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采用標準
本局部帶電綜合測試儀的設計采用以下標準:
GB/T 7354-2003局部放電測量;
GB 4793.1-2007 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氣設備的安全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423.8-1995 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
GB 2900電工名詞術語;
GB/T 16927 高電壓試驗技術;
DL/T 356-2010局部放電測量儀校準規范;
DL/T 417-2006電力設備局部放電現場測量導則;
IEC1000電磁兼容性。
二、概 述
局部帶電綜合測試儀是技術人員根據多年高壓電氣設備局放檢測經驗設計生產。適用于變壓器、GIS、開關柜、電纜、避雷器、互感器等高壓電氣設備的局放帶電巡檢。
局部帶電綜合測試儀由2通道手持式巡檢測試儀主機、局放巡檢軟件、高頻電流互感器(開口圓形互感器)、超聲波傳感器、超高頻傳感器 、TEV傳感器、校準脈沖發生器、測試電纜組成。

圖1.1 局部帶電綜合測試儀
三、主要點介紹
1、抗干擾能力較強,檢測數據準確
2、高靈敏度的傳感器,能夠靈敏反映設備內部的局部放電狀態
1)采用寬頻帶局部放電超高頻傳感器,檢測頻帶可覆蓋300MHz-1.5GHz(任意頻帶可選),可有效采集到 GIS設備內部的局部放電信號。
2)超聲傳感器采用目先進的技術,實際應用驗證,可檢測到微弱的放電信號,確保可以有效檢測到高壓設備內部的局部放電信號。
3)復合式TEV傳感器與開關柜柜體接觸部分采用介電常數良好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內置接收電極,與開關柜柜壁形成電容,可將柜內放電信號耦合到傳感器中進行信號處理,確??梢杂行z測到開關柜內部的局部放電信號。
4)高頻電流互感器采用有源零磁通設計原理,不僅能夠滿足mA電流信號的采集,而且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
5)局部放電定位探測器能夠通過組合式傳感器檢測高壓電纜的局部放電信號,同時具備高頻電場、超聲波檢測方法,傳感器與主機間采用同軸電纜連接,有效避免了現場各種電磁干擾對檢測數據的影響。同時保證人身安全。
3、安裝簡單方便
自吸附式超聲傳感器可直接吸附在高壓設備的外壁上,操作簡單而且安全。高頻電流互感器為圓形或矩形開口式設計,便于卡裝在不同接地線上。
局部放電定位探測器能夠操作簡單方便,檢測時探測器與被試品無任何接線,被試品無需停電,可通過非接觸方式檢測電纜局放信號。
4、連接簡單方便
系統可選擇采用多種連接方式,傳感器與主機之間可選用BNC、SMA接口兩種方式,便于使用(默認為BNC接口方式)。
5、裝置內置大容量鋰電池,可長時續航
本裝置有蓄電池和外接電源兩種供電方式,使用蓄電池供電可以方便的對大范圍內的高壓設備進行檢測,蓄電池的持續工作時間不低于4小時;如需長時間連續使用只需提供AC220V±10%交流電源即可。
四、技術指標
4.1 適用范圍
具備對運行中的高壓電氣設備進行局放帶電巡檢的功能,適用于變壓器、GIS、開關柜、電纜等高壓電氣設備的局放帶電巡檢。
4.2 產品技術規范和標準
1)IEC60270 《局部放電測量》.
2)GB/T7354 《局部放電測量》
4.3 使用環境
1)環境溫度: -10℃~50℃
2)相對濕度:≤95%。
3)海拔高度:≤1000m
4.4 主機技術參數
測量通道: 2個獨立測量通道
采樣速率: 每通道1.8MHz
本量程非線性誤差: ≤±5%
可測試品的電容量范圍: 6pF~250μF
抗電壓沖擊能力: 2500V,信號端口端,電源端,對地(正、負)
充電電源: AC220V±10%;頻率50Hz;功率<50W
內置可充電電池: 連續工作4小時以上
4.5 傳感器技術參數
4.5.1 超高頻傳感器
檢測頻帶 300MHz~1.5GHz
信號傳輸方式 50Ω同軸電纜
檢測靈敏度 1dB
增益 >65dbm
4.5.2 超聲傳感器
檢測頻帶 20kHz~180kHz
信號傳輸方式 50Ω同軸電纜
有效靈敏度 10pC
4.5.3 高頻電流互感器
檢測頻帶 10kHz~30MHz
信號傳輸方式 50Ω同軸電纜
檢測靈敏度 10pC
4.5.4 TEV傳感器
測量信號 暫態地電壓信號
信號傳輸方式 50Ω同軸電纜
TEV測量頻帶 3MHz-100MHz
五、主機操作說明
5.1 主機面板介紹

