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科學研究所(IISc)的研究人員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制造出一種能夠將紅外光轉換為可見光的新型設備。
???
光轉換技術:
是一種將光從一種波長轉換為另一種波長的技術。波長決定了光的顏色和性質,通過控制和改變光的波長,科學家可以實現多種應用。
頻率轉換:
指改變光的波長。上轉換是一種頻率轉換技術,通過增加光的頻率(減少波長)將紅外光轉換為可見光。下轉換則相反,是減少頻率(增加波長)。
非線性光學:
研究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科學,特別是在強光場下的相互作用。非線性光學效應是實現光頻率轉換的關鍵機制。
???
研究成果
IISc團隊利用二維材料硒化鎵設計了他們稱之為“非線性光學鏡堆疊”的裝置,以實現紅外光頻率的上轉換。傳統的紅外成像技術依賴于體積龐大、效率低下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在國防領域也受到出口限制。IISc的新設備通過將紅外輸入信號與泵浦光束混合,產生輸出可見光束,同時保留原始紅外光的特性。該研究的作者Varun Raghunathan解釋道:“這一過程是相干的——輸入光束的特性在輸出端得以保留。這意味著,如果在輸入紅外頻率上壓印特定的圖案,它就會自動轉移到新的輸出頻率。”這一突破有望在國防、可見光通信等領域廣泛應用,為可見光通信行業(yè)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
-
光通信
+關注
關注
20文章
928瀏覽量
34597 -
紅外光
+關注
關注
0文章
60瀏覽量
13282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單向光閘:用光束筑起數據安全的“光之墻”
無人機群通信技術重大突破:輕量級無人機全球首次日照環(huán)境激光通信測試

DLP500YX這款DMD評估板上面的DMD窗口可以更換嗎?
可見光在電磁波譜中的位置
解析AMR設計關鍵要素:照明方案、通信方案
解析AMR設計關鍵要素:傳感器、可見光通信驅動器、電源方案等
六博光電推出水下光通信實驗與仿真教學平臺

創(chuàng)新技術驅動:車載可見光相機在智能交通中的新應用

PHOTONIS可見光 - 近紅外相機介紹
軌道式智能巡檢機器人XKCON-RTI-001通過搭載環(huán)境溫濕度、氣體濃度檢測等多種高精度傳感器和紅外+可見光雙光

科學家開發(fā)出首臺可見光飛秒光纖激光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