年營收2.16億元,同比增長80.43%;2022年營收3.07億元,同比增長41.8%;2023年1~6月營收1.83億元,同比增長76.79%。 因為京東方顯示器業務太過耀眼,傳感業務在京東方營收中占比低于1%,體量弱小。但是,作為信息技術三大基礎器件,傳感業務未來可望為顯示器業務、物聯網創新業務、智慧醫工業務等提供支撐。 ▲來源:京東方2023年半年度報告 ? 不止京東方,華為、比亞迪等巨頭都在偷偷搞傳感器! 京東方不是唯一一個跨界搞傳感器的中國產業巨頭,除了京東方外,華為、比亞迪等企業也在發力傳感器業務,在此前小編相關分析內容中已有涉及。 比亞迪旗下從事傳感器研發生產的子公司主要有比亞迪半導體和弗迪科技。其中,比亞迪半導體是除韋爾股份、格科微、思特威外的中國第四大圖像傳感器公司,曾一度沖擊深交所創業板IPO。
比亞迪半導體的傳感器業務是其四大主要業務之一,據招股書顯示,傳感業務主要有CMOS 圖像傳感器、嵌入式指紋傳感器、電磁傳感器……等種類:
智能傳感器方面,在 CMOS 圖像傳感器領域,公司實現了汽車、消費電子、安防監控的多領域覆蓋及應用,根據 Omdia 統計,以 2019 年中國市場 CMOS 圖像傳感器銷售額計算,公司在國內廠商中排名第四。在嵌入式指紋傳感器領域,公司擁有全面的尺寸種類,在大尺寸嵌入式指紋芯片領域表現優異。
弗迪科技是比亞迪于 2019 年底成立的全資子公司,主營汽車電子和汽車底盤,加速度、車身姿態傳感器、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弗迪科技均可自行生產,目前弗迪科技已承接了比亞迪全系汽車角雷達傳感器的供應,在2023年,4D成像雷達、智能車門雷達、艙內活體檢測雷達也會陸續量產。相關信息參看《這個賽道未來將屬于最會玩傳感器的廠商!》 華為在今年9月份,提出全面智能化戰略,其中分“讓所有對象可聯接”、“讓所有應用可模型”、“讓所有決策可計算”三個環節,傳感器在萬物互聯中發揮關鍵作用。相關信息參看《華為發布未來10年重要戰略》
華為計劃使用鴻蒙系統“OpenHarmony”鏈接全面智能化時代中的億萬傳感器,并為這些收集到的數據提供關鍵算力基礎,促進生產力發展。 此外,華為通過自研、投資等方式,布局了多條關鍵傳感器賽道。 2018年,華為在法國東南部城市格勒諾布爾設立在法國的第五家研發中心,主攻傳感器和軟件研發。 2019年9月,華為發布了首款光纖傳感產品OptiXsense EF3000,進軍光纖傳感賽道,成為其企業光網絡服務的重要一環。相關信息參看《華為發布兩款光纖傳感器產品!》
2019年10月,在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高峰論壇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明確表示,華為要造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智能汽車核心傳感器。 此后,在2020年12月,華為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激光雷達產品——96線中長距激光雷達;2022年3月,在2022華為全屋智能及全場景新品春季發布會上,華為發布了首款毫米波AI超感傳感器。 除了在光纖傳感器、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傳感領域的自研外,華為還大力投資了多家傳感器上下游企業,包括了激光器、CMOS圖像傳感器、TOF傳感器、MEMS陀螺儀、旋變傳感器等多條賽道(可上下滑動查看):
縱慧芯光:提供高功率以及高頻率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VCSEL)解決方案,生產VCSEL芯片、器件及模組等產品,可應用在3D感知、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自動駕駛、生物醫療傳感器和高速光通信等領域。同時,縱慧芯光也是華為手機ToF光源的主要供應商。2020年6月獲華為哈勃投資。
思特威:主營方向是CMOS圖像傳感器集成電路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芯片主要用于安防監控,汽車車載和人工智能等領域。2020年8月獲華為哈勃投資。
