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PWM燈調光器?
PWM燈調光器是一種利用脈沖寬度調制(PWM)技術來調節燈光亮度的設備。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快速開關燈具的電源,來改變燈具的輸入電流的脈沖寬度,從而控制燈具內部的發光元件的亮度和閃爍頻率,實現調光的目的。
PWM燈調光器通常由一個微控制器或數字信號處理器(DSP)控制,可以通過編程實現不同的調光效果。調光器的輸出信號是一個PWM信號,其脈沖寬度可以在0%到100%之間變化。當脈沖寬度較寬時,燈具的亮度較高;當脈沖寬度較窄時,燈具的亮度較低。
PWM燈調光器具有以下優點:
- 節能環保:通過調節燈具的亮度,可以避免能源浪費,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 舒適度高:通過調節燈具的色溫和亮度,可以創造出舒適的照明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和工作質量。
- 延長壽命:適當的亮度調節可以減少燈具的發熱和老化,延長燈具的使用壽命。
PWM燈調光器廣泛應用于各種場景,如家庭照明、辦公室、展覽廳、酒店等場所的燈光調節。通過使用PWM燈調光器,可以實現個性化的照明需求,提高照明質量和能源利用效率。
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PWM燈調光器電路圖,以及簡單分析它們的工作原理。
PWM燈調光器電路圖分享
1、使用IC 555的PWM燈調光器電路圖
PWM(脈沖寬度調制)信號廣泛用于控制電機速度、音頻效果、電壓調節等操作。該電路使用 IC 555 生成 PWM 信號,并用它來調暗與其連接的燈。燈調光器電路由一個構成主干的簡單 555 和一對用于驅動連接的燈的達林頓晶體管組成。與其他調光器電路不同,這可以實現更高的效率。該電路由一個簡單的 12V 直流電源供電。
在上述電路中,IC 555 連接為非穩態多諧振蕩器,并提供連續方波作為輸出。電阻R1、R2、電位器R3和電容C1為定時元件。波的占空比使燈變暗或變亮。
占空比越高,燈的發光越亮,占空比越低,燈的發光就越暗。 IC 輸出的占空比可以使用 POT R3 進行調整,這是改變燈的亮度的關鍵。因此,通過改變該 POT 中的電阻,將依次改變燈的亮度水平。
晶體管 Q1 和 Q2 構成連接到 555 輸出的 12V 燈的達林頓驅動器。 R4用于限制晶體管Q1的基極電流,電容器C2用于降低噪聲。因此,該電路能夠通過使用電位計 POT R3 改變電阻來對燈進行調光。
2、使用NE555定時器的PWM燈調光器電路圖
本文討論了一種使用定時器 IC NE555 的簡單高效的 PWM 燈調光器。過去基于線性調節器的調光器只能達到 50% 的最大效率,與可達到 90% 以上效率的基于 PWM 的調光器相比要差得多。由于以熱量形式浪費的功率較少,因此 PWM 調光器的開關元件需要較小的散熱器,從而大大節省了尺寸和重量。簡而言之,基于 PWM 的燈調光器最突出的特點是高效率和小物理尺寸。 12V PWM 燈調光器的電路圖如下所示。
如您所見,NE555 定時器 IC 作為工作頻率為 2.8KHz 的非穩態多諧振蕩器接線,構成了該電路的核心。電阻R1、R2、POT R3和電容C1是定時元件。 IC 輸出的占空比可以使用 POT R3 進行調整。占空比越高意味著燈的亮度越高,占空比越低意味著燈的亮度越低。在非穩態多諧振蕩器的充電周期期間,二極管 D1 旁路 POT R3 的下半部分。這樣做是為了保持輸出頻率恒定,而與占空比無關。晶體管 Q1 和 Q2 構成 12V 燈的達林頓驅動級。電阻器R4限制晶體管Q1的基極電流。
-
電路圖
+關注
關注
10356文章
10725瀏覽量
532881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746瀏覽量
138900 -
定時器
+關注
關注
23文章
3255瀏覽量
115371 -
調光器
+關注
關注
4文章
147瀏覽量
2341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