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耦繼電器是固態繼電器的一種。英文是Solid State Optronics Relay。-般繼電器都是機械觸點,靠通電流過線圈變成有 磁性的磁鐵吸合觸點,從而控制開光狀態。而光耦繼電器工作原理類似于光耦(其實看等效電路圖是一樣的)。
光耦繼電器節點分正負極嗎
光耦繼電器節點分正負極體現在輸入端,光耦的輸入端通常由發光二極管(LED)組成,LED是一種具有極性的元件。正極連接到正電壓,負極連接到負電壓,這樣才能正常工作。如果輸入端的極性連接錯誤,光耦將無法正常工作,甚至可能損壞。在進行光耦接線時,務必注意輸入端的正負極性。
光耦繼電器怎么接線
本研究以實際的隔離半橋輔助電源及反激式電源為例說明。第1種接法中,接到電壓誤差放大器輸出端的電壓是外部電壓經電阻R4降壓之后得到,不受電壓誤差放大器電流輸出能力影響,光耦的工作點選取可以通過其外接電阻隨意調節。按照前面的分析,令電流If的靜態工作點值大約為10mA,對應的光耦工作溫度在0~100℃變化,值在20~15mA之間。
一般PWM芯片的三角波幅值大小不超過3V,由此選定電阻R4的大小為670Ω,并同時確定TL431的3腳電壓的靜態工作點值為12V,那么可以選定電阻R3的值為560Ω。電阻R1與R2的值容易選取,這里取為27k與4.7k。電阻R5與電容C1為PI補償,這里取為3k與10nF。實驗中,半橋輔助電源輸出負載為控制板上的各類控制芯片,加上多路輸出中各路的死負載,最后的實際功率大約為30w。
實際測得的光耦4腳電壓(此電壓與芯片三角波相比較,從而決定驅動占空比)波形,如圖所示。對應的驅動信號波形,如圖所示。驅動波形有負電壓部分,是由于上、下管的驅動繞在一個驅動磁環上的緣故。可以看出,驅動信號的占空比比較大,大約為0.7。
對于第2種接法,一般芯片內部的電壓誤差放大器,其最大電流輸出能力為3mA左右,超過這個電流值,誤差放大器輸出的最高電壓將下降。所以,該接法中,如果電源穩態占空比較大,那么電流Ic比較小,其值可能僅略大于3mA,Ib為2mA左右。由圖可知,Ib值較小時,微小的Ib變化將引起Ic劇烈變化,光耦的增益非常大,這將導致閉環網絡不容易穩定。
而如果電源穩態占空比比較小,光耦的4腳電壓比較小,對應電壓誤差放大器的輸出電流較大,也就是Ic比較大(遠大于3mA),則對應的Ib也比較大,同樣對應于,當Ib值較大時,對應的光耦增益比較適中,閉環網絡比較容易穩定。
光耦繼電器模塊怎么用
一、基本原理
光耦繼電器模塊是一種基于光學隔離技術的電子元器件,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光學隔離將控制端和負載端進行分離,從而實現高電阻和低電阻之間的電氣隔離。光源發出的光通過光耦隔離器傳輸到控制端,當控制端輸入信號時,光敏電阻的電阻值發生變化,從而產生電流,使繼電器吸合,從而控制電路的狀態。
二、使用方法
1. 接線:將控制端的信號線連接到控制系統,將負載端的線連接到負載(如電磁閥、燈具等)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接線時要注意正負極的連接。
2. 控制信號:光耦繼電器模塊的控制信號為DC電壓信號,常見的為3.3V和5V,需要根據控制系統的信號來選擇對應的模塊。
3. 負載電壓:光耦繼電器模塊的負載電壓一般為AC或DC電壓,需要根據需要選擇對應的模塊。
三、注意事項
1. 接線時要注意正負極的連接,反接可能會導致模塊損壞。
2. 控制系統輸出的信號不能超過光耦繼電器模塊的最大輸入電壓,否則也會導致模塊損壞。
3. 負載電壓和電流的大小也要符合模塊的規格要求,否則會影響模塊的正常工作甚至引起故障。
4. 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周邊環境的溫度、濕度等因素對模塊的影響,避免出現過熱等問題。
總之,光耦繼電器模塊是一種性能穩定、安全可靠的電子元器件,使用前需要注意其基本原理、接線方式和注意事項,以保證模塊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壽命。
審核編輯:黃飛
-
反激式電源
+關注
關注
2文章
83瀏覽量
16962 -
繼電器
+關注
關注
132文章
5393瀏覽量
150508 -
固態繼電器
+關注
關注
8文章
397瀏覽量
39554 -
發光二極管
+關注
關注
13文章
1211瀏覽量
67020 -
誤差放大器
+關注
關注
9文章
120瀏覽量
3528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