CH1:將傳感器檢測到的信號高壓設備放電信號輸入主機。
CH2:將傳感器檢測到的信號高壓設備放電信號輸入主機。
同步:用于外同步接線。

SD:插入內存卡,用于存放保存數據。

充電:主機的電源供給,將巡檢測試儀主機電源接在(AC220V/50HZ)的電源插座上進行充電。
耳機:插入3.5mm的耳機,用于監聽超聲波傳感器信號。

5.2 主機接線介紹
巡檢測試儀主機電源線可不接,內置電池可正常持續工作時間不低于4小時;當主機電池沒電無法正常工作時,可將巡檢測試儀主機電源接在(AC220V/50HZ)的電源插座上進行充電。
六、傳感器接線方法
6.1 超高頻傳感器(UHF)
此傳感器主要用在對GIS設備進行局部放電檢測。具體操作如下:
取BNC-BNC同軸電纜一條,一端連接主機CH1或CH2,另一端連接超高頻傳感器的BNC輸出端(如圖5.1所示)。

6.2 超聲波傳感器
此傳感器主要用在對變壓器、電抗器等高壓設備進行局部放電檢測,具體操作如下:
取BNC-BNC同軸電纜一條,一端連接主機CH1或CH2,另一端連接超聲波傳感器BNC輸出端(如圖5.3所示)。

6.3 高頻電流互感器
此互感器主要用在對變壓器、電抗器等高壓設備進行局部放電檢測。具體操作如下:
取BNC-BNC同軸電纜一條,一端連接主機CH1或CH2,另一端連接高頻電流互感器BNC輸出端(如圖5.4所示)。

6.4 TEV傳感器
此傳感器主要用在對高壓開關柜進行局部放電檢測,具體操作如下:
復合式TEV電信號連接方式
取BNC-SMA同軸電纜一條,將BNC端連接主機CH1或CH2,另一端連接復合式TEV傳感器SMA頭標有“OUT+12V”端(如圖5.5所示)。

6.5 超聲波蛇形探頭
此傳感器主要用在對高壓開關柜進行非接觸式局部放電檢測,具體操作如下:
超聲波蛇形探頭連接方式
將手持式超聲聚能器同軸電纜BNC端連接主機CH1或CH2。

七、軟件操作說明
7.1 主界面顯示區域介紹
主界面主要包括:波形顯示區域、通道信息、菜單等組成。

7.2運行和暫停
在主界面上,點擊【Run】或點擊按鍵【F1】,【Run】的位置會變成【Stop】,此時是暫停測量狀態。點擊【stop】或點擊按鍵【F1】,【Stop】的位置會變成【Run】,此時便進入了運行測量狀態。
7.3 相機拍照及掃描功能
【Camera】,有拍照和掃描功能。在主界面上,點擊【Camera】或點擊按鍵【F2】,進入拍照或掃描模式。拍照時,點擊屏幕的紅方塊或點擊按鍵【F5】進行拍照,在保存圖片的同時也會把當時的波形一同保存。點擊屏幕右上角紅色長方塊或點擊按鍵【F6】則不保存任何數據并返回到主界面。掃碼時,自動掃碼。中間的方框為掃碼區域,如果掃碼成功紅方框會消失并保存波形數據,名稱會與識別內容相關。掃碼成功后可以進行拍照或直接返回到主界面。
7.4 轉換測量方式
在主界面上,點擊【CH_X】或點擊按鍵【F3】,【CH_X】的位置會變成【CH_1】,此時由兩通道按成1通道測量。重復點擊,測量方式會循環轉換,依次在【CH_X】雙通道測量、【CH_1】1通道測量、【CH_2】2通道測量之間轉換。



7.5 量程設置
在主界面上,點擊第一個【50mV】或點擊CH1對應的按鍵【▲】或者【▼】,調節第一通道的量程幅值。點擊第二個【50mV】或點擊CH2對應的按鍵【▲】或者【▼】,調節第二通道的量程幅值。量程分為5mV、10mV、20mV、50mV、100mV、200mV、500mV、1V共八個檔位。點擊【20ms】或者Time對應的按鍵【▲】或者【▼】,調節時基幅值。量程分為1ms、2ms、5ms、10ms、20ms共五個檔位。量程默認值為50mV/20ms,一般情況下不用調節。
7.6 保存波形
在主界面上,點擊【Save】或點擊按鍵【F4】,會將當前界面的波形保存。保存成功,屏幕下方菜單欄的第五個菜單位置的數字會增加1。保存時確保儀器已插入內存卡。如果沒有內存卡則不會儲存。插入內存卡時確認儀器是在關機狀態。
7.7查看保存波形
在主界面上,點擊第五個菜單或點擊按鍵【F5】,會進入如下界面(圖)。
點擊屏幕的文件就可以選中對應的文件,或者按CH1量程對應的按鍵,可以控制上下移動選中位置。
點擊【PageUp】或點擊按鍵【F1】會向前翻頁,點擊【PageDown】或點擊按鍵【F2】會向后翻頁。
點擊【Delete】或點擊按鍵【F4】會刪除選中的文件。
點擊【Load】或點擊按鍵【F5】可以加載選中的文件。
點擊【Cancel】或點擊按鍵【F6】會返回到測量界面。
保存的文件以 ’P’ 表示有波形圖片和相機圖片,以 ‘w’結尾表示只有波形圖片。