炬光科技:主要從事激光行業上游的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元器件、激光光學元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車規級汽車應用(激光雷達)核心能力,正在拓展面向智能駕駛激光雷達(LiDAR)、智能艙內駕駛員監控系統(DMS)等汽車創新應用場景的車規級核心能力。2020年9月獲華為哈勃投資。
南京芯視界:芯視界在單光子直接ToF(SPAD dToF)技術和應用落地上處于領先地位,是全球率先研究單光子dToF三維成像技術的先驅之一。公司擁有芯片級的光電轉換器件設計和單光子檢測成像技術,主營基于單光子探測的一維和三維ToF傳感芯片。芯片產品廣泛應用于掃地機、無人機和手機等諸多消費類電子領域,以及AR/VR、智能家居和自動駕駛激光雷達等應用。2020年9月獲華為哈勃投資。
長光華芯:長光華芯也是研發VCSEL的企業,已推出距離傳感器、結構光(SL)、飛行時間(ToF)三大類產品,標準產品的波長包含808 nm、850 nm、940 nm等,是全球少數幾家研發和量產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芯片的公司。2019年4月獲華為哈勃投資。
聚芯微電子:擁有智能音頻、3D視覺、光學傳感和觸覺感知等多條產品線布局。其中用于3D成像的飛行時間(Time-of-Flight)傳感器采用了背照式(BSI)技術,具有高精度、小像素尺寸、高分辨率、低功耗、全集成等特點,打破歐美國際廠商的壟斷,可廣泛應用于人工智能、人臉識別、自動駕駛、AR/VR、3D建模、動作捕捉、機器視覺等領域,在手機、安防、汽車等主流市場擁有光明的商業落地前景。
睿芯微電子:睿芯微電子擁有全球領先的超低噪聲芯片技術、光譜圖像傳感器芯片技術和音頻芯片技術,芯片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通訊,安防, 支付和音頻市場
曼光信息:是光電應用軟件研發商。公司業務面向5G、光通信、光電傳感、光計算、工業物聯網、國防安全等領域,主要涵蓋電磁場仿真與測量兩大業務。
中電儀器:主要從事微波/毫米波、光電、通信、基礎通用類測量儀器以及自動測試系統、微波毫米波部件等產品的研制、開發和批量生產,并為軍、民用電子元器件、組件、整機和系統的研制、生產提供檢測與應用,具有較強的研發、生產、測試和試驗驗證能力,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深迪半導體:主營業務為MEMS陀螺儀系列慣性傳感器芯片,為消費電子及汽車電子市場提供商用MEMS陀螺儀芯片,以及為客戶提供全面的應用解決方案。2021年8月獲華為哈勃投資。
華旋傳感:是一家專業致力于車用旋變傳感器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主要應用在新能源汽車主驅系統、智能轉向、剎車系統以及機器人領域。2022年12月獲華為哈勃投資。
結語
作為中國&全球第一的顯示屏廠商,如今的京東方正處于山頂,傲視群雄,然而出于超前的戰略眼光,京東方早已布局傳感器領域,并將傳感其及解決方案作為未來4大重點發力業務領域之一。
除京東方外,華為、比亞迪等巨頭,也都跨界搞傳感器,除親自研發、制造傳感器產品外,更對傳感領域上下游進行投資布局。
華為、比亞迪、京東方等巨頭們為什么重視傳感器?
毫無疑問,作為信息科技的三大基礎器件,傳感器的重要性已經逐漸展現,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光纖傳感器、指紋傳感器、FPXD……等等傳感技術,在三大巨頭各自的領域中均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沒有這些傳感器,巨頭們的業務就難以形成閉環,難以攫取更大的市場利潤和空間。
中國傳感產業,正在蓬勃發展!
審核編輯 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407瀏覽量
756633 -
比亞迪
+關注
關注
19文章
2329瀏覽量
54357 -
京東方
+關注
關注
25文章
1484瀏覽量
60239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7瀏覽量
253015 -
顯示屏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509瀏覽量
7473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