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得益于市場對輔助技術需求的持續(xù)攀升、神經科技與機器學習技術的突破、以及與虛擬現(xiàn)實與增強現(xiàn)實系統(tǒng)的深度融合,全球腦機接口市場在未來幾年有望持續(xù)擴大。 同時,人工智能技術的協(xié)同發(fā)展也將為腦機接口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突破:首例人類大腦芯片植入
1月30日,特斯拉首席執(zhí)行官埃隆·馬斯克旗下的神經科技公司Neuralink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成功將芯片首次植入人類大腦。
馬斯克在X平臺上發(fā)布帖子稱,首位接受Neuralink腦機接口植入的人類患者恢復狀況良好。初步研究成果顯示,神經元尖峰檢測充滿希望。
Neuralink的腦機接口設備為一種侵入式大腦植入物,可通過捕捉神經信號操控外部設備,從而協(xié)助嚴重癱瘓患者恢復與外界的溝通。
Neuralink的短期目標是幫助癱瘓者實現(xiàn)意念打字,長遠來看,旨在助力癱瘓者行走、使盲人重見光明,并最終實現(xiàn)人機共生。
[首位人類患者已植入Neuralink的芯片]消息一出,在國內,腦機接口概念股開盤大漲。創(chuàng)新醫(yī)療漲停,三博腦科漲超10%,冠昊生物、南京熊貓、中科信息等紛紛高開。
發(fā)展:Neuralink的成立與重要時間線
Neuralink成立于2016年,該公司希望建立人腦與外部設備的通信通道:通過在大腦內植入超細線,并將這些線程連接到一個定制設計的芯片上,該芯片包含可以讀取神經元組信息的電極。
雖然這項技術算起來已有幾十年的歷史,而該公司的創(chuàng)新在于使植入物無線化,并增加了植入電極的數量。
其PRIME研究是對其無線腦機接口的一項試驗,旨在評估Neuralink無線全植入式腦機接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癱瘓患者能夠用他們的思想控制外部設備。
2020年,Neuralink 公布了一款硬幣大小的芯片,成功采集了豬腦的電生理信號;
2021年,發(fā)布了將電極植入猴子的大腦,并讓猴子玩[Mind Pong]游戲的錄像。
2023年5月,獲得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監(jiān)管局(FDA)批準開展人體臨床試驗。
2023年9月,宣布已獲得一個獨立審查委員會的批準,腦機接口邁向病人的臨床應用。
此前,Neuralink透露,計劃至2030年為超過2.2萬人植入芯片。
區(qū)別:在多方面與其他技術有所不同
①高密度微電極陣列:Neuralink開發(fā)的設備包含了高密度的微電極陣列,這意味著它可以在大腦中監(jiān)測和刺激更多的神經元。這種高密度布局有助于提高信號的分辨率和精確度。
②外科植入技術的創(chuàng)新:Neuralink正在開發(fā)一種名為[縫合機](sewing machine-like)的機器人,用于將微電極精確地植入大腦,減少組織損傷并提高植入的安全性和效率。
③無線傳輸能力:Neuralink的設計目標之一是實現(xiàn)設備的無線通信,這將使得用戶可以在沒有明顯外部硬件連接的情況下,使用腦機接口。這對于提高設備的便攜性和用戶的舒適度至關重要。
④可擴展性和升級性:Neuralink致力于開發(fā)可擴展和可升級的系統(tǒng),意味著在未來可以通過軟件更新來增強設備的功能,或者通過最小化的外科手術來升級硬件。
⑤多學科集成:Neuralink的研發(fā)團隊結合了神經科學、生物工程、微機電系統(tǒng)(MEMS)、機器人技術和軟件工程等多個領域的專家。這種跨學科的方法有助于解決腦機接口技術面臨的復雜挑戰(zhàn)。
⑥應用廣泛:Neuralink不僅關注醫(yī)療應用,如幫助殘疾人士恢復感覺或運動能力,還探索了增強認知能力、提供新型通信方式等更廣泛的應用前景。
⑦開放性和透明度:Neuralink相比一些其他公司,更加開放地分享其科學和工程上的進展,通過公開演講、論文和媒體介紹其技術細節(jié)和愿景。
意義:Neuralink的腦機接口的創(chuàng)新之處
Neuralink致力于通過無線設備植入,協(xié)助脊椎和大腦受傷導致的癱瘓患者恢復行動能力。
隨著時間推移,腦部疾病或脊椎損傷導致的行動能力喪失病例將不斷增加,這些疾病輕則引發(fā)記憶喪失,重則導致大腦損傷,乃至完全喪失行動能力。
