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監測儀是監測血糖的重要工具。當前一代的這些生物傳感器通過插入皮下組織的薄金屬絲來檢測葡萄糖水平,皮下組織是儲存大部分身體脂肪的皮膚最深層。
醫療技術公司Biolinq正在開發一種新型的葡萄糖傳感器,這種傳感器不會深入真皮,真皮是位于皮下組織上方的皮膚中間層。該公司的“intradermal”生物傳感器利用淺層皮膚的代謝活動,使用一系列電化學微傳感器測量皮膚表面下的葡萄糖和體內其他化學物質。
Biolinq首席執行官Rich Yang表示,Biolinq本月早些時候剛剛完成了一項關鍵的臨床試驗,該公司計劃在年底將該設備提交給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4月,Biolinq獲得了5800萬美元的資金,用于支持其完成臨床試驗并隨后提交給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Yang說,Biolinq的葡萄糖傳感器是“世界上第一個完全自主的皮內傳感器”。雖然其他血糖監測儀需要智能手機或其他讀取器來收集和顯示數據,但Biolinq包括一個LED顯示屏,用于顯示用戶的血糖何時在健康范圍內(由藍光指示)或高于該范圍(黃光)。Yang說:“我們通過同步連續監測葡萄糖、鉀離子和鈉離子等多種生化指標,更有利于深入理解糖尿病的發展機制,指導糖尿病的治療和并發癥預防。” (除去實時反饋,用戶還可以將長期數據加載到智能手機上,方法是將其放在傳感器旁邊,比如Abbott的FreeStyle Libre,另一種葡萄糖監測儀。)
Biolinq希望該方法能夠影響使用傳感器的個人行為的可持續變化。該設備有意放置在前臂上部,使其清晰可見,因此用戶無需手動檢查閱讀器即可立即收到反饋。Yang釋說:“如果你喝一杯橙汁或蘇打水,你會看到它從藍色變成了黃色。” 這可以幫助用戶更好地了解他們的行為——比如喝含糖飲料——是如何改變血糖的,并采取措施減少這種影響。
Biolinq的設備由一系列微針組成,這些微針使用半導體制造技術蝕刻在硅片上。該行業面臨的一個挑戰是確保微傳感器不會在如此小的規模內損壞。Yang說,Biolinq引入的關鍵工程見解是利用半導體制造來制造生物傳感器。重要的是,硅“在這種規模下比鈦和鋼更硬”。
微型化可以在更接近皮膚表面的地方進行傳感,那里有高水平的代謝活動。Yang說,這使得淺層深度非常適合監測葡萄糖以及其他重要的生物標志物。由于這種多功能性,再加上傳感器陣列的使用,正在開發的設備還可以監測乳酸,這是肌肉疲勞的一個重要指標。Yang說,通過增加第三個數據點,酮(當身體燃燒脂肪時產生),Biolinq的目標是“基本上在一個芯片上擁有一個代謝面板”。
使用傳感器陣列也會產生冗余,在一個傳感器出現故障或變得不準確時提高設備的可靠性。Yang說,血糖監測儀在佩戴過程中往往會漂移,但有了多個傳感器,漂移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
Yang說,自動顯示器的一個缺點是電池壽命的消耗。在第一代設備中,電池壽命將生物傳感器的磨損時間限制為5天。Biolinq的目標是在其目前正在開發的第二代中,通過使用針對低功耗而優化的定制芯片,而不是現成的組件,將連續磨損時間延長到10天。
Yang還表示,該公司已經收集了近100萬小時的人體表現數據,以及包括商業血糖監測儀和靜脈血樣本在內的比較器。Biolinq的目標是首先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準,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然后擴展到其他醫學適應癥。
來源: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措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生物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2文章
381瀏覽量
37675 -
葡萄糖傳感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瀏覽量
80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香港城市大學:革新“仿生皮膚”汗液傳感器,突破性健康監測設備的新紀元

創新“仿生皮膚”汗液傳感器問世
沈陽農業大學:研究一種基于硼酸二醇識別的原位和體內檢測糖的新型電化學傳感器
寧波大學:通過電熱薄膜刺激汗液分泌的可穿戴生物傳感器,用于靜息狀態下汗液葡萄糖持續分析
吉林大學:研究具有3D力檢測功能的自供電柔性電子皮膚觸覺傳感器

利用傳感技術監測并解決環境問題,打造可持續未來

環境監測傳感器怎么安裝的
土壤監測傳感器的使用方法
微壓傳感器:工作原理與應用
從糖尿病管理到環境監測:葡萄糖傳感器的多元應用探索
MIT/三星研究人員利用活體拉曼光譜直接觀察葡萄糖指紋圖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