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百年研究”(AI 100)項目發布了“人工智能發展指數2017”,該指數反映了全球人工智能的發展現狀及進展。
自從人工智能(AI)在1956年首次被提出以來,曾經的科學幻想已經發展到如今非常真實的景象:無人駕駛汽車、可識別復雜語音指令的智能手機以及電腦。為了追蹤這個新興領域的進展,一群由斯坦福大學領頭的著名人工智能思想家發起了一個指數,將為人工智能的現狀提供一個全面的基線,其衡量技術進步的方式與國內生產總值(GDP)和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追蹤美國經濟和整體股市的方式相同。
AI 100的負責人、生物工程教授Russ Altman表示:我們意識到,為了補充對人工智能的定期評審,一組更連續的收集指標將非常有用。AI 100是三年前由斯坦福大學校友、美國人工智能發展協會(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前主席Eric Horvitz的發起的。它在2016年秋季發布第一份報告,該報告試圖預測人工智能在2030年對城市環境可能產生的影響。
新指數得出的重要發現有: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和投資的大幅增長,以及技術在模仿人類表現方面的能力有了顯著提高。
1 基線度量指標
AI指數需追蹤并測量至少18項來自學術界、工業領域有、開源軟件和公共利益的無關向量,加上對作者所說的“人類表現”(在語音識別、自動問答和計算機視覺——能夠識別二維圖像中的物體和活動的算法——等領域)進行技術評估。該指數的具體指標包括對發表的學術論文、課程注冊、人工智能初創企業、職位招聘、搜索詞頻率和媒體提及情況等方面的評估。
計算機科學的名譽教授Yoav Shoham表示,從很多方面來說,我們在關于人工智能的討論中是盲目的,缺乏可靠評估活動所需的數據。人工智能指數的目標是提供一種基于事實的衡量標準,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跟蹤人工智能的進展,更深入地討論這個領域的未來。
Shoham構思了該指數,并組建了一個指導委員會,其中包括來自斯坦福國際研究院(SRI International)的Ray Perrault,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Erik Brynjolfsson和OpenAI的Jack Clark。該委員會隨后聘請Calvin LeGassick擔任項目經理。
Shoham表示,人工智能指數只有在集體共同努力的情況下才會成功。
盡管作者表示人工智能指數是追蹤科學或技術進步的第一個指數,但也有許多其他的非財務指標,為同樣難以量化的領域提供了有價值的見解。例如社會進步指數、中東和平指數和孟加拉國賦權指數,這些指數測量的因素非常廣泛,包括營養、衛生、工作量、休閑時間、公眾情緒,甚至公開演講的機會。
2 有趣的發現
活躍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的數量自2000年以來增長了14倍。風險投資在同一時期增加了六倍。在學術界,過去20年里有關人工智能領域的發表已經增加了9倍,而課程注冊數量也在飆升。例如,在斯坦福大學介紹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機器學習課程中,注冊人數在過去30年里增長了45倍。
在技術指標上,圖像和語音識別如果不超過,則都接近人類的表現。作者指出,人工智能系統在實際應用中表現出色,如物體檢測、理解和回答問題的能力、皮膚癌細胞照片的分類。
Shoham指出,這份報告仍然以美國為中心,它還需要更大的國際影響力和更多樣化的聲音。他稱,除了目前包括的風險投資基金之外,他還看到了政府和企業投資的機會。
在人類的表現方面,人工智能指數顯示,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已經趕上了人類的水平。在游戲應用中的確如此,如國際象棋、危險邊緣游戲節目、最近的圍棋游戲。作者指出,盡管如此,計算機在將特定信息歸納為更深層含義的能力上仍有很大的差距。
Shoham稱,在過去的十年里,人工智能的確取得了驚人的進步,但計算機仍然不能拿出哪怕是一個5歲孩子的常識或一般智力。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896瀏覽量
269110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279瀏覽量
238511
原文標題:斯坦福大學發布人工智能發展指數
文章出處:【微信號:AI_News,微信公眾號:人工智能快報】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