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上周,智己發布了智己L6,華為終端也在鴻蒙生態春季溝通會上重新發布了智界S7,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款車型都重點提到了智能底盤的概念。智己L6上搭載了“靈蜥數字底盤”,智界S7則搭載了華為加持的“途靈智能底盤”。
拋開營銷層面“創造”出來的新名詞,從本質上來看,智能底盤從傳感器、算力芯片、減震器等方面,都相比以往的汽車有一定升級,具備了技術升級所帶來的特性。那么智能底盤能帶來哪些體驗上的升級,又會給芯片廠商帶來哪些機會?
算力硬件提升,智能底盤也能“軟件定義”
傳統汽車底盤雖然包含了不少電子部件,但它們主要關注行駛安全方面的功能,比如ABS制動防抱死系統、ESP車身穩定系統、TCS牽引力控制系統等等。當然也有舒適性的設備,比如空氣懸掛、液壓懸掛,但在以往只在一些高端豪華車型上使用。
那么智能底盤在算力更強的情況下,在舒適性配置上就有更好的表現。比如CDC連續可變阻尼減震器,一般是由電子控制單元、CDC減震器、控制閥、加速度傳感器等部分組成。在工作時,通過傳感器獲取車身和車輪的加速度信息,通過電子控制單元處理,并控制CDC減震器中的控制閥,改變減震器的阻尼。
以往的CDC系統,受限于電子控制單元的算力,對車輛運行狀態的監測大概是每秒100次,也就是對路面的狀況的掃描也是每秒100次。而掃描頻率越高,對路面狀況細節的捕捉就越仔細,系統也能夠更加頻繁地對減震器阻尼進行調節,但這些都需要更高算力硬件的支撐。
據官方介紹,智界S7采用的途靈底盤上的CDC系統能夠實現每秒1000次的路面感知和每秒100次的阻尼調節,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近60%的沖擊力。加上空氣懸掛也能夠根據車速和路面工況、駕駛模式等調節車身高度以及減震能力,綜合來提升車輛駕乘體驗。
智己L6的靈蜥數字底盤,則是將空氣懸掛、CDC、四輪轉向等多項系統的控制模塊融合,由算法進行中央集控,實現所有維度動態性能的聯調聯控。
得益于更加集中的電子電氣架構,底盤也不再是一個單獨的系統。過去空懸和CDC、MRC等都是獨立的系統,只能通過系統中的加速度傳感器等識別路況。但在靈蜥數字底盤上,甚至可以通過ADAS系統的攝像頭,識別前方的路況,從而提前將空氣懸掛和CDC進行調節,以降低路面狀況對車輛動態的影響。
這種與全車其他傳感器聯動的能力,也是智能底盤的一個重要意義,將車上的各個部分更好地整合成一個整體,從整體的角度去提升車輛行駛的動態表現,甚至也能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個性化調整。
當然,與智能汽車的其他部分一樣,智能底盤也可以通過OTA來進行升級,或者可以說是“軟件定義底盤”。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系統也是后期在車輛原有硬件上進行OTA升級的,即通過軟件升級來對車輛底盤進行體驗的提升。在近期的更新中,蔚來還優化了通過連續破碎路面的底盤隔絕感、通過減速帶時的沖擊與抖動以及左右搖晃的抑制、起伏路面車輛的前后俯仰幅度和速度、車速在80km/h以上時轉向響應的線性度等底盤性能。
過往傳統底盤出廠后就無法進行升級,除非更換硬件,否則只能等下一代車型進行優化。而智能底盤的優勢就在于,算力更強帶來更及時的反饋,軟件定義為底盤帶來更多可能性。
智能底盤給產業鏈帶來哪些機會?
