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看重實際成效,如‘提質、增效、降本’的實現。若無此支撐,即便有再優秀的5G,我也會選擇Wi-Fi。”某企業家直言。這無疑揭示了企業選擇新技術時的核心關注點。
自5G牌照發放以來,我國5G網絡覆蓋率已近半數,用戶超14億。尤其在制造業、城市治理、交通及醫療等領域,5G應用數量與創新水平均領先全球。然而,在商業模式推廣與應用上,5G仍面臨諸多挑戰。
那么,5G推廣的難題何在?
近期,通信世界全媒體舉辦了“千行百業話5G”系列沙龍,深度剖析了5G商業模式的特性及其發展階段。
01、成就:5G影響力全面凸顯
回顧發牌至今的五年,我國在5G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的確值得肯定。
中國信通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總工程師韋柳融詳細闡述了我國在5G領域的全球地位。他表示,我國在5G網絡建設、用戶發展及應用創新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進展,尤其在用戶規模和應用數量上保持領先。當前,我國5G用戶已超14億,5G流量占比超過50%,且在制造業、城市治理、交通運輸和醫療衛生等眾多領域的5G應用案例數量亦居全球之冠。
中國聯通大數據首席科學家范濟安則指出,在ToC市場,中國聯通正積極推廣5G應用,如在4G時代就已推出的視頻彩鈴,現今借助5G的大帶寬、低時延特性,新增了諸多新功能,如視頻數字人和視頻看家等。此外,還利用5G的大帶寬和云計算能力,開發了面向家庭用戶的云盤、云手機、云電腦等ToC產品,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
然而,5G的核心應用仍在于ToB領域。如今,5G在垂直行業的應用已在部分領域獲得廣泛認可和普及。
在采礦領域,5G技術已成功運用于自動駕駛、井下自動挖掘和礦區視頻監控等環節,技術日臻完善。
在港口領域,5G技術在龍門吊、自動駕駛和貨運檢測等自動化作業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工廠領域,5G在廠區監控、物料管理及廠內物流等方面同樣得到了廣泛應用,效果顯著。
此外,5G在城市治理、環境監測、旅游和教育等領域也在持續發展,展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5G在眾多行業中均呈現出了出色的應用成果。
“在初期接觸行業時,由于對行業理解不足,運營商往往只強調5G的大帶寬、低時延等技術優勢。但這些對企業用戶而言,無法直接感知其價值。隨著雙方深入交流,建立起互信關系后,我們發現各行業其實正在進行技術革新和行業升級。”范濟安分享道。
以礦山開采為例,特別是地下煤礦,原先是依靠人力開采,隨后逐漸轉向機械化開采。如今,出于安全考慮,應急管理部和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要求將井下人員轉移至地面進行遠程操作。這一需求與5G技術相結合,使5G在動態空間中實現遠程操控成為可能。無論視頻信息、定位信息還是環境監控信息,5G網絡皆能滿足這些需求。
因此,當5G進入上述領域取代或填補原有空白時,其價值便得以彰顯,相應的商業模式也將隨之出現和發展。
“各行各業對5G技術的需求顯而易見。運營商已開始轉變傳統思維模式,積極探索5G商業模式的發展。”范濟安說道。
02、挑戰:toC與toB模式有較大差異
在探討5G商業模式時,不得不提到toC(面向消費者)和toB(面向企業)市場的區別。盡管兩者在技術應用上有許多共性,但在商業模式和推廣策略上卻有顯著差異。
ToC市場主要面向普通消費者,其主要特點是用戶規模大、應用場景廣泛。在ToC市場中,5G技術主要應用于移動互聯網、智能家居、虛擬現實等領域,為消費者提供更高的網速、更低的延遲和更豐富的應用體驗。這方面取得成就已得到普遍體現。
ToB市場主要面向企業客戶,其主要特點是應用場景專業、需求復雜。在ToB市場中,5G技術主要應用于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領域,為企業提供高效、可靠的網絡連接和數據處理能力。然而,5G技術的應用需要與企業的具體需求相結合,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這增加了技術應用的復雜性。進一步增加了5G技術在ToB市場推廣的難度。
一位企業家曾表示:“新技術對我來說不重要,關鍵在于能否實現‘提質、增效、降本’這六個字的目標。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即使5G再好,我也會選擇使用Wi-Fi。”
