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約束
通常,我們將光視為是空間中傳播的電磁波。但實際上,光也可以被短暫地困在一個很小的區域內。這種對光的約束可以增加它的能量密度,增強光的電場強度,進而加強光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
增加光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量子光學和光子學研究領域的一個主要目標,因為這有助于制造出更好的光電探測器或量子光源。目前,最好的光約束技術之一是使用硅,來制作微小的光學共振腔(optical resonator)。理想的共振腔能將光約束在單原子大小的區域內,但這非常難以做到。
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努力研究如何在不造成嚴重損耗的情況下,制造出盡可能小的光學共振腔,這個問題事實上等同于詢問最小的半導體器件為多大。根據半導體行業的預測,在2037年之前,半導體結構的最小可能寬度將不小于8納米,也就是幾十個原子的厚度。
2022年,物理學家S?ren Stobbe與同事在一篇論文中表明,他們制造出了一種新的納米級的領結結構(圖片中央的部分),可用于壓縮光。
去年,丹麥技術大學(DTU)的物理學家S?ren Stobbe和他的同事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表明他們利用硅制造出了有著領結結構的可用于約束光的空腔,且這個“領結”的連接處的厚度只有8納米。
現在,在一篇新發表于《自然》雜志的論文中,Stobbe與同事提出并展示了一種新的方法,可以進一步縮小這一結構,制造出“領結”的連接處只有幾個原子厚的自組裝空腔。
在更進一步的研究中,Stobbe利用一種新的方法,制造出了最小間隙只有幾個原子寬的領結結構。
兩種方法的結合
在新的研究中,為了能制造一個前所未有的小型硅共振腔,研究人員考慮了兩種方法:一種是自上而下的——從一塊硅塊開始制造納米級的硅結構;另一種是自下而上的——讓納米系統像生物系統那樣實現自組裝。
這兩種方法實則是納米技術的核心,但問題是,它們到目前為止都是脫節的:半導體雖然是可伸縮的,但尚且不能達到原子尺度;自組裝結構雖然長期以來一直在原子級尺度上運行,但不能提供與外部世界相互連接的架構。
因此,研究人員想,假設能讓這兩種方法結合,是否就能使用無機半導體材料制造出一種能自我構建的裝置?他們的想法是對兩種表面力加以利用,一種是卡西米爾力,另一種是范德華力。卡西米爾力能使兩個相距很近的表面相互吸引,而范德華力則能使兩個表面粘在一起。這兩種力根植于相同的效應——量子漲落。
一種從硅結構中創造出納米級特征的方法。(圖/Nature)
在實驗中,為了制作出一個具有納米級間隙的可用于約束光的硅結構,研究人員首先將一個厚220納米的硅層,附著在一層二氧化硅上。然后,他們利用傳統的半導體技術,將硅層制作成了兩個中間夾有一個幾十納米寬的間隙(基隙)的結構。基隙的寬度是不同的,在某些位置上要更寬一些。整個結構都通過用硅制成的彈簧而固定在一個硅框架上。
接著,他們去除了底下的二氧化硅層,只留下由彈簧支撐的硅元件。當兩個硅表面以納米級的間隙接近時,它們會受到卡西米爾-范德華力的吸引而自發地聚在一起,使得間隙完全閉合。但由于間隙的寬度在不同區域有所不同,于是就形成了一個自組裝的共振腔,具有可以用來約束光的、原子級尺度的領結形間隙。
這種自組裝空腔可以被集成到更大的自組裝元件中。圖像顯示了嵌入在包含多個自組裝元件的電路中的光學腔。
自組裝的前景
利用一種能將兩種納米技術的方法聯系在一起的新方法,研究人員成功地制造出了能將光子約束在空氣間隙非常小的光子腔。由于這一間隙實在是太微小了,即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也無法精確確定這些微小結構的確切尺寸。
研究人員表示,自組裝的優勢在于它可以用于制造非常微小的東西,建造具有驚人性能的獨特材料。因此,這種新的方法有助于讓納米技術充分發揮其潛力,對于電子學、納米機器人、傳感器、量子技術等領域都將具有潛在應用。
不過,研究人員指出,我們距離將它們變成現實還有一段距離,還有很多困難需要突破。但新的研究成果代表著,我們已經向實現這些愿景邁出了第一步。
審核編輯:劉清
-
納米技術
+關注
關注
2文章
201瀏覽量
25970 -
電磁波
+關注
關注
21文章
1473瀏覽量
53965 -
光電探測器
+關注
關注
4文章
267瀏覽量
20624
原文標題:兩種納米技術的巧妙結合,創造出潛力無限的結構
文章出處:【微信號:深圳市賽姆烯金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深圳市賽姆烯金科技有限公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基于ISOS測試標準,兩種封裝方式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影響分析
![基于ISOS測試標準,<b class='flag-5'>兩種</b>封裝方式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影響分析](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90/B6/wKgaomTcZGeAJZInAAAfzRiM67Q313.png)
電子顯微鏡下的納米世界
![電子顯微鏡下的<b class='flag-5'>納米</b>世界](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4/8D/wKgZPGd2LUGAHxbFAAA29rEXjag760.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