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訊息,根據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科學家的最新成果,研發出的超薄金剛石膜成功降低了電子元件的發熱負擔,有潛力將電動汽車的充電效率提高至原來的五倍。這一革命性的技術進展主要歸功于金剛石卓越的導熱及絕緣性能。
眾所周知,電子設備運行過程中的熱量是無法避免的副產品,特別高的溫度可能導致元件受損乃至產生安全風險。因此,如何有效散熱一直是電子產品設計中的重大挑戰。盡管傳統散熱器多采用銅或鋁作為材料,但它們也同樣是優良的導體,需額外的絕緣物質隔絕。
針對這一困境,弗勞恩霍夫研究所的科研團隊另尋出路,將目光投向了既具備出色導熱性有助于散熱又有著極高絕緣性的金剛石材料。
負責該項目的研究員Matthias Mühle指出,“我們期望用金剛石納米膜替代傳統的絕緣層。它可被制作成導電通路,以高度的效率把熱量傳送給銅質散熱器。而且,得益于金剛石納米膜的彈性與獨立特性,它可以被放置在元件或者銅板的任意地方,甚至直接融入散熱回路。”
據IT之家報道,之前的金剛石散熱器一般都超過2毫米之厚,難以與元件緊密貼合。然而待新的金剛石納米膜采用之后,厚度僅保持在1微米,極具彈性,只需微微加熱到80攝氏度便能與電子元件緊密相連。該研究團隊就是先在硅晶片上成功培育出多晶金剛石薄膜,隨后將其剝離且蝕刻,制成了這些納米膜。
科研人員預估,金剛石納米膜能夠讓電子元件的熱負荷降低10倍,進而大幅度提升其耐用性和整體設備能效。若將這項新技術運用于充電路徑,也有望使電動汽車的充電速率加快五倍。
神奇之處在于,借助硅晶片,金剛石納米膜可直接在上面制造出來,方便形成大規模生產。現在,研究團隊已經為這個創新技術尋求到了專利保護,打算在今年晚些時候在電動汽車和電信領域的逆變器和變壓器等方面進行現場試驗。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23瀏覽量
231614 -
電子設備
+關注
關注
2文章
2787瀏覽量
53834 -
散熱器
+關注
關注
2文章
1056瀏覽量
3760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探討金剛石增強復合材料:金剛石/銅、金剛石/鎂和金剛石/鋁復合材料
歐盟批準西班牙補貼金剛石晶圓廠
突破性技術實現超薄金剛石膜大量制造
探秘合成大尺寸單晶金剛石的路線與難題
![探秘合成大尺寸單晶<b class='flag-5'>金剛石</b>的路線與難題](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2/C0/wKgZPGdiN8mAaO5sAABL1HBopWg525.png)
金剛石遇上激光:不同激光類型加工效果大揭秘
![<b class='flag-5'>金剛石</b>遇上激光:不同激光類型加工效果大揭秘](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0/6D/wKgZO2dJN-2AFlCeAAAfL7XJZVE723.png)
金剛石多晶材料:高功率器件散熱解決方案
顛覆傳統認知!金剛石:科技界的超級材料,引領未來潮流
![顛覆傳統認知!<b class='flag-5'>金剛石</b>:科技界的超級材料,引領未來潮流](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5/A7/wKgaoWc__cCATFlcAAB15AUksWk391.png)
金剛石/GaN 異質外延與鍵合技術研究進展
上海光機所在提升金剛石晶體的光學性能研究方面獲新進展
![上海光機所在提升<b class='flag-5'>金剛石</b>晶體的光學<b class='flag-5'>性能</b>研究方面獲新進展](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6/17/wKgZombiGN6Ac42xAAIBFb7-uEw763.jpg)
金剛石的熔沸點高于晶體硅的原因
金剛石碳化硅晶體硅的熔沸點怎么比較
德國科研團隊利用超薄金剛石膜降低電子元件熱負荷
全新潛力:金剛石作為下一代半導體的角逐者
![全新潛力:<b class='flag-5'>金剛石</b>作為下一代半導體的角逐者](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2/56/wKgaomXdp82AA7mAAAC7JTKMrRM81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