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知名的汽車芯片制造商英飛凌最近公布了一項關于其德國雷根斯堡工廠的裁員計劃。據公司發言人通過電子郵件聲明透露,英飛凌打算在該工廠裁減中三位數的工作崗位。
這一舉措并非采用強制裁員的方式,英飛凌表示將采取一系列柔性措施來減少員工數量。這些措施包括崗位浮動、部分退休以及鼓勵員工自愿離職等,旨在確保裁員過程更加平穩且對員工的影響最小化。
英飛凌的這項決策可能與其當前的市場狀況、業務需求或業務調整有關。然而,該公司已明確表示將采取積極的措施來減輕裁員對員工和社區的影響,并努力確保剩余員工能夠繼續為公司的發展做出貢獻。
盡管裁員計劃可能帶來一些挑戰,但英飛凌仍致力于維持其在汽車芯片市場的領先地位,并繼續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英飛凌
+關注
關注
67文章
2227瀏覽量
139146 -
汽車芯片
+關注
關注
10文章
875瀏覽量
4351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泰瑞達宣布:收購英飛凌業務
的需求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這支位于德國雷根斯堡的 80 人團隊將幫助泰瑞達加速功率半導體測試系統的開發,這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領域,寬帶隙器件如氮化鎵 (GaN) 比硅具有更高的頻率
英特爾德國工廠啟動推遲,百億補貼或遭撤銷
英特爾原計劃在德國馬格德堡附近建設的Fab 29工廠近日遭遇變故,項目啟動時間被推遲至2029年至2030年。這一決定可能導致原本承諾的100億歐元政府補貼面臨撤銷的風險。
Wolfspeed擱置德國200億SiC工廠計劃
近日,美國芯片制造商Wolfspeed宣布,已擱置在德國恩斯多夫建立半導體工廠的計劃。該計劃原本旨在生產用于電動汽車的芯片,投資總額高達30
蜂巢能源暫停德國電池工廠項目
中國新能源產業鏈企業的出海之路再次遭遇挑戰。近日,據多個市場人士透露,國內動力電池行業的佼佼者——蜂巢能源,已決定暫停其在德國的兩家電池工廠項目的投建工作,且復工時間尚未確定。 蜂巢能源原本計劃在
Wolfspeed暫停德國SiC晶圓廠建設,德國半導體招商引資再遭重創
近期,美國半導體公司Wolfspeed宣布暫停在德國恩斯多夫(Ensdorf)建設碳化硅(SiC)晶圓廠的計劃,此舉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Wolfspeed的決定恰逢英特爾也因營運危機而擱置馬格德
![Wolfspeed暫停<b class='flag-5'>德國</b>SiC晶圓廠建設,<b class='flag-5'>德國</b>半導體招商引資再遭重創](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A/90/wKgaomaLXa6AUJbLAAEKHcnOtyg920.png)
英特爾德國晶圓廠命運未卜,政府緊急預案防撤資
近期,英特爾在德國馬格德堡的晶圓廠建設計劃籠罩在不確定性的陰云之下,引發了廣泛關注。這家全球知名的PC芯片制造商原計劃在該地區興建兩座規模宏大的先進芯片
Wolfspeed推遲德國建廠計劃
近日,半導體領域的知名企業Wolfspeed宣布推遲了原計劃在德國薩爾州建設一座價值高達30億美元的工廠的計劃。這一決策不僅令人矚目,也深刻反映了歐盟在增加半導體產量、減少對亞洲芯片依
英飛凌德國工廠獲建設許可
近日,半導體巨頭英飛凌宣布其位于德國德累斯頓的智能功率半導體工廠已獲得最終建設許可,該工廠總投資高達50億歐元。新工廠預計于2026年投產,
英特爾德國工廠建設再延期
英特爾位于德國馬格德堡附近的Fab 29工廠建設再次面臨波折。原計劃于2023年上半年啟動的模塊1和模塊2建設,因歐盟補貼審批的待定以及需要移除并重新利用黑土的復雜工程,已推遲至202
特斯拉宣布加州工廠裁員601人
特斯拉近期在給美國加州政府的通知中宣布,計劃在該州進一步裁員601名員工。這一決定源于公司近期面臨的銷量下滑和價格競爭加劇的雙重壓力。
特斯拉仍執行裁員計劃,裁員人數達601人,覆蓋研發與生產中心
據報道,特斯拉于5月15日仍然堅決執行裁員計劃。該公司于周一向加州政府遞交文件,告知將在位于帕洛阿爾托的工廠裁員223人,以及弗里蒙特工廠
英飛凌宣布緊縮戰略,下調收入預期,雷根斯堡工廠將裁員數百人
英飛凌曾在今年2月份下調預期,但當時預測下半年會有反彈。然而,首席執行官Jochen Hanebeck近日表示,受經濟環境影響,眾多終端市場發展乏力,客戶及分銷商紛紛降低半導體庫存,特別是汽車行業增速顯著放緩。
日本上市企業Toppan Holdings計劃在新加坡建立一個半導體封裝基板工廠
HNPCA消息 日本上市企業Toppan Holdings (7911.T)計劃在新加坡建立一個半導體封裝基板工廠,并計劃于2026年底開始運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