這句話道出了企業在選擇新技術時的核心關注點。對于企業來說,降本增效是非常現實的需求。不過,這也是行業對5G認知不足的一種體現。
5G在降本增效方面表現十分亮眼。
具體而言,降本增效的核心在于減少人力成本。在制造業中,自動化程度已經相當高,但在質量檢測和搬運環節仍需要大量人工操作。質量檢測依賴人工視覺和觸覺,而搬運則需要人力或機械輔助。5G技術在這些環節的應用,可以通過計算機視覺識別和自動化搬運設備,實現少人化甚至無人化操作,從而顯著降低成本。
例如,基于計算機視覺識別的質量檢測,利用多路高清視頻拍攝,上傳至后端進行人工智能分析,再通過低時延反控到前端進行篩選。這個過程充分體現了5G上行大帶寬和低時延的優勢。此外,自動引導車輛(AGV)替代人工搬運,可以實現廠內物流的自動化,進一步降低人力成本。
韋柳融介紹道,除了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5G技術在企業產品創新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一家展覽館利用5G技術,將其數字產品展示在虛擬空間中,用戶可以通過5G網絡獲得直觀的視覺效果。這種方式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還促進了產品銷售。
此外,在藥店連鎖店中,5G技術被用于解決寬帶不足的問題。通過5G網絡和數字化終端,藥店可以方便地進行結算和支付,提高了運營效率和靈活性。
03、破局:五個著力點
總括而言,5G作為一項新興技術,需深度融入各行業實際需求中,方能充分發揮優勢。故此,應深化通信企業與行業的協同配合。具體措施如下:
一,加強對5G技術的宣傳和教育,讓企業和公眾熟悉并理解5G的基本原理及其廣闊應用前景,從而增強他們對5G的認識和信心。同時,通過分享成功案例及經驗,展現5G在各行各業的實際應用成果,進一步增強企業和公眾對5G的信任度。
二,推動5G技術的行業標準化和規范化,這是推動其商業模式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和應用規范,降低企業使用5G技術的門檻,降低技術應用的難度和成本。同時,行業標準化和規范化有助于5G技術在各行業的廣泛應用,增強其商業模式的可行性和持久性。
三,加強跨行業合作與創新,這是推動5G商業模式發展的關鍵策略。5G技術的應用需緊密貼合各行業的實際需求,方能最大化其價值。因此,需加強與各行業的合作,深入了解其需求和痛點,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推動5G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和發展。此外,搭建跨行業創新平臺,促進5G技術與各行業的深度融合,推動商業模式的創新和發展。
四,提供靈活的商業解決方案,這是推動5G商業模式發展的重要策略。5G技術的應用需根據不同行業的具體需求,量身打造靈活的商業解決方案,以滿足其多樣化的應用場景和需求。為此,運營商和技術提供商在制定解決方案時,需具備靈活應變的能力,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和支持,增強商業模式的適應性和有效性。
五,推動行業良性競爭。在商業模式探討初期,低價競標等方式可能會導致“谷賤傷農”,企業缺乏資金投入技術升級和服務改進,對行業產生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
綜合來看,雖然5G應用和商業模式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但同樣蘊含巨大機遇。通過加強宣傳和教育、推動行業標準化和規范化、加強跨行業合作與創新以及提供靈活的商業解決方案,可有效推動5G商業模式的發展。同時,針對ToC和ToB市場的特性,制定差異化的推廣策略,更能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推動5G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展望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5G技術將在更多領域大展拳腳,為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助力。
-
通信
+關注
關注
18文章
6071瀏覽量
136425 -
網絡
+關注
關注
14文章
7599瀏覽量
89250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4瀏覽量
56601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