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見的太陽能電池板正面會有一條條整齊排列的細線,那是太陽能電池板的柵線,其作用是將太陽能電池中產生的電能傳輸到電路中,從而實現太陽能電池的發電功能,但它也會遮擋太陽能電池板,產生陰影效應。
陰影效應是指太陽能電池若有遮擋物擋住部分光線,就會產生陰影,陰影部分產生的電流會比正常光照下的電流要小很多,會降低太陽能電池的發電效率,所以柵線自身的高度、寬度、數量等一系列因素都會決定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率。
就在最近,根據最新一期《細胞報告物質科學》雜志上的研究成果,加拿大渥太華大學領導的國際科研團隊,研制出了全球首款背接觸微米光伏電池,相較于普通的光伏電池,這種背接觸電池正面無柵線,正負極全部挪到了電池背面,能讓太陽能電池板吸收更多太陽光。
據了解,與傳統太陽能技術相比,新型電池的尺寸極小,厚度僅為一根頭發絲寬度的兩倍,同時憑借這一特性微米光伏電池將陰影效應降低了95%,這將極大的提高太陽能電池板的發電效率,有望將能源生產成本降為原來的四分之一。
據悉,背接觸微米光伏電池產品外表美觀,適合于戶外和工商業屋頂等使用場景,有利于在分布式市場推廣,并且憑借其尺寸優勢可使電子設備變得更緊湊,也可推動人們研制出用于太空探索的輕型核電池,以及用于電信和互聯網的小型設備等。
-
太陽能電池
+關注
關注
22文章
1195瀏覽量
69576 -
太陽能
+關注
關注
37文章
3433瀏覽量
114574 -
光電
+關注
關注
8文章
747瀏覽量
8174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