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電化學傳感器制造的重大進展。
3D打印制造電化學傳感器不僅提升了設計自由度和制造速度,還可將廢料作為基板實現再利用。在循環經濟模式下,將原被丟棄的廢料作為低成本制造資源,取得了多項成果。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近日,巴西圣卡洛斯聯邦大學(Federal University of S?o Carlos,UFSCar)教授Bruno Janegitz,以及巴西圣保羅大學(University of S?o Paulo,USP)教授Thiago Paix?o領導的研究小組提出了一種在葉片上打印電化學傳感器的極具創意的解決方案。該方案得到了巴西圣保羅研究基金會(FAPESP)的支持,相關研究以“Green Fabrication and Analytical Application of Disposable Carbon Electrodes Made from Fallen Tree Leaves Using a CO2 Laser”為題發表在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期刊上。
利用二氧化碳激光器在葉片上打印電化學傳感器
Bruno Janegitz表示:“我們使用二氧化碳激光器通過熱解和碳化的方式在葉片上打印出我們感興趣的設計。由此,我們獲得了一種電化學傳感器,用于測定多巴胺和撲熱息痛的水平。該電化學傳感器使用起來非常簡單。將一滴含有多巴胺和撲熱息痛任一種化合物的溶液放在電化學傳感器上,與之耦合的恒電位器顯示該溶液濃度。”
簡單地說,激光束在熱解過程中使葉片燃燒,將纖維素轉化為石墨,該石墨被以與電化學傳感器功能適配的形狀打印在葉片上。在制作過程中,系統會調整二氧化碳激光器的激光功率、熱解掃描速率、掃描間隙等參數,以達到最佳效果。
Bruno Janegitz說:“這種電化學傳感器通過形態學和物理化學方法進行了表征,可以對葉片上產生的新型碳化表面進行詳盡的探索。此外,在生物和制藥樣品中檢測多巴胺和撲熱息痛的測試證實了電化學傳感器的適用性。針對多巴胺,該系統被證明在每升10微摩爾至1200微摩爾的線性范圍內是有效的,檢測限為每升1.1微摩爾。對于撲熱息痛,該系統在每升5微摩爾~100微摩爾的線性范圍內工作良好,檢測限為每升0.76微摩爾。”
作為概念驗證,在多巴胺和撲熱息痛的測試中,研究人員從葉片中提取的電化學傳感器獲得了令人滿意的分析性能和顯著的可重復性,突出了其作為傳統電化學傳感器替代品的潛力。
用葉片代替傳統的基底材料在降低成本以及最重要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性發展方面產生了顯著的收益。Bruno Janegitz表示:“一般情況下,葉片會被焚燒,最多被制成堆肥。相反,它被用作高附加值傳感器的基底,是制造新一代電化學傳感器的重大進步。”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21/acssuschemeng.3c06526
審核編輯:劉清
-
激光器
+關注
關注
17文章
2737瀏覽量
62738 -
電化學傳感器
+關注
關注
3文章
78瀏覽量
15531 -
3D打印
+關注
關注
27文章
3590瀏覽量
112594
原文標題:利用二氧化碳激光器在葉片上打印電化學傳感器,既經濟又環保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二氧化碳溫濕度光照度傳感器:四合一,在線監測氣體
煙氣檢測儀是如何工作的?工作原理大揭秘
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中的傳感器應用

二氧化碳光聲傳感技術

礦井下的“隱形守護者”:解碼礦用二氧化碳傳感器
洞察每一絲變化:壁掛式二氧化碳傳感器,工業環境的 “透視眼”
紅外 CO2(二氧化碳) 氣體傳感器和分析模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