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夕法尼亞大學工程師成功研發出全新芯片,該芯片利用光取代傳統電,執行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所需之復雜數學運算。此舉有望大幅提升計算機運算效率并節約能源。最新的科研進展已發表于《自然·光子學》期刊。
這種新式芯片首次巧妙地融合了納米尺度物質操作先驅納德·恩赫塔和硅光子(SiPh)平臺理念。其中,恩赫塔通過光的運用提高數學計算速率,而硅光子平臺則應用硅元素——廣泛用于制造電腦芯片的經濟實惠且產量充足的材料。
光與物質之間的微妙互動為構建新型計算機鋪平了道路,這一路徑超越了現有芯片的局限。新款芯片原理類似于20世紀60年代初計算革新時代的早期芯片。
論文詳述了這款芯片的開發流程以及旨在執行向量矩陣乘法的目標。以往,向量矩陣乘法是神經網絡開發及運作的關鍵數學操作,而神經網絡是現代計算機體系中的重要支柱,支持AI工具運作。
恩赫塔解釋道,可選擇將硅晶片厚度降至150納米,并采用高度不均的材料,確保材料特性只在部分區域發生變化。這種高度差異可有效操控芯片內光線的傳輸方式,使得光線以特定模式散射,進而賦予芯片以光速完成數學運算的能力。
這款新型芯片不僅具備高速運轉和高效能的優點,還有保護數據私密性的突出特點。由于大量計算可并發進行,無需在計算機內存中存儲敏感信息,因此采用這類技術的未來計算機將會難以受到攻擊。
直觀來看,計算機的功效主要依賴于其各零部件的運行速率和排列密度。相較于電力,光在這兩方面表現更為出色。借助光束替代電子或電流進行計算和存儲,信息處理更豐富,算力更強勁且耗電量更小,顯然更適應未來AI與人機交互的計算需求。盡管這項研究前景廣闊且頗具優勢,然而實現商業化應用仍需繼續深入探索與完善。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1988瀏覽量
434244 -
矩陣
+關注
關注
0文章
428瀏覽量
34962 -
硅光子
+關注
關注
6文章
88瀏覽量
1497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國內可編程拓撲光子芯片達新高度,加速布局光子芯片時代
融合30萬項專利,“OptoChat AI”引擎引爆萬億光子AI市場

EastWave應用:自動計算光子晶體透反率
Lightmatter借助Cadence工具構建光子芯片
檸檬光子半導體激光芯片制造項目落戶江蘇南通
什么是光子學?
超導納米線延遲線單光子成像器件進展及應用


國內首條!光子芯片中試線,無錫啟用

Sivers計劃將光子學部門分拆上市,瞄準AI熱潮
光通信時代的引領者:光子晶體光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