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愛立信、中國移動與張家港港務集團攜手,成功完成了張家港港5G智慧港口的商用部署,標志著港口自動化、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運營取得了重大突破,為內河干散貨碼頭的5G數字化轉型樹立了新的標桿。
由于業務場景的復雜性和干散貨貨物(如煤炭、礦石和谷物)的不規則性,散貨碼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發展一直面臨諸多挑戰,仍處于探索階段。然而,張家港港務集團、中國移動、愛立信等合作伙伴通過充分發揮5G技術的優勢,成功推動了張家港港的數字化轉型。
他們利用5G的超大帶寬、超低延時、超廣覆蓋和高可靠性等特點,為張家港港智慧港口提供了強大的網絡性能支撐。同時,結合人工智能、云計算、遠程控制、自動駕駛等先進信息技術,部署了一系列先進的5G應用,旨在提高生產效率、增強安全性并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中國移動張家港分公司副總經理潘江峰表示,此次合作讓他們有機會利用最前沿的5G技術助力張家港港的數字化進程。通過5G技術的應用,張家港港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并成為了中國移動“5G+”計劃下的典型行業應用案例。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愛立信與中國移動合作,從組網模式、無線側設備選擇、無線覆蓋需求等多個維度出發,采用了獨立組網(SA)的方式,并結合4.9GHz與2.6GHz頻段的Massive MIMO技術,對張家港港的各個關鍵區域進行了全面覆蓋。該方案既確保了無線覆蓋的強度,又滿足了攝像頭視頻回傳所需的上行帶寬和時延需求,為港口的智能化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愛立信和中國移動還為張家港港干散貨碼頭探索和研究了定制化5G解決方案,包括實現差異化性能的5G網絡切片、用于精確資產管理的5G定位、支持高效部署傳感器的5G RedCap以及推動原有IT系統升級與創新應用的5G LAN等。
針對張家港港智慧港口的應用需求,他們共同提煉并推動了多項5G智慧港口的創新應用落地。其中包括碼頭大型設備自動化作業、碼頭散貨清艙設備遠程控制、基于5G網絡的港口生產調度以及散貨碼頭生產現場自動巡檢等。這些應用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安全性,還降低了運營成本和勞動強度。
張家港港務集團技術工程部部長劉建軍表示,與中國移動和愛立信合作的5G智慧港口項目是探索實現港口數字化轉型新路徑的里程碑。他們受益于5G的能力和創新應用,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合作,共同探索5G-A技術在更多業務場景中的應用。
愛立信中國移動解決方案負責人鄭韶鶇也表示,展望未來,愛立信將繼續致力于與中國移動及其他合作伙伴深化5G技術創新與行業實踐融合,推動中國智慧港口建設邁向更高水平。
-
愛立信
+關注
關注
6文章
1725瀏覽量
50457 -
中國移動
+關注
關注
22文章
5557瀏覽量
71874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12瀏覽量
566225 -
數字化轉型
+關注
關注
0文章
286瀏覽量
926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愛立信亮相2024中國移動供應鏈生態合作大會
愛立信在2024進博會展示5G及6G創新技術
共創AI+時代 廣和通攜5G AIoT解決方案智赴2024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
![共創AI+時代 廣和通攜<b class='flag-5'>5G</b> AIoT解決方案智赴2024<b class='flag-5'>中國移動</b>全球合作伙伴大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9/51/wKgZomcJ1GSAbXOLAAYnCoCf6So374.jpg)
共創AI+時代 | 廣和通攜5G AIoT解決方案智赴2024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
![共創AI+時代 | 廣和通攜<b class='flag-5'>5G</b> AIoT解決方案智赴2024<b class='flag-5'>中國移動</b>全球合作伙伴大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A/3C/wKgaomcJ1EeAJ-a0AAEhXE05GoU132.png)
中國移動發布全球首顆 RISC-V 內核超級 SIM 芯片
![<b class='flag-5'>中國移動</b>發布全球首顆 RISC-V 內核超級 SIM 芯片](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5/D3/wKgaomZBeIyADEqiAACsZ19UYWk044.png)
中國移動、小米、當紅齊天和高通攜手打造國內首款5G-A高頻萬兆測試平臺
![<b class='flag-5'>中國移動</b>、小米、當紅齊天和高通攜手<b class='flag-5'>打造</b>國內首款<b class='flag-5'>5G</b>-A高頻萬兆測試平臺](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4/5E/wKgaomZ8vxSAat9OAAAKh2IrJz8601.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