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發布了一項重大研究報告,宣布該校成功研發出一種突破性的極紫外(EUV)光刻技術。這一創新技術超越了當前半導體制造業的標準界限,其設計的光刻設備能夠采用更小巧的EUV光源,并且功耗僅為傳統EUV光刻機的十分之一,從而實現了能源消耗的顯著降低。
極紫外光刻技術(EUV lithography)是制造精密芯片的關鍵技術,它利用極紫外波段的光學特性和材料特性進行工作。然而,在傳統光學系統中,如照相機、望遠鏡以及傳統的紫外線光刻技術中,光學元件如光圈和透鏡等以軸對稱方式排列在一條直線上,這種方法并不適用于EUV射線,因為其波長極短,大部分會被材料吸收。因此,EUV光通常使用月牙形鏡子進行引導,但這又會導致光線偏離中心軸,從而犧牲重要的光學特性并降低系統的整體性能。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OIST采用了全新的光刻技術。該技術通過將兩個具有微小中心孔的軸對稱鏡子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實現了卓越的光學特性。由于EUV的吸收率極高,每次鏡子反射都會使能量減弱40%。按照行業標準,只有大約1%的EUV光源能量能夠通過10面反射鏡最終到達晶圓,這意味著需要非常高的EUV光輸出。然而,OIST的新技術將EUV光源到晶圓的反射鏡數量限制為總共4面,從而使得超過10%的能量能夠穿透到晶圓,進而實現了功耗的顯著降低。
為了實現這一創新,OIST采用了新的結構設計。其核心投影儀由兩個反射鏡組成,就像天文望遠鏡一樣,將光掩模圖像轉移到硅片上。這種新的配置方式更為簡潔,相比傳統投影儀至少需要6個反射鏡來說,具有顯著的優勢。
據悉,這一新的結構設計是通過重新思考光學像差校正理論而實現的,其性能已經通過光學模擬軟件得到了驗證,完全能夠滿足先進半導體的生產需求。OIST研究團隊將這一設計命名為“雙線場”的新型照明光學方法,它使用EUV光從正面照射平面鏡光掩模,而不會干擾光路。
總體而言,OIST設計的新型極紫外光刻技術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實現了顯著的改進。這些改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能源效率的大幅提高。基于OIST設計的光刻設備可以采用更小巧的EUV光源,其功耗僅為傳統EUV光刻機的十分之一。這意味著在相同的生產條件下,新型光刻技術能夠顯著減少能源消耗,從而提高整體的能源效率。
二是成本的降低。由于功耗的大幅度降低,新型光刻技術能夠顯著降低成本。這不僅包括直接的電費支出減少,還包括設備維護和運行成本的降低,進一步降低了半導體制造的整體成本。
三是可靠性和使用壽命的提升。新型光刻技術不僅提高了能源效率和降低了成本,還大幅提升了機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這意味著設備在長期運行中能夠保持更高的穩定性和更長的使用周期,從而減少了因設備故障導致的停機時間和維修成本。
目前,OIST已經為這一創新技術申請了專利,并有望給全球EUV光刻市場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根據高盛研究公司此前的分析,EUV光刻技術有望在未來幾十年內顯著提升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價值,從目前的6000億美元增長到更高的水平。
-
光刻技術
+關注
關注
1文章
147瀏覽量
15903 -
EUV
+關注
關注
8文章
608瀏覽量
8617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納米壓印光刻技術旨在與極紫外光刻(EUV)競爭
組成光刻機的各個分系統介紹
![組成<b class='flag-5'>光刻</b>機的各個分系統介紹](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5/16/wKgZO2d8jgiAfzm7AAA97zToPFI639.png)
Prolith和HyperLith?主要用于mask-in-stepper lithography仿真、光刻設計
美投資8.25億美元建設NSTC關鍵設施,重點發展EUV光刻技術
日本與英特爾合建半導體研發中心,將配備EUV光刻機
日企大力投資光刻膠等關鍵EUV材料
替代EUV光刻,新方案公布!
阿斯麥(ASML)與比利時微電子(IMEC)聯合打造的High-NA EUV光刻實驗室正式啟用
![阿斯麥(ASML)與比利時微電子(IMEC)聯合打造的High-NA <b class='flag-5'>EUV</b><b class='flag-5'>光刻</b>實驗室正式啟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C/1E/wKgZomZhKwCAZGDcAAELX0A2Hjc441.png)
買臺積電都嫌貴的光刻機,大力推玻璃基板,英特爾代工的野心和危機
光刻機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技術
![<b class='flag-5'>光刻</b>機的基本原理和核心<b class='flag-5'>技術</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9/E6/wKgaomYpu-2AKWpCAAAN3PFm1JI554.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