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全球出行巨頭Uber宣布了一項重要人事任命,聘請了特斯拉前高管麗貝卡·蒂努奇(Rebecca Tinucci)擔任全球可持續發展主管,這一變動標志著Uber在推動電動化轉型方面的堅定決心。蒂努奇將于9月16日正式履新,直接向負責叫車業務的高級執行官安德魯·麥克唐納(Andrew Macdonald)匯報工作。
在這一新角色中,蒂努奇將肩負起引領Uber向零排放平臺全面過渡的重任。Uber已設定宏偉目標:至2040年,確保全球范圍內的所有行程和配送服務均使用零排放車輛完成。此外,公司還致力于減少餐飲配送過程中的塑料廢棄物,推廣更環保的包裝材料,以進一步促進可持續發展。
麥克唐納在內部郵件中高度評價了蒂努奇的加入,稱其豐富經驗“將為Uber團隊帶來巨大價值”。蒂努奇在特斯拉任職期間,展現出了卓越的領導力和合作能力,成功促成了與多家知名車企(包括Rivian、福特和通用汽車)的充電站合作協議,極大地擴展了特斯拉超級充電網絡的覆蓋范圍,同時也為特斯拉帶來了新的收入來源。
通用汽車負責戰略與創新的高級副總裁艾倫·韋克斯勒(Alan Wexler)對蒂努奇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贊她是一位“非常高效的領導者”,其努力使得電動車車主能夠享受到更加便捷、可靠的充電服務。
Uber也在積極構建與電動汽車制造商、充電網絡提供商及各大城市的合作網絡,旨在為數百萬網約車司機和快遞員提供更加便捷、經濟的電動車轉型方案。盡管面臨諸多挑戰,包括首席執行官達拉·科斯羅薩希(Dara Khosrowshahi)早先提出的目標實現可能性的警示,Uber仍在堅定推進其電動化轉型戰略。
為了加速這一進程,Uber近期宣布了與比亞迪的合作,計劃在美國以外的市場投放10萬輛電動車;同時,公司還領投了紐約初創公司itselectric的65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旨在推動全美范圍內路邊充電系統的部署。
蒂努奇在特斯拉時期領導了一支約500人的超級充電團隊,盡管在特斯拉裁員潮中團隊規模有所縮減,但她的貢獻和影響力依然不容忽視。特斯拉與Uber之間的潛在競爭關系也引發了市場關注,但科斯羅薩西對此表示樂觀,他認為Uber將成為自動駕駛汽車制造商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對于加入Uber,蒂努奇表示興奮和期待。她認為,Uber正處于多項前沿技術的核心位置,這些技術將共同推動更加可持續的未來。她強調:“電動汽車、自動駕駛和機器人技術擁有巨大的潛力,能夠顯著減少我們的總體排放。Uber已經準備好在這場變革中扮演加速器的角色。”
-
電動車
+關注
關注
73文章
3035瀏覽量
114781 -
比亞迪
+關注
關注
19文章
2348瀏覽量
54375 -
特斯拉
+關注
關注
66文章
6339瀏覽量
126865 -
Uber
+關注
關注
0文章
411瀏覽量
3634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伺服電動缸在人形機器人中的應用
EternityX力恒委任高管團隊加速全球業務布局
Uber大漲特斯拉大跌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超4700億
數字絲路,動力引領 軟通動力攜手華為云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數字絲路,動力<b class='flag-5'>引領</b> 軟通動力攜手華為云賦能企業數字<b class='flag-5'>化</b><b class='flag-5'>轉型</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9/8D/wKgaomb5Mh-AYgAUAADv-IQ3xRc282.jpg)
特斯拉Semi電動卡車亮相柏林超級工廠,預示歐洲市場推出在即
Uber攜手比亞迪,推十萬電動汽車新紀元
特斯拉加速4680電池研發,引領電動汽車新紀元
國外車企延緩電動化 電動化未來如何?
![國外車企延緩<b class='flag-5'>電動</b><b class='flag-5'>化</b> <b class='flag-5'>電動</b><b class='flag-5'>化</b>未來如何?](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A/1D/wKgZomZW1nSAQaA8AAKw12dQo-A601.jpg)
特斯拉Cybertruck前備箱防夾功能為何表現不穩定
特斯拉大規模裁員,主管及數百名員工受影響
特斯拉推出自動駕駛叫車服務,與Uber競爭
數字化轉型助力制造業:英特爾與阿普奇共推智能化升級
![數字<b class='flag-5'>化</b><b class='flag-5'>轉型</b>助力制造業:英特爾與阿普<b class='flag-5'>奇</b>共推智能<b class='flag-5'>化</b>升級](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8/CA/wKgaomYXSVyAIgPeAA_Yy8sj-Y0841.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