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州大西雅圖地區依山傍水,居住于此的人們驕傲于自己美麗的家園,無時不刻都想要透過窗戶觀賞風景。雷德蒙德市 154 號路南端的一棟樓卻不是這樣。為了保護資產,當地的一家保險公司將自己的金庫修在了這棟四面皆壁,密不透風的樓里。
時過境遷,原來的金庫和格子間被替換成了實驗室和站立辦公桌,保險銷售員和精算師則換成了一幫穿著帽衫設計師、工程師和科學家。光線明亮的走廊和被遮光幕簾圍住的實驗室在樓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像是對身處其中的人強調著“一切秘密不出房間”的保密制度。現在,這棟樓的主人是雷德蒙德主場的老牌科技公司微軟。樓的編號定為 87,它是微軟公司最為神秘的硬件實驗室。
87 號樓主要用于開發微軟最拿得出手的硬件產品線:Surface。
Surface 誕生時并非一個被業界所看好的硬件品類。微軟一直篤信并試圖安利用戶“平板電腦能取代筆記本電腦”的理念,Surface 的頭兩代產品卻不幸趕上了 Windows 8 青黃不接的時代,從桌面過渡到扁平化的 ModernUI 并沒有被 Windows 用戶普遍接受,軟件生態系統一直落后使得大量 Windows 用戶在 2012、2013 年轉投蘋果;再加上分體式機身的設計仍在迭代的過程中,放在腿上立不穩,很難達到替代筆記本電腦(laptop)的程度。可以說 Surface 的早期產品帶給用戶的體驗是痛苦的,而它也曾成為微軟財報中的拖油瓶。變局的希望,落在了 87 號樓里的設計師們身上。
微軟資深設計師 Rachael Bell 向我展示了 Surface Pro 4 和 Surface Book 設計過程。以 Surface Book 的鉸鏈舉例,對于這樣一臺“頭重腳輕”的設備,設計師發現在折疊狀態下抬起機身/屏幕的時候容易把鍵盤也一起抬起來。為此她們發明了這個展開式的鉸鏈,并精確計算了鉸鏈每一節的重量和活動時的阻尼數,使得下方鍵盤相連的每一節鉸鏈都會隨著機身的抬起在桌面上展開,增大鍵盤部分的重量和與桌面的接觸面積,避免了鍵盤重量不足被抬起來的問題。這一鉸鏈位置的設計對于 Surface Book 的核心體驗至關重要。
Rachael Bell,Surface 資深設計師
Surface Book 鉸鏈
為了滿足快速迭代的需要,87 號樓內提供了大量的生產設備,包括世界上最頂級的大型 3D 打印機,以及 Surface ***代工商和碩在工廠里使用的工業級 CNC 車床,供設計師和硬件工程師們使用。比如當設計師需要試驗一個 Surface Book 鉸鏈的新設計,可以先按照三倍的比例設計出一個模型。生產部門每天晚上下班后會用設備加工生產員工提交的模型,完成后會有專人將它們清理干凈,放到模型提取柜里。第二天員工上班,按照生產記錄“收貨”,然后再進行下一步驟的優化,或者縮小比例到 1:1,用 CNC 車床和生產級的鋁鎂合金直接車出一件真實大小的零件。
工業級 3D 打印機
在這樣的機制下,Surface 硬件設計部門的迭代速度加快到了每 2-3 天一次,而當臨近產品投產,或者出現緊急的快速迭代需求時,則可以加速到 1 天 1 次甚至 1 天幾次。這種機制讓設計師能夠在產品設計的第一現場獲得最快速的生產反饋,提高了設計在微軟設備部門的地位。
設計師 Kait Schoeck 為了尋找適合鍵盤蓋材質的布料,經常在世界各地之間飛行。她是 Alcantara 特制專業鍵盤蓋的背后功臣。
這款鍵盤所用的合成材料 Alcantara 誕生于日本,揚名于意大利,過去的 50 年間曾被當作防火材料鋪進 F1 賽車,后來也成為歐洲名牌跑車為和真皮區分所采用的內飾材質,最近還被 SpaceX 安裝到了龍飛船的宇航員座椅上。當然,如果你沒開過跑車也沒出過大氣層,也可能會在售價過萬的森海塞爾 HD800 耳機上見過它。
