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繼續(xù)分享一篇關于聲波濾波器的文章《RF filter design – from resonators to filters》,文章作者是 Gergely Simon,最初發(fā)表在onscale.com的blog?!?a href="http://m.xsypw.cn/v/tag/105/" target="_blank">射頻學堂】翻譯整理,分享大家學習參閱。
為什么我們需要濾波器?
隨著移動設備之間數據傳輸和通信需求的增加,尤其是所需帶寬的增加,越來越多的頻段被用于移動數據(2G 到 5G)、WiFi 甚至簡單的電話通話。這些需要彼此適當隔離,以避免串擾和不需要的噪聲信號。為了實現這一點,使用了濾波器:它們只允許某些頻率通過,并且根據這些頻率的范圍,可以分為低通、高通、帶通和帶阻。
我們想要達到什么目標?
為簡單起見,在這篇博文中,我們將介紹帶通濾波器:它們允許兩個頻率之間的大部分能量通過濾波器,同時阻止超出此范圍的任何內容(見圖 1)。真正的設備從來都不是完美的:插入損耗表示帶內信號的不完美通過,而抑制則量化了帶外通過的信號量。這些以分貝 (dB) 表示,插入損耗小于 -3 dB,抑制至少 30 dB 被認為是足夠的濾波器行為。
我們如何實現它?
在濾波器中,通常使用諧振器,其典型阻抗響應如圖 2 所示。
它們以各種拓撲級聯(lián),最終以盡可能高的選擇性實現整體帶通行為。在最簡單的情況下,采用所謂的梯形拓撲,如圖 3 所示。
讓我們詳細看一下這個例子。請注意,串聯(lián)諧振器(圖 3 中的洋紅色曲線)比并聯(lián)諧振器(圖 3 中的藍色曲線)具有更高的頻率響應,并且并聯(lián)諧振器的并聯(lián)諧振頻率與串聯(lián)諧振器的串聯(lián)諧振頻率對齊(品紅色曲線相對于藍色曲線向右移動)。
現在,如果我們考慮只有一個級的設置(圖 3 頂部的一個 Zs 和一個 Zp),可以提出以下論點,想象這基本上是一個分壓器:
帶外(~2.1 GHz 左側和~2.25 GHz 右側)兩個諧振器的阻抗相當——輸出大約是輸入的一半
在并聯(lián)諧振器的串聯(lián)諧振頻率附近(下截止,~2.1 GHz),并聯(lián)諧振器的阻抗變?yōu)榱?,實際上將輸出接地,顯著降低信號
在分頻器 (~2.2 GHz) 附近,并聯(lián)諧振器的阻抗趨于顯著增加,而串聯(lián)諧振器的阻抗趨向于零——這在輸入和輸出之間幾乎造成短路,同時通過幾乎理想的接地隔離開路。
在上截止頻率 (~2.25 GHz) 附近,第 2 點發(fā)生相反的情況:串聯(lián)阻抗趨于無窮大,將輸出與輸入隔離,并且透射率再次急劇下降
此外,并聯(lián)諧振器的阻抗通常低于串聯(lián)諧振器的阻抗(紅色曲線相對于藍色曲線向上移動)。這進一步增加了帶外抑制,因為輸出端的分壓值始終較?。紤]帶外)。
最后,請注意,通常使用傳輸線理論和傳播波攜帶的功率來研究這些濾波器。盡管如此,分壓器類比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定性概述。
其他拓撲
梯形濾波器沒有很大的帶外抑制,如圖 4 所示。因此,可以采用其他拓撲結構,例如格結構或組合梯格拓撲(圖 5)。
有關結構和設計注意事項的更多信息,請參見參考資料和 Ken-ya Hashimoto:RF Bulk Acoustic Wave Filters for Communications。
-
濾波器
+關注
關注
161文章
7860瀏覽量
178934 -
諧振器
+關注
關注
4文章
1132瀏覽量
66052 -
SAW
+關注
關注
11文章
148瀏覽量
27272
原文標題:從諧振器到濾波器,簡述SAW 濾波器的設計過程
文章出處:【微信號:射頻學堂,微信公眾號:射頻學堂】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