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的發展時代,使得科技產品日新月異在即將要過去的2017年里,工業4.0、工業物聯網,工業機器人、智慧工廠讓人目不暇接。以傳感器為基礎的人工智能讓工業生產和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2月15日,工信部印發了《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為2018年到2020年人工智能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而智能傳感器正排在核心基礎的第一位。
在三年計劃中明確提出,支持微型化及可靠性設計、精密制造、集成開發工具、嵌入式算法等關鍵技術研發,支持基于新需求、新材料、新工藝、新原理設計的智能傳感器研發及應用。此外計劃中還提出要發展市場前景廣闊的新型生物、氣體、壓力、等智能傳感器。在發展關鍵技術的同時,要與市場相適應,將技術轉化為生產力。而對傳感器發展的水平同樣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到2020年,壓電傳感器、磁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等的性能要有顯著提高,而且要達到水平以內的壓力傳感器可實現商用,弱磁場分辨率要達到實現1pT的磁傳感器實現量產。
可見傳感器技術是一項當今世界令人矚目的迅猛發展起來的高新技術,也是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它與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構成信息產業的三大支柱之一。它是人類五官的延伸,萬物互聯的基礎。而物聯網作為顛覆未來的技術之一,也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國家各項政策的支持,物聯網產業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目前,我國物聯網產業體系已初步形成,產業規模突破9300億元,到2020年物聯網產業規模將有望超過1.8萬億元。2017年,我國物聯網產業迎來規模化商用元年,各大電信運營商、網絡設備商等紛紛加快產業布局。據專家預測,未來幾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量將達到數百億,將為物聯網打開新的發展藍海。
12月20日,在北京召開的第八屆中國物聯網產業與智慧城市發展年會上工信部科技司負責人表示,工信部將于近期發布《物聯網綜合標準化指南》,《物聯網綜合標準化指南》的發布不僅讓傳感器行業被引爆而人工智能三年計劃落地更是為傳感器發展注入了強心劑。
“物聯天下、傳感先行”是當今物聯網行業的普遍共識。隨著物聯網的深入發展,作為物聯網的基礎和核心的傳感器行業將隨之被引爆。同時,受到來自智慧城市、工業物聯網等方面的強大助力,傳感器產業還將向環境監測、智能工廠等領域不斷擴展。
在工業領域,工業傳感器技術已成為各工業企業在高新技術發展方面爭奪的一個制高點。據相關機構預測,到2020年工業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308億。在環境監測領域,傳感器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據相關機構預測,到2020年主流氣體傳感產業規模將達到600億元以上。
從智能工廠的應用來看,對電網、空氣、公路等監測網絡的實施,傳感器的發展領域一直在不斷的擴大。計劃落地后,現在又提出人工智能飛進千家萬戶,家用產品會變得越來越智能,萬物互聯時代正在飛速的發展,未來人們的生活可能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最基礎的傳感器。這對于傳感器行業來說,是莫大的機遇。
機遇往往伴隨著挑戰,傳感器行業也面臨著很多問題,如何研發出符合市場潮流和計劃中要求的傳感器?如何讓傳感器在同類傳感器中脫穎而出?只有跟隨時代發展的潮流,才能有正確的方向,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對于傳感器行業來說,只有抓住這個機遇,注重研發和市場需求,才能更上一層樓。ISweek工采網作為OFwee中國高科技的門戶網站匯集了來自全球的高品質工業科技產品涵蓋照明、半導體照明、LED、太陽能光伏、光通訊、激光、光學、顯示、電子工程、工控、智能電網、儀器儀表、節能、環保、風電、電源、新材料、電力、通信、物聯網、機器人,汽車,醫療等高科技領域,致力于為全球工業科技產品的采購商,供應商,貿易商,生產制造商提供全產業鏈的一站式產品銷售和采購服務。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505瀏覽量
757167 -
物聯網技術
+關注
關注
1文章
366瀏覽量
2175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