在 Surface 團隊的支持下,Schoeck 與 Alcantara 背后的專利和生產商一起花費數月時間重新設計了這種昂貴的材質。在新的特制鍵盤蓋上,Alcantara 在奢侈行業尊貴地位所依賴的工藝流程得以保留,但與之前相比,新的 Alcantara 更加輕薄,表面涂層后不容易沾染灰塵,可以方便地用濕布清潔。Alcantara 特制鍵盤蓋可以搭配 Surface Pro 3 或 4 代使用,雙色的柔和類絨皮手感沖撞著設備的鎂合金外殼,體現這設計和工程的相互呼應。Alcantara 鍵盤蓋的零售價高達 1198 元人民幣,達到了市面上中高端機械鍵盤的價格,當然,還是比蘋果生產的硅膠材質 iPad Pro 鍵盤蓋便宜一點點。
工程和設計齊頭并進的結果,是你能在微軟產品上看到蘋果的影子:硬件的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你能看到 Windows 10 上用戶界面的視覺風格風格,以及交互的體驗也正在統一化。這背后的動力在于微軟的軟件和服務產品生產過程中引入設計的時間變得越來越早。
2015 年加入微軟應用服務事業群的首席設計官 Mike Gough 監督著這個統一化的進程。他之前在 Adobe 擔任體驗設計副總裁,花了 8 年的時間想要將統一 Adobe 旗下所有產品的界面和體驗。“觸控、手寫筆、VR 和 AR……在 Adobe,我們就像守株待兔一樣等待創新的發生,然后去迎合這些創新去推出產品。”
Mike Gough,應用和服務事業群首席設計官
而在雷德蒙德,Mike Gough 可以親眼目睹這些對消費電子或者商業世界帶來變革的創新技術誕生,有點像從乙方跳槽到甲方的感覺。
“我才發現,科學技術正在經歷的創新,原來已經深入到了足以改變和增強我們的基礎觀念的程度。”
關于微軟的科學技術創新,很多人都知道總部位于北京中關村的亞洲研究院人才濟濟,卻很少有人知道 87 號樓里的另一位科學家。在經常因實驗需要保持黑暗的應用科學實驗室里,杰出科學家 Stevie Bathiche 的任務是攻克那些讓軟硬件部門叫苦連連的科學難題。
比如一個關于手寫筆很現實的問題就是:怎樣在使用手寫筆的時候,體驗能夠盡量貼近真實的筆尖浸染在紙面的樣子。這是一個系統級的問題,里面其實涉及了很多細小的指標,包括屏幕對筆尖滑動反應的延遲,對筆觸和施力角度改變的反應靈敏度,屏幕的顯像層和外面的康寧玻璃之間的距離(太遠就不真了)等等,更別提屏幕不能偏色和漏光,亮度還得足夠……留給 Stevie Bathiche 的全是棘手難題。
Stevie Bathiche,微軟杰出科學家
他介紹,微軟嘗試在 LCD 屏幕的 RGB 子像素之外加入一個額外的,能夠感知到輕微壓力或光照變化的“像素”,從而將顯示屏改造成了“觸摸”屏。這種技術被命名為 PixelSense,和以往更常見的電容式觸摸屏之間存在根本性的機制差異,原生支持多點觸控,而且靈敏度更高。后來經過多次迭代,PixelSense 進入了 Surface Book 的屏幕里,還朝其他方向有了一些演化,成為了應用科學實驗室最驕傲的作品之一。
實驗室里還有一些不知道何時降臨的奇怪技術。比如懸浮顯示屏,或許用在 HoloLens 里效果不錯。
再比如(下圖),當筆尖觸到屏幕上顯示的不同虛擬“材質”,比如木紋、大理石或者滑板的防滑砂礫,筆尖里的震動元件會提供不同震動回饋效果。這個 demo 看起來異常臃腫,觸摸筆連接到一塊開發板再連接到平板電腦上,但其實做成完全無線是有可能的,只是 Surface Pen 的電池支持不了太久續航。Stevie Bathiche 告訴我,這項研究正在幫助他們更好地優化筆觸落到屏幕上給手指帶來的反饋,讓 Surface Pen 的交互接近真實紙筆,“一切為了給用戶更完美的體驗。”
備受“軟粉”歡迎的明星高管,Surface 部門負責人 Panos Panay 并不癡迷于字面意義上的完美——盡管他曾因為錙銖必較的性格被媒體賜了一個“微軟 Jony Ive”的外號。“完美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沒有什么事情是絕對完美的,但我們還是應該盡善盡美。”
