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快遞、物流也將會被顛覆。 無人駕駛并不意味著一定要坐人,我把一個包裹放在車里,告訴它目的地(可以跨市、跨省),到達之后直接取件就可以了。不是么?
2.通行速度將得到極大的提高 而且如果,沒有人為因素的干擾所有的車在相同規格的道路上可以采用相同的速度行駛(可以是400-500邁,以后肯定是電動汽車,如果可以在路面上實現無線輸電的話,用強大的電動機驅動,也沒什么不可能的),如果一旦發生事故,所有該道路的車可以同時剎車,避免連帶事故。并且如果采用下述的第三點中描述的技術,同一區域相同時間段的左右無人駕駛車輛均由同一個超級智慧系統控制,那么理論上任一輛車的出發地點、出發時間,與目的地確定之后,完全可能智能且動態的為其分配此時間段的獨一無二的路徑。發生堵車、事故的幾率將接近于零……并且為整個交通系統的高速度也提供了保障。
3.汽車的生產模式與生產成本、維護方式將發生顛覆性改變 現有的無人駕駛是在車頂和車的周圍添加攝像頭、距離傳感器、超聲測距儀等……來完成對周圍環境的探測從而實現自動駕駛(相當于每一臺自動駕駛汽車都是獨立的一臺臺計算機)。如果以后同一城市的每一個自動駕駛的汽車單元都由這個城市的智慧終端來控制(不同城市還可以進行溝通,就像現有的移動數據網絡一樣)的話(就像一個操作系統之中并行運行著的眾多進程一樣),上述的所有傳感器可以省去。這樣將車的底盤與運動、操縱相關的組件,和汽車的車廂剝離開來。這樣普通2-4人的小汽車使用一個底盤,一個車廂。6-9人的車使用兩個串聯起來的底盤和一個較大的車廂。中型客車4個底盤……載重卡車8個底盤。甚至船用集裝箱和火車貨運車廂直接使用適配的幾個底盤。這就意味著人類只需要一種底盤就可以完成地面上的所有運輸。 意義不僅于此,相同的標準,相同的規格,整個生產與維護的成本將在這樣的標準與規格下變得無比廉價而高效,有可能就像現有的PC主板與CPU一樣,沒有好車、壞車的概念,只有能用的車和不能用的車,一旦出現微小的損壞,就立即更換。因為生產的成本以及小于維修的成本。到那個時代,汽車不汽車已經變得沒有意義,反而我感覺用自動行駛機器人將會使更加合適的稱呼。如果用類似體感車(平衡車)的自平衡技術,甚至單個運行單元可以小到一個輪子,也沒什么驚訝的。
4.有關駕駛的樂趣 這到沒什么。現在馬路上不也沒有馬了么?人類也沒有放棄騎馬的樂趣,只不過這樣的樂趣將變成一項只有運動場上或賽場上才能進行的娛樂了。
5.有關安全的疑問 的確是一個問題。但現有的問題并不意味著在未來不能解決。如果五年前我告訴各位可以不去銀行就可以將你所有的存款、股票、信用卡上的錢全部取走,你也會覺得不可思議,也會有相應的顧慮……有一個黑客……巴拉巴拉……。現在請低頭,看看您手機上的支付寶……并且相對與人類,自動駕駛的安全性要更高。即使是如此初級的谷歌自動駕駛車,在測試運行這么長時間之后,事故率也遠低于人類駕駛員(發生事故還是人類駕駛員撞了它)。大家可以查看相關數據。
6.有關擁有自動駕駛汽車 未來很有可能人類駕駛員,駕車上路是違法的。大家想象一個城市,大街上跑滿了隨叫隨停,安全、貼心、快速的出租車,你還有動力自己購車,自己開車么?而且自動駕駛汽車在道路的區域內是不需長時間停車的。在對你完成服務后,它就會變成閑置資源,自動分配給下一個需要服務的人,現有的道路兩旁停車將變成絕景(想想現在由于各種違章停車六車道變兩車道\四車道變單車道,甚至人行道都是車)。現有的道路資源將被充分的利用起來,并且我認為在道路的自動駕駛汽車比例超過40%之后,就將禁止人類駕駛員駕車上路,應為人類駕車將變成交通的重大也唯一的隱患。人類可以擁有車,但將只能在自己的私有領地,或者公有的賽車場駕駛。其實人的觀念和意識遠遠沒有大家想象中的堅固,上星期在北五環有人趕著一匹特別健碩的騾子拉的車在賣脆棗。周圍上學路上的孩子,像看西洋鏡似的指指點點。而我們完全放棄畜力才幾年?將來坐在無人駕駛汽車上的人們。也會對人類駕駛員投以相同的目光。他們會認為人自己開車是原始的、危險的,乃至的野蠻的……