7.8 其他選項
在主界面上,點擊【Menu】或點擊按鍵【F6】,會進入如下界面(圖)。

第一欄是信號源,可循環選擇CH_1和CH_2方式。當顯示CH_1是信號源為1通道。點擊一下或點擊按鍵【F1】,改變成CH_2,此時的信號源為2通道,依次循環。
第二欄是觸發方式。點擊【Trig】或點擊按鍵【F2】,會進入如下界面(圖)。點擊【Auto】或點擊按鍵【F5】,【Auto】轉為【Exti】,此時處于外部觸發模式,需要接入外部觸發模塊。點擊【Cancel】或點擊按鍵【F6】返回到主菜單。

第三欄是掃碼設置,用于設置攝像頭的掃碼功能。點擊【Scan】或點擊按鍵【F3】。會進入如下界面(圖)。點擊【QR】或點擊按鍵【F6】,會改變掃碼類型。重復執行此操作,掃碼方式會依次由【QR】、【CODE128】、【CODE39】、【I25】、【EAN13】、【None】(無掃碼操作)之間循環轉換,可根據對應的二維碼生成方式選擇相應的掃碼類型。點擊【Cancel】或點擊按鍵【F6】返回到主菜單。

第四欄是時間設置。點擊【Time】或點擊按鍵【F4】,會進入如下界面(圖)?!続uto】為自動設置時間。點擊【Auto】或點擊按鍵【F1】,會返回到主菜單,如果主機在接受到定位衛星的信號后,會自動設置一次時間。如果沒有衛星信號或主機不存在GPS定位功能,則不會自動設置時間。點擊【Shift】或點擊按鍵【F3】會移動時間設置光標。點擊【Dec.】或點擊按鍵【F4】,光標對應的數字會減1。點擊【Inc.】或點擊按鍵【F5】光標對應的數字會加1。點擊【Cancel】或點擊按鍵【F6】會保存設置好的時間并返回到主菜單。

八、數據傳輸
8.1 數據儲存結構
數據儲存在內存卡的根目錄里,一次保存的數據保存在同一個文件夾里。文件夾的命名方式是保存時的日期和時間加上后面的一個字母,以‘w’結尾的文件夾里面只有波形的圖片。以‘p’結尾的文件夾里面有相機的照片和波形圖片。以掃碼方式保存的波形會以識別內容為文件夾的名字,文件夾下有保存的波形或照片。文件的名字命名為日期和時間加字母組成,以‘w’結尾的文件是波形圖片。以‘p’結尾的文件是相機的照片。多次掃同一個二維碼,會將保存的波形保存在同一文件夾下。
8.2 內存卡傳數據
將內存卡取出,放入讀卡器。然后將讀卡器插入電腦直接將里面的數據復制出來即可。復制完后可以將內存卡的數據刪除掉,以便節省空間。這種方式傳輸速度快節省時間,方便操作內存卡。
8.3 USB傳數據
先打開主機。當主機開始穩定運行后,將USB線連接好主機和電腦。當電腦出現可移動磁盤后就可以將數據復制出來。復制完后可以將內存卡的數據刪除掉,以便節省空間。這種方式簡單易操作。
8.4 無線傳數據
先打開主機。然后將電腦搜索無線網絡“Partial Discharge Tester”。然后連接無線,密碼為“12345678”。然后打開的配套的客戶端軟件“數據下載助手”。界面如圖7.1。

確認連接好無線后,點擊連接主機。當下面顯示“已連接”說明已和主機建立好了連接(如圖7.2)。


九、注意事項
8.1使用儀器之前,請仔細閱讀本使用說明書;
8.2當實驗使用到超聲波傳感器時,請在傳感器陶瓷基板端涂抹超聲耦合劑,再吸附在被測設備外殼上,以便更好的采集信號;
8.3在儀器使用過程中,設備需輕拿輕放,避免磕碰;
8.4實驗完畢后,請及時對主機進行充電,方便下次使用。
-
測試儀
+關注
關注
6文章
3921瀏覽量
56434 -
測量
+關注
關注
10文章
5099瀏覽量
112742 -
局部放電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6瀏覽量
1206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射頻卡分類和超高頻身份識別應用優勢
手持式局部放電測試儀
HDJF手持式局部放電測試儀使用前儀器按鍵功能說明

手持式靜電測試儀的主要構成

手持式變壓器直流電阻測試儀使用說明——每日了解電力知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