至于盡善盡美應該達到一個什么程度,Panos Panay 有一個經典的“第三眼”理念:當你拿起一款電子產品,第一次觀察它,“嗯哼,還不錯。”但當你仔細把玩它,就會在細節之處發現那些第一眼看不到的微小缺陷。最后你把它放下,如果還會有再次拿起來的欲望就說明你已經“種草”了。而 Panos Panay 認為,Surface 產品必須要能過得了“第三眼”。
Panos Panay,微軟全球副總裁
他告訴我,Surface 項目啟動之初的目標是補足硬件業務。距離第一款產品發布已經過去了 4 年,Surface 在剛剛過去的 2016 Q2 和 Q3 一共為微軟帶來了 21 億美元的營收,占據該兩個季度總營收的 50%,增長非常迅速,“現在,我們的目標是進入非常高端的市場競爭,給高端設備用戶提供更多選擇。”
不僅如此,他還明確表示微軟在 Surface 產品線上將蘋果視作重要競爭對手,“我們的目標不是讓其他人跟我們都一樣……但你也看到了,其他公司受到了啟發。”
Panos Panay 的這句話讓我想起了 4 年前。在 2012 年蘋果的一次季度財報會議上,有分析師問 CEO Tim Cook 會不會考慮推出平板/筆記本混合型電腦,而 Cook 的答復是“你可以把烤面包機和冰箱組裝在一起,但那樣的東西應該不可能取悅用戶的。”那時的蘋果一直是高端個人計算設備市場的統治者,擁有近乎無限的議價能力和品牌忠誠度。可就在去年,蘋果突然推出了 2 合 1 形態的 iPad Pro,還配上了一支曾經被創始人 Steve Jobs 所不齒的手寫筆。結果,微軟的另一位高管 Terry Myerson 發布了這樣一條推文回應蘋果:
至于 Panos Panay 口中“受到啟發”的公司,是同樣推出了 2 合 1 設備的聯想和三星,還是完整照抄了 Surface Book 的昂達,亦或是蘋果,又有什么關系呢?
-
微軟
+關注
關注
4文章
6636瀏覽量
104543 -
surface
+關注
關注
1文章
211瀏覽量
27719 -
3D打印
+關注
關注
26文章
3564瀏覽量
10969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深開鴻參與國家重點研發項目,聚焦新型自然人機交互軟硬件前沿
![深開鴻參與國家重點<b class='flag-5'>研發</b>項目,聚焦新型自然人機交互<b class='flag-5'>軟硬件</b>前沿](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5/6C/poYBAGIq5qqAQJzlAAA5OpNWiJA439.png)
兆芯CPU近期軟硬件適配動態
企業AI模型托管怎么做的
LIMS系統在芯片實驗室中的應用
蘋果加速中國布局,深圳新設顯示屏研發實驗室
LIMS實驗室管理平臺的實施步驟
蘋果深圳應用研究實驗室正式運營
福祿克產品在實驗室中的應用
經緯恒潤天津研發中心實驗室榮獲CNAS權威認證
![經緯恒潤天津<b class='flag-5'>研發</b>中心<b class='flag-5'>實驗室</b>榮獲CNAS權威認證](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3/70/pYYBAGJ9-2eAAapGAAAqR-wyG1A368.jpg)
四方維深圳創新中心開放實驗室將正式對外啟用
DEKRA德凱為Hisense海信實驗室授予CTF實驗室資質
經緯恒潤整車電子電氣測試實驗室通過一汽研發總院外部實驗室資質認證!
![經緯恒潤整車電子電氣測試<b class='flag-5'>實驗室</b>通過一汽<b class='flag-5'>研發</b>總院外部<b class='flag-5'>實驗室</b>資質認證!](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3/70/pYYBAGJ9-2eAAapGAAAqR-wyG1A368.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