首先是制動、轉向等部件的線控化。以往制動和轉向都與底盤上的剎車盤、轉向柱等有機械連接,但在智能汽車時代,首先自動駕駛需要更加精準控制車輛的動態,因此線控的剎車和轉向是未來的一個方向。
而將剎車和轉向、電門等線控化,就需要更多的電機、MCU、傳感器等部件,通過電機將車輛狀況反饋給駕駛員,比如車輪在不同路面上,會給方向盤帶來不同的反饋;剎車狀況,也需要傳感器模擬反饋到剎車踏板上。就像近日小米SU7在賽道上撞墻,就是因為線控剎車沒有將剎車片的物理狀況反饋到剎車踏板上,當然這都是可以通過軟件優化的。
傳感器方面,智能底盤需要更精準的車輛姿態數據,因此對高精度的MEMS加速度傳感器,或是IMU等會有更大的需求。近年來隨著國內汽車產業的發展,國內也已經有一些MEMS廠商的IMU和加速度傳感器等進入到汽車上,比如美泰電子MEMS慣性傳感器已經獲得國內新能源車企超過50款車型的定點。
而在底盤領域,由于對功能安全等車規級要求,以往該市場由英飛凌、瑞薩等國際汽車大廠所壟斷。不過國內廠商近年也在積極拓展汽車應用,比如芯馳科技E3高性能MCU,就被應用到了CDC控制器上,并在奇瑞的多款車型上量產,這也是國產MCU首次進入到汽車底盤應用中。
另一方面,由于底盤數據處理的集中化趨勢,對底盤域控制器的性能要求也相應提高。但底盤由于涉及車輛安全,底盤域控制器對功能安全等級也有很高要求,且底盤集成需要控制的機械部件較多,因此高性能的底盤域控制器目前發展還處于早期階段。
小結:
智能底盤不只是營銷概念,而是在智能汽車發展下技術的必然趨勢。智能底盤的加速普及,也將改變傳統底盤出廠后即無法改變調校的現狀,在行業的持續探索之下,智能底盤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887瀏覽量
269066 -
底盤
+關注
關注
3文章
246瀏覽量
14676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文章
2852瀏覽量
107272 -
汽車
+關注
關注
13文章
3515瀏覽量
37307 -
智界
+關注
關注
0文章
21瀏覽量
12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劉濤“管住嘴”,但智己L6還是要硬杠小米SU7
在璩靜以一己之力將公司送上輿論風口之前,其實有家車企的一把手也險些成為眾矢之的。事件出自上個月的智己L6預售發布會。這場發布會除了參數“出錯”的PPT外,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在結尾時
智界S7上月開始大規模交付,由華為與奇瑞聯手打造
這款智界S7是由華為和奇瑞聯手打造的。奇瑞設立EH事業部,華為負責產品研發及品質控制。據悉,在4月11日的華為鴻蒙生態春季發布會上,尹同躍曾表示,智界是奇瑞的首要項目,已成立獨立品牌事業部,配備專屬制造工業園區和專項資源,工廠每
19.99 萬元起!智己 L6 正式發布 ,不提小米的智己選擇做自己
上個月,成立4年的智己,終于等來它的「高光時刻」。在當時的智己L6預售發布會上,智己聯席CEO劉濤似乎在模仿手機圈的營銷套路,上演了一次全面「對標」友商的戲碼,多次諷刺小米「沒有真
理想L6上市16天訂單破3萬,長續航售價24.98萬元起
5月5日,理想汽車發布消息,自理想L6上市以來僅16天便收獲了超過3萬份訂單。據悉,該車型定價在24.98萬元至27.98萬元之間,分為L6 Pro和L6 Max兩款車型。
智己L6全國試駕即將開啟,5月13日正式上市
智己 L6 全系配備“靈蜥”數字底盤、智慧四輪轉向系統、激光雷達+Orin X 芯片以及高通 8295 芯片,定位于中型轎車。車身尺寸為長 4931mm、寬 1960mm、高 1474mm,軸距達 2950mm;配備四門雙層靜音
華為智界S7汽車今日開啟海量交付
余承東曾在月末的微博中透露,多臺智界 S7 已從生產線駛出,正趕赴推送給用戶的途中。該車款由華為與奇瑞聯手打造,去年 11 月正式上市,共推出四種型號——智界 S7 Pro、智
尹同躍披露奇瑞華為深度合作,推出智界S7新品
尹同躍披露,他與華為高管余承東每周進行一次線上討論,每月一次面對面會談。他強調,奇瑞新工廠具備每分鐘下線一輛車、交付一輛車的能力,確保智界S7的順利交付。
智己L6無人麋鹿測試,71km/h刷新紀錄引關注
緊接著,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發表推文,表示由底盤進化為數字化底盤并非業界極限,更出色的麋鹿測試成績即將呈現。
上汽首款科技王炸-智己L6定檔4月8日發布,以領先技術迎戰流量轟炸
定檔!繼小米的發布會后,首個國家隊大廠的重磅發布——智己汽車科技王炸將于4月8日正式亮相。超級智能轎車智己L6,攜劃時代的「智慧數字底盤」、
智己L6首發數字底盤,即將亮相北京車展
他指出,電力驅動的控制精細程度遠超內燃機,底盤線控化和數字化都使得控制精度獲得極大提升。另外,他還能源透露智己L6將支持后輪轉向功能,堪稱能在路面上“橫行”,停車場內“原地扭轉”。
高通 S7 和S7 Pro 音頻芯片
第一代高通S7和S7 Pro音頻平臺經過全面重新設計的架構,擁有聽力損失補償、自適應主動降噪(ANC)、透傳和噪聲管理專用內核,支持Snapdragon Sound驍龍暢聽技術等諸多創新音頻特性,將
發表于 01-23 19:06
?1次下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