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擴展量子技術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他們將世界上的量子光探測器集成到硅芯片上。相關研究發表在17日出版的《科學進步》雜志上。
規模化制造高性能電子和光子學硬件是實現下一代先進信息技術的基礎。然而,如果沒有真正可擴展的量子技術硬件制造工藝,量子技術帶來的益處將無法得到完全呈現。
由于構建單臺機器可能需要大量組件,因此能夠大規模制造高性能量子硬件對于量子計算來說至關重要。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量子光探測器。它是在一塊電路面積為80微米乘220微米的芯片上實現的。
至關重要的是,小尺寸意味著量子光探測器可以更快,這是解鎖高速量子通信和實現光量子計算機高速運行的關鍵。
研究人員解釋說,這種類型的探測器被稱為零差探測器。它們能在室溫下工作,可用于量子通信、極其靈敏的傳感器(比如最先進的引力波探測器),以及一些量子計算機中。
2021年,該團隊展示了如何將光子芯片與單獨的電子芯片連接起來,以提高量子光探測器的速度。現在,他們使用單一的電子-光子集成芯片,將速度提高了10倍,同時將面積減少到原來的五十分之一。
這些探測器速度快、體積小,同時沒有喪失對量子噪聲的靈敏度,依然能非常精確地測量量子。
研究人員說,下一步,將提高新探測器的效率,并在許多不同的應用中進行測試。
審核編輯 黃宇
-
硅芯片
+關注
關注
0文章
92瀏覽量
17195 -
光探測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39瀏覽量
1099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VirtualLab Fusion應用:光波導系統的均勻性探測器
VirtualLab Fusion應用:用于光波導系統的均勻性探測器
用于光波導系統的均勻性探測器
雷達探測器的工作原理 雷達探測器與激光探測器區別
探測器選擇指導

線型光束感煙火災探測器分為幾種
被動紅外探測器與主動紅外探測器的原理比較
被動紅外探測器和主動紅外探測器的區別
VirtualLab:通用探測器
北京大學在高響應度光通信探測器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在勢壘可光調諧新型肖特基紅外探測器研究獲進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