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消息,中國科研團隊在光盤存儲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他們通過創(chuàng)新的雙光束技術,成功實現在光盤兩面分別刻錄超過100層的數據,總容量可達驚人的1.6 petabytes(PB),這相當于200TB或200000GB。
該項研究由上海理工大學光子芯片研究院及張江實驗室光計算所所長顧敏院士領銜。他們利用雙光束技術攻克困難,率先證明在三維空間中進行高密度信息點寫入與讀取的可能性。新的儲存技術使得單張光盤的容量極限可達到PB級別,據說其容量相當于至少一萬張藍光光盤的總和。此舉意味著使用此技術,每年全球數據所需的PB級光盤的數量相對硬盤而言可大幅減少兩個數量級,實現了“一當十”的顯著效益。
據顧敏院士介紹,這款PB級大容量的三維納米光子儲存技術堪稱是劃時代的壯舉。以深度學習預訓練模型GPT為例,其背后涉及的數據集規(guī)模龐大,如總索引網頁數達到驚人的58億,互聯(lián)網文本總體約為56PB。如此大規(guī)模的數據若仍采用1TB容量的移動硬盤存儲,需占用相當于標準田徑場面積的空間。然而,如今依托科研團隊研發(fā)的三維納米光子儲存技術,數據存儲空間得以壓縮到僅有普通電腦大小,從而大大降低了經濟成本。
-
光盤
+關注
關注
0文章
74瀏覽量
22284 -
數據集
+關注
關注
4文章
1209瀏覽量
24835 -
光子芯片
+關注
關注
3文章
99瀏覽量
24474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