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四化的開展,汽車已經開始從簡單的交通工具逐漸向智能終端轉變。智能座艙作為用戶和車輛進行交流的界面,逐步成為企業產品智能化的新破局點。
智能汽車滲透率有望在2025年達到83%,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是智能汽車的兩大核心,受限于技術、成本、道路條件等因素,智能駕駛落地較為緩慢。而得益于軟硬件技術的快速迭代,智能座艙領域正在快速發展,消費者開始將汽車視為“第三生活空間”。
智能座艙通過語音、視覺和觸覺等交互方式,轉變為多功能的“智能移動空間”。近期,新能源車企推動智能座艙快速進化,功能和設計日益標準化。改進包括:芯片算力提高、系統優化、屏幕數量增加、車載App與UI個性化、語音交互人性化、手機無線充電普及和效率提升。
智能座艙發展現狀
作為車輛智能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座艙的感官體驗對于用戶而言是最為直觀和明顯的。近年來其智能化程度正在呈現肉眼可見地增長。
高速和城市領航(導航)輔助功能、800V高壓電氣架構平臺、20000rpm+高轉速電機、主動底盤/主動懸架、 AI語言大模型、高通驍龍8295芯片是2023年最火熱的六種新技術,不少技術也對智能座艙的發展有所輔助。
隨著特斯拉在量產車上應用智能座艙的成功案例,掀起了智能座艙研發大潮。自此,汽車制造商對智能座艙領域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加。
智能座艙包含哪些功能
來源:智能座艙產業聯盟
-
智能終端
+關注
關注
6文章
915瀏覽量
35154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文章
3021瀏覽量
108063 -
智能座艙
+關注
關注
4文章
1062瀏覽量
1670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工業智能網關排名一覽
智能座艙SoC算力評估及應用總結

智能座艙的技術瓶頸及趨勢
谷歌Wear OS智能手表更新一覽
加賀富儀艾電子將參加第三屆ATC智能座艙及智能內飾技術周
LOTO示波器軟件新增導覽功能
汽車智能座艙域功能測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