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民用航空局下發《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自6月1日起,正式對起飛重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無人機實施實名登記注冊,同時建立無人機登記數據共享和查詢制度,實現與無人機運行云平臺的實時關聯;即我們口中的無人機“實名制”。這讓許多小志這樣的“飛友”感到有些頭疼~
事實上,無人機并非“新鮮事物”,其在載人飛機誕生后不久就已經問世,并一直緩慢發展。到了微電子技術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諸如CPU/MCU、陀螺儀、高密度電池等大量的相關技術平民化之后,無人機開始廣泛出現在消費者眼前,成為熱門話題!就此,全志科技事業一部總經理陳風近日接受業界知名媒體《國際電子商情》關于無人機的主題專訪,他認為,“無人機對于人類社會的重要價值,體現在‘低成本三維空間控制手段’。這一點上,技術之外的挑戰反而沒有‘人工智能’等技術尖銳!”
全志科技事業一部總經理陳風對無人機領域有著深刻理解
目前,無人機行業巨頭DJI一家獨大,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大疆占據了全球七至八成的市場份額,在技術上也處于非常領先的地位,其他各家本質上都處于創業階段;所以并不存在真正的“市場競爭”。盡管無人機技術已經比較普及,但放在歷史維度看,無人機還是一個相當先進的機電裝置。它使得普通人對空域的控制、進入都變得非常容易。面對這樣一個新生事物,進行必要的監管對其發展反而是有利的。但當前的監管措施本身并不一定很合理、很到位。所以無人機在發展,無人機的監管也在發展;但總體來說,監管對于無人機的發展是利大于弊的,陳總從本質上指出這一問題。
中國無人機市場總規模增長與預測(來源:ESM-China)
同時,無人機市場、尤其是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剛需并不明顯;其需求在于人類對三維空間的掌控需求。到今天為止,人類對三維空間的控制,成本還是很高的,手段也有限,這已經嚴重限制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無人機的出現,在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將人類的二維空間控制,低成本地擴展到三維空間,正好能解決這個難題。
在陳風眼中,消費級無人機僅僅是個開始,DJI之后也必然會有更大影響力的公司或產品出現(也許還是DJI)。無人機的市場空間很大,從應用場景來看,娛樂屬性為主的消費級無人機也僅是無人機行業應用的前奏。無人機作為一個飛行載具,賦予了人們廉價的三維空間控制能力,其發展不可限量。除了工業、農業等主流應用,無人機在各行各業都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全志科技從兩年前即開始布局無人機領域,以圖像編碼為切入點,到2016年已初步完成了飛控平臺的建設。目前,全志科技即將發布“飛控、圖傳、錄像、光流”四合一的單芯片無人機解決方案MR100。這個解決方案提供了視覺定位功能,客戶可以快速在自己的產品上集成視覺定位功能,將產品升維;另一方面,由于是高集成度的單芯片方案,不僅客戶的設計成本降低,而且開發速度大大加快。
“從目前的產品特征考慮,全志科技會先以消費級無人機切入,逐步進入專業無人機市場。”陳風稱,在市場開拓上,全志科技也采用了全新的策略——整個系統將以開源的姿態出現,會建設“智能無人機引擎”的產品樹,并培育培養推動樹干的成長,同時積極鼓勵友商、創客、學者在產品樹上向各個領域延伸枝椏。“全志科技希望提供高規格的計算能力、完整的系統架構,通過解決行業難題和短板,來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陳風認為,無人機的技術演進,主要會集中在飛控、圖傳、通訊、動力、能源五個方面。在未來一兩年,飛控和圖傳會是主要的發展點,像2015年LILY就向市場提供了一些視覺智能化的功能,并于2016年由DJI等廠商實現。在智能化的趨勢之下,高運算量的需求正驅使MCU逐步退出主要戰場。全志科技擁有大量的視頻核心技術,在視頻編解碼、人工智能、無線通訊等方面都處于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
陳風對媒體指出,全志科技的戰略是提供高性能、高可靠、低成本的無人機核心方案,因此并未具體針對某個細分的市場領域,同時秉承對各個行業應用合作的開放態度。當然,在提供無人機核心方案這個大主題下,全志科技還會根據行業發展的情況涉足到其他無人機相關的核心領域,為客戶解決一些關鍵性的難題。
最后小志以劇透結尾,全志科技在MR100之后,還將推出最新一代單芯片無人機方案,在全面兼容前代方案特性的基礎上,還增加了不少硬件智能化引擎,會給無人機行業注入新的活力,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
-
無人機
+關注
關注
230文章
10523瀏覽量
182559 -
大疆
+關注
關注
30文章
906瀏覽量
82253
原文標題:無人機降溫還是升級?小志是這么看的…
文章出處:【微信號:Allwinnertech,微信公眾號:全志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