7.關于車禍責任與倫理的問題 上一個論點“有關擁有自動駕駛汽車”,解釋了人類駕駛員不會駕車上路(如果路上撞了你,那他違法還罪加一等,沒什么好說的),以及所有路面行駛的自動駕駛車輛都不會由個人擁有。那么是誰擁有這些車呢?比較合理的答案就是取得社會信用認可的公司、團體,甚至就是社會共有(類比現在的公交車)。那么萬一出了事故,就像家里的高壓鍋炸傷了人,總不能追究到某年某月,某生產線的某幾個工人吧?你也只能對生產廠家這一整體進行訴訟了。到那個時候,你也只能對交通部申訴一下了,提一點建議了……
8.降低社會運行成本 不知從哪里接受到的觀點……汽車運行中最大的成本其實是人。其實略一推理也就很容易得到這樣的結論,想象一下:一輛永遠處于運行中的出租車,司機師傅不用吃飯、不用喝水、不用養家糊口,修車幾近免費,能源來自無線傳輸幾乎無限……那您坐一次車需要支付多少錢?答案將會是少的可憐。社會總的用于交通運輸的成本將節省99%,用于教育、慈善,甚至是享受有什么不好。
9.無人駕駛車輛能源問題--無線輸電的漸進 任何技術都需要進行一定的迭代,從而累積技術經驗甚至是用戶的使用習慣才能得到新一輪的進步與發展。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大家都知道電動機要比內燃機好處多多,但20世紀注定是內燃機的世界,除了內燃機的諸多優點(能源密度高、容易獲得燃料、方便運輸與存儲……)之外,還有電動機在過往無法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蓄電池能量密度太低)。但世界并不是要放棄電動機,因為電動機的優點實在是太多了(功率可調所以無需冗余的變速箱,體積小,無噪音,能源來源廣且蓄電池整體可更換,清潔無污染且安全……還有很多不一一贅述)。所以無線輸電在可預見的未來應該是趨勢,但是不是無人駕駛要一開始就要與無線輸電配套呢?不是,谷歌無人駕駛還是汽油車呢!我們還有很長的科技樹要攀登,首先就是新的三元鋰電技術,或者石墨烯電池等等新的蓄電池技術,再其次就是發電要從現有的化石能源來源,逐漸進化到第四\五代核反應堆,以及實用化的快中子反應堆,乃至30年之后的可控核聚變(無輻射、絕對安全、來源無限、能量密度大的嚇人)……與這些科技樹相比,無線輸電反而是一項現在就可以實現的低級技術…… 所以無人駕駛汽車的能源方式也必將要遵循內燃機---電池---無線輸電這樣的進化曲線,而不是一步到位。假如人類撞大運現在就已經掌握了可控核聚變(無限能源)以及實用化的無人駕駛技術,就以北京為例,把現有的每隔25米的路燈系統改造成無線輸電模塊(加大電路功率、設置無線輸電)。估計把全北京的路燈都改造一遍成本也拼不過新建一條地鐵線路,甚至如果生產規模足夠大,技術足夠成熟,有可能成本都不夠建一公里地鐵。而且這樣的建設絕對是循序漸進的,不可能全北京同時上馬,今年試點一條,后年建設一個街區……把成本平攤到時間上將會更加低廉……
10.無人駕駛汽車的停靠問題 首先,自動駕駛汽車是不需要“停靠”的,或者說不需要現有意義的停靠。大家想一下,現在汽車停在路邊,停在停車場,停在人行道上……是汽車壞了么?是不允許它通行了么?是沒有汽油了么?都不是!汽車停在那里的原因就在于它沒有駕駛員了!駕駛它的人相當于將自己的這一財產——汽車,暫時用占有共有資源的方式進行了寄存。 但是無人駕駛汽車不同,首先如果它停下來了,那絕對只有兩種情況:第一它壞掉了,需要整體更換。第二它沒有能源了(機器手會在5秒鐘內為它整體更換蓄電池)。除此之外的情況,它是絕對不會停的。有可能在交通高峰期,每一輛車都坐滿了人,交通空閑期,十輛車有可能連一輛都坐不滿,那又怎么樣,那九輛車就停下來了么?不會,它們依舊會在路面上運行,直到系統為它們分配新的運輸任務。路面這個時候就是一個廣義上的"停車場",如果用計算機的概念理解它將會更簡單。一臺計算機開機后,不進行任何操作,它的CPU是停滯的么?是斷電的么?是無所事事的么?不是它無時不刻在執行者“無”(體會一下這個概念,“無”并不意義著什么也沒有,“無”就是“無“,類同為”空“),直到有新的進程需要運行,直到有新的運算到來……
