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波的本質到底是什么,我做了八年多相關工程師,一直沒想明白,問周圍的工程師也沒人能說出一點確切的門道,只知道在頻譜儀上,它是一條類似花瓣上尖下粗的東西,這個東西越細越好,最好就是一條直線,如果像中年男人發福一樣下半身體變粗則不是好事,領導看見會質問為什么相位噪聲沒達標。在示波器上,它像一只張開的眼睛,張的越大越好,如果像沒睡醒一樣或是長了眼袋,經理看見會質問是不是哪里沒有匹配好,工程師也許不得不趕緊找原因,想起大學時原來學過麥克斯韋方程,也許那時沒學懂,現在也早忘記了,就算想起來也沒有用,只埋怨麥克斯韋當初搞出電磁波這套理論來害自己,最后不得不一個電阻一個電感試驗啊,原來這才是工程師的生活。
上面描述的情景我是時常遇到,相信其他不少相關工程師也經常遇到,在一天深夜調試沒有結果郁郁寡歡加班回家的公交車上,我突發奇想,調試不出來是不是受到了不明外星信號的干擾,于是寫了一本名為《智能電磁波》的科幻小說,大意寫的是一個遭受多重不順的射頻工程師處于極度痛苦中,卻意外地發現隱藏在互聯網深處的巨大陰謀,屌絲工程師開始擔負起了拯救地球的任務。
言歸正傳,本文主要想聊的是工程師的職業生涯,前文提到的是以電磁波為基礎的射頻工程師,但是不管射頻工程師,高速數字工程師,智能硬件工程師,模塊工程師等五花八門的名稱,歸根接底都是工程師。讓我從大學剛畢業的時的青蔥歲月開始說起吧。
不可否認我國的大學教育存在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很多從事了工程師職業的同學在當初根本不知道工程師是咋回事,對工程師的認識停留在媒體上要么為國家做貢獻的高大上之類的報道,要么就是工程師抑郁自殺的報道中,這自然都不是全貌。另一方面大學的教材落后于工業界,而且偏理論,弱實踐,有實踐,也是遠落后于業界的老古董實驗設備。就這樣大學生們糊里糊涂地既光榮又疑惑地成為了一名工程師,入職的第一天,公司的HR美眉會微笑著對大學生們說,我公司有兩條發展通道,一條是管理通道,一條是技術通道,兩條通路不分彼此,資深技術專家可以拿到和總裁一樣的工資。想當工程師的大學生們心想,俺的口才不好,不會處理人際關系,還是老老實實的當工程師吧,將來多努力一把或許可以拿到總裁的工資,即便拿不到,拿一半也可以。于是做出了人生的重大決定,開始埋頭苦干起來。很快就發現工程師所謂的技能并不需要大學課堂上的那些東西,一些學渣工程師開始暗自竊喜,原來那些在大學里依靠勤奮苦讀、壓抑欲望換來的獎學金根本沒用,只是多了幾百元錢而已。
當工程師的頭幾個月或者更長一點到一兩年,工程師們大多是開心的,雖說房租貴,住的地方小,但是總算可以自食其力了,加班多一點反正也沒女朋友將就就將就一下,但是等到兩三年的時候工程師的抱怨就出來,要么抱怨工資低,開始頻繁地跳槽,等東跳西跳后發現跳來跳去都一樣,只不過把什么國企、外企、私企是咋回事搞明白了,自己想要的并沒有得到的。要么抱怨加班多,剛畢業一兩年吃點苦無所謂,所謂人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等到如今才發現身體不如剛畢業時一樣強健,而且要成家立業,不遠的將來就是上有老下有小。要么抱怨公司不公,等到工作三年多的時候,有極少一部分同學會被領導叫去談話,大意大概是個人技術水平不足,態度也不十分端正,公司的考核指標擺在那里,經過考慮再三不得不做出今年扣發獎金或是勸退的決定,這時同學們才如夢初醒,在公司得不到發展不說,連飯碗都是問題了。
工程師同學們繼續忍耐,為了家庭忍了,于是一晃工作快七八年,如果碩士畢業是三十三歲,即將步入三十五歲的中年門檻,才猛然驚覺似乎還在原地踏步踏,并沒有多大進步,當初實現總裁一半工資的夢想沒有實現,加班還在無休無止,想跳槽突然發現沒有當初的勇氣,考慮再三又只好忍了,一個人躲在無人的角落猛抽煙或是喝悶酒。資本家們也是看到了工程師的痛點,于是開始不調工資,如果稍有偷懶就開始祭出以降成本為名的裁人行動,使得工程師既然不漲工資就稍微偷下懶的想法頓時煙消云散。
上述種種抱怨的情形相信不少工程師應該或多或少遇到過,當然經過七八年的洗禮已經有一小部分工程師憑借著過人的天資、獨特的眼光、加上勤奮即便不依靠社會上傳說的背景達到了個人想要的,關鍵是要看比例是多少,在共產主義沒有實現的情況下,大部分工程師應該或多或少都有些失落。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則因種種現實不能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和充分的自由。
首先我國當前絕大部分企業都是跟隨模仿式,大部分工程師崗位都是和工業生產及技術維護相關,并沒有掌握高尖技術,一些外企雖然有核心技術,但是相關職位都不在國內。這樣一來工程師們其實都沒有掌握不可替代的技術,這必然導致工程師不是公司價值鏈上不可或缺的人才,換一個人甚至換一個年輕人照樣可以做好,甚至成本更低。目前這種情況應該在逐步改觀,像在人工智能、5G通信、量子通訊等領域我國與國外巨頭是并駕齊驅的,相應的公司如阿里巴巴、華為等將誕生一批高薪職位,但是這樣的職位多起來還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另外在工程師抱怨同時,企業家們也在抱怨企業成本高,這是我國市場經濟不完善,企業競爭力不強,市場被外企霸占導致的,企業不得不通過壓縮人力成本,延長勞動時間來活下去,這種情況的改變則依賴于黨中央的改革力度了,長遠來看是好的,十九大報告也給了我們信心,但短時間內還難以讓工程師們有獲得感。
既然有種種短時間內難以克服的障礙,工程師們該怎么做呢,我也不知道,只是從個人失敗的教訓中總結出三條心靈雞湯。
一、沉下心在一個行業一個領域干,不輕易跳槽,等到厚積薄發水平自然會到一定程度
二、不要一門心思搞技術,搞點人際關系,不是去搞阿諛奉承、團團伙伙。但是要清晰及時地向領導及同事表明自己的想法,遇到人際關系問題不逃避。
三、注意養好身體,培養一點興趣愛好,一定要做到身心健康,這是一切的前提。
原文標題:電磁波的本質 是 屌絲工程師的辛酸
文章出處:【微信號:Hardware_10W,微信公眾號:硬件十萬個為什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