經過持續(xù)研發(fā),Neuralink已成功簡化腦機接口設備。新型腦機接口設備位于耳后,硬幣大小的植入芯片取代了一塊頭骨,通過電線連接至數厘米之外的接口位置。
盡管芯片體積微小,但其內部結構遠較先前設備復雜,具備諸如監(jiān)測健康、直接向大腦播放音樂等各項功能,猶如在大腦中嵌入一部智能手機。
據Neuralink研究手冊記載,該芯片配備64條柔性聚合物線,提供1024個記錄大腦活動點位。
這一數字遠超Blackrock Neurotech的腦機接口設備,后者的單一神經元記錄系統(tǒng)是目前唯一長期植入人體的設備。因此,Neuralink設備有望大幅提升腦機通信帶寬。
Neuralink特別強調芯片紗線的靈活性,并表示正研發(fā)一種機器人用于植入紗線。
與猶他州鹽湖城的Blackrock Neurotech公司類似,Neuralink將研究重點鎖定在單一神經元活動上,通過大腦電極進行記錄。
相較之下,其他公司更傾向于在大腦表面放置電極,通過記錄神經元群的平均信號解讀大腦活動。
Neuralink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其成為首款完全植入式的無線系統(tǒng),這在腦機接口領域尚屬首次。
此前植入式系統(tǒng)需通過頭骨端口與計算機進行物理連接,既增加感染風險,又限制實際應用。
Neuralink的里程碑意義在于,其掌握了腦機接口技術鏈,將各項單點技術全面整合,形成完整系統(tǒng),包括電極、芯片、系統(tǒng)、封裝技術及臨床等。
換言之,完整系統(tǒng)形成后,其將不再僅限于論文或實驗室層面,而是可作為面向患者(消費者)的產品,進一步孕育產業(yè)鏈或新興行業(yè)。
市場:腦機接口賽代才剛預熱完成
柔性高密度電極與自動植入機器人的應用,極大地減輕了外科手術的復雜性。
經過6至7年的前期研發(fā)與優(yōu)化,以及數億美金的投入,Neuralink在植入式腦機接口全鏈條研發(fā)領域取得了國際領先地位。
美國國家眼科研究所的數據顯示,與視覺相關的嚴重疾病正處于長期上升趨勢。目前,美國約有130萬盲人和290萬弱視患者,到2030年,這兩個數字可能分別增長到220萬和500萬。
根據研究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的數據,全球腦機接口的市場規(guī)模在2022年達到了21.3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將達94.4億美元。
這也意味著腦機接口在商業(yè)化道路上進一步加速。從一級市場來看,已有多家創(chuàng)投機構在腦機接口賽道搶占先機。
紅杉資本中國、高榕資本、鼎暉投資、經緯創(chuàng)投、光源資本等創(chuàng)投機構在近兩年紛紛布局,行業(yè)中也涌現(xiàn)出微靈醫(yī)療、柔靈科技、光宇元心、腦虎科技等熱門公司。
結尾:
全球范圍內,腦機接口技術在醫(yī)療器械領域的廣泛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在將其作為醫(yī)療器械進行商業(yè)化推廣方面,監(jiān)管機構秉持嚴謹立場,強調產品須具備充分的長期安全性、有效性和植入便利性。
因此,腦機接口產品的商業(yè)化進程亟待充足的數據支撐。當前,國內外腦機接口企業(yè)均在積極探索、同步發(fā)展。
審核編輯:黃飛
-
神經元
+關注
關注
1文章
368瀏覽量
18840 -
腦機接口
+關注
關注
10文章
401瀏覽量
22015 -
馬斯克
+關注
關注
1文章
852瀏覽量
21881
原文標題:深度丨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迎來[里程碑時刻]
文章出處:【微信號:World_2078,微信公眾號:AI芯天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馬斯克腦機接口革命:意念能控制機器人!癱瘓者“重生”,失明者“復明”

國內AI+腦機接口雙驅!產品從研發(fā)走向臨床,有望恢復動物視力

馬斯克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計劃融資5億美元
特斯拉內部擔憂馬斯克影響
馬斯克欲974億收購OpenAI,奧爾特曼質疑其動機
奧爾特曼:馬斯克競購OpenAI意在拖延發(fā)展
馬斯克明確表態(tài):對收購TikTok不感興趣
第三名患者成功植入馬斯克Neualink腦機芯片
重大突破!優(yōu)刻得×腦虎科技腦機接口臨床試驗取得新進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