11.無人駕駛汽車對私有車保有量的影響,及無人駕駛汽車總量與現有汽車總量的比較 首先的觀點是無人駕駛汽車對私有車輛的打擊將會使毀滅性的,絕對不會出現因為不需要考駕照所以人人去買車的情況。理由在回答中已經得到一定的闡明。 現在回到無人駕駛汽車總量會比現有車輛多還是少的問題。結論是肯定的——無人駕駛汽車的總量將遠小于服務于同等人口的需要人類駕駛員的汽車總量。作為畢業才一年的屌絲程序員,在帝都是沒有汽車開的。每天早上坐務必擁擠的公交車(至少擠了80人)去上班,看著外面一輛車坐一個人的私家車們。答案就已經顯而易見了。不要說具有各種逆天優點的無人駕駛汽車,就連現在繁忙路段,幾輛公交車的運載量就完爆同一路段的私家車好不好,而且由于無人駕駛的高速度和低事故率,它們單位小時的通過率將會高的嚇人。現在交通的擁堵,不在于車多,而在于車多引起的通過率太低。本來10分鐘的車程,開了1個小時,那么另外的50分鐘你就在給別人添堵,如果每個人都面臨著相同的處境,那連鎖反應之下,整個系統的效率可想而知。 而如果是無人駕駛,10分鐘的路程10分鐘跑完,剩下的50分鐘還能至少服務5個人(本來路上跑6輛車,現在跑1輛),每個人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的行程,再加上它的高速度,請您告訴我整個系統的效率……而且由于車輛的減少,速度還有增加的空間。 所以,如果無人駕駛全面鋪開,汽車的總量有可能只有現在相同比率的十分之一……更成為了無人駕駛汽車高速度,高效率的原因。
12.私家車廢棄的問題 所實話,這個回答有點多余,有點跑題。因為樓上所描述的一夜之間私家車(我更喜歡稱呼為有人駕駛汽車)被廢棄掉是不可能的。我們沒有因為有了汽車把養馬的都餓死吧?隨著交通模式的不斷發展,有人駕駛汽車的生產量將會逐漸減少,無人駕駛汽車則會上升,并且會出現擁有無人駕駛汽車的城市,把舊有的汽車往比較守舊或落后的城市販賣或資源回收……這一過程有可能會持續半個世紀(也許更快,無人駕駛太好啦)。但絕不會出現突然現有的汽車統統被廢棄,現有的有車一族賠出了血本。
13.無人駕駛將會在未來大放異彩的最大理由 理由很簡單:利益驅動。我從來都對很多看似很美好,很有前景的事業不抱有太大的期待。惟獨對人類的貪婪與追逐利益的本能是很看好的……現在這個時代的汽車工業已經經過不斷的演化,變成了一個絕對的資本密集型產業。而這一邏輯將會在無人駕駛面前變得更為徹底,真正掌握了實用無人駕駛技術的公司(不管是現在的先行者谷歌,還是已經初見雛形的蘋果,還是新興的特斯拉,乃至傳統的大眾、福特……)將會終結人類出行這一龐大到無比想象的產業,Windows在PC的壟斷產生了微軟,iPhone在手機的領先造就了蘋果。電腦可以裝Linux,手機可以用安卓,但你總不能永遠宅在家里吧?如果出行這一基本需求被某一公司壟斷,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價值萬億美元的公司(蘋果第一,6700億美元)很有可能出現。這一誘惑能讓資本家們把狗腦子都打出來……這也是我可以冷眼看待那些對無人駕駛不看好的人,未來終究會站在我們這一邊,我們靜靜等待就好了。
-
無人駕駛
+關注
關注
98文章
4093瀏覽量
121095
原文標題:無人駕駛真的是未來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AutomaticDrive,微信公眾號:智車智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