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晶圓代工企業(yè)力積電近日在銅鑼新廠舉行了盛大的啟用典禮。這座經過三年建設、總投資額超過3000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660億元)的工廠,已經完成了首批設備的安裝并投入試產。
新廠的首期月產能將達到8500片,這將成為力積電推動制程技術、吸引大型國際客戶訂單的重要平臺。力積電表示,這座新廠將專注于利用先進的晶圓上芯片(CoWoS)封裝技術,以支持人工智能(AI)設備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隨著全球科技產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對高性能芯片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力積電此次啟用的新廠無疑將為該公司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據(jù)更有利的位置。同時,這也體現(xiàn)了力積電對于技術創(chuàng)新的持續(xù)投入和對于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82瀏覽量
427273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975瀏覽量
128315 -
封裝
+關注
關注
127文章
7996瀏覽量
143408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臺積電南科三期再投2000億建CoWoS新廠
近日,據(jù)最新業(yè)界消息,臺積電計劃在南科三期再建兩座CoWoS新廠,預計投資金額將超過2000億元新臺幣。這一舉措不僅彰顯了臺
環(huán)球晶獲4.06億美元補助,用于12英寸先進制程硅晶圓等擴產
的直接補助。 這筆資金將用于支持環(huán)球晶在美國德州謝爾曼市及密蘇里州圣彼得斯市的先進半導體晶圓廠投資計劃,預計總投資額將達到40億美元。環(huán)球晶
總投資330億元,北京將建12寸晶圓廠
近日,北京電控發(fā)布公告,宣布將在亦莊建設一座12寸晶圓廠,項目總投資330億元,規(guī)劃產能為每月5萬片。預計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廠房建設并啟動設備搬入,2026年底實現(xiàn)量產。2024年
京東方投資建設北京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
京東方近日宣布,將與燕東微電子等合作伙伴共同投資330億元,建設北京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該項目旨在提升京東方在集成電路領域的工藝技術能力,并進一步增強其核心競爭
世界先進籌600億新臺幣聯(lián)貸,建設新加坡12英寸晶圓廠
臺積電在美國的生產進度備受關注,而其轉投資的企業(yè)世界先進也在積極行動。據(jù)悉,世界先進已計劃向國內金融業(yè)籌組規(guī)模高達600億元新臺幣的超大型聯(lián)貸案,用于在新加坡建設一座
世界先進將在新加坡建12英寸晶圓廠
近日,據(jù)最新報道,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公司計劃在新加坡建設一座12英寸晶圓廠。為此,該公司已向金融業(yè)爭取籌組一筆高達600億元新臺幣(約合19
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展望:12英寸晶圓廠建設信心滿滿
世界先進的董事長暨總經理方略在11月2日透露,公司今年將邁入12英寸晶圓代工領域并著手建設新廠。這一計劃不僅得到了公司內部的全力支持,也贏得
力積電退出日本晶圓廠合作,SBI尋求新伙伴
近日,半導體行業(yè)傳來重要變動,據(jù)“日本經濟新聞”最新報道,日本SBI控股株式會社(簡稱“SBI”)已正式解除與中國臺灣晶圓代工廠力積電(PS
力積電與塔塔電子攜手打造首座12英寸晶圓廠,共筑印度科技新篇章
2024年9月27日,全球領先的晶圓代工巨頭力積電與印度塔塔集團旗下的塔塔電子,在新德里隆重舉行了雙方合作的最終協(xié)議簽署儀式。這一里程碑式的
增芯科技12英寸晶圓制造項目投產啟動,內含國內首條12英寸MEMS智能傳感器晶圓生產線
|?項目一期產能預計2025年底達到2萬片/月 2024年6月28日,增芯科技12英寸晶圓制造項目在廣州增城投產啟動,該項目建設有國內首條、全球第二條的
發(fā)表于 07-02 14:28
?637次閱讀
增城12英寸智能傳感器晶圓制造產線項目投產
來源:芯榜 編輯:感知芯視界 Link 6月28日,增芯舉行國內首條12英寸智能傳感器晶圓制造產線項目投產啟動儀式。該項目位于增城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核心區(qū),一期
總投資超30億元,松山湖晶圓級先進封測制造項目用地摘牌
,專注于晶圓中段制造和測試,高帶寬存儲內存封測技術研發(fā),提供12英寸晶圓凸塊(bumping)、
合晶科技豪擲173億新臺幣建設12英寸晶圓廠
合晶科技,作為全球領先的硅晶圓供應商之一,近日宣布將投資高達173億新臺幣,在中國臺灣中科二林園區(qū)興建一座全新的
日本政府計劃為臺積電熊本第二工廠提供 7300 億日元補貼
日元(當前約 228 億元人民幣)的政府補貼。 臺積電已經公布了第二工廠建設計劃,加上第一工廠總投資金額預計將超過 20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