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米高的云端上,把廣州塔、海心沙、廣州大劇院、廣州圖書館等廣州地標一次過盡收眼底。財富大咖們戴上VR眼鏡,就像“站”在廣州國際金融中心(IFC)樓頂上,感受到來自廣州的青春與活力。這是VR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給“財富”論壇的大咖們帶來的虛擬大片。后財富時代,VR的魅力已迅速跨越科技圈進而廣及社會各個領域:廣州動物園的VR動物園、廣東科學中心虛擬現實體驗館于元旦開放,上周六,廣州文化公園的海洋VR科普主題樂園也揭開面紗。全球70%的外設硬件都是來自廣州的企業,廣州VR企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應用和制造上。
未來VR到底將為人類創造了一個怎樣的世界,都需要我們的想象力。
VR游戲 帶消費者認識虛擬世界
去年,《財富》全球論壇期間,財富大咖通過廣州本地VR企業“玖的”使用最先進的VR技術和UE4引擎研發制作的《云上廣州》感受虛擬現實的魅力,而VR科技在后財富廣州依然持續著熱度。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簡稱VR),起源于上世紀中期,集計算機科學家、哲學家和音樂家三種身份于一身的杰倫·拉尼爾(Jaron Lanier)提出了VR概念,VR技術利用電腦或其他智能計算設備模擬產生一個虛擬世界,讓用戶在這個虛擬世界里進行互動,讓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如同身臨其境。2014年,臉書收購了OculusVR,引發國外資本市場、科技圈強烈震動,同時也開啟了國內的VR熱潮。
從2014年的井噴,到2016年末開始的冷卻,VR產業經歷爆發后趨于理性。目前,VR硬件設備主要分為VR盒子、VR一體機、VRPC端一體機,基于PC支持的VRPC頭顯能最大程度保證性能和沉浸體驗,而眼鏡盒子加上手機就能體驗虛擬現實,但其沉浸感有限,并不能達到理想狀態。在國內市場,手機端移動式VR眼鏡盒子高居VR頭顯銷售首位,熱銷產品主要價格在幾十元到200元之間。
“一個新科技的普及,娛樂、游戲是最直接的方式。目前一臺能完全流暢體驗游戲和應用的VR硬件設備,價格最少也要三四千元,同時VR游戲、應用對硬件、場景、空間要求非常高,影響著VR技術向消費者的廣泛普及。讓玩家了解和感受最逼真的沉浸體驗,線下體驗館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廣州玖的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梁振聲表示。
玩家戴上VR眼鏡開碰碰車,或戴著頭顯、拿著手柄轉動身體追擊目標,又或者坐上“坦克”、戴上頭顯設備,駕駛飛船在太空中遨游……記者發現,這些場景在城中大型商場、主題樂園的VR主題體驗區或體驗館都能看到,像廣州“玖的”為百萬葵園打造的VR體驗區里有“坦克車”“雞蛋殼”等10多款的VR設備,有射擊、滑雪、狙擊等超過30款游戲。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國內VR體驗店數量已超過6500間,主要以年輕消費者為主。
“目前,我們需要先讓更多消費者充分了解什么是VR。由于高端VR頭顯設備較大的體型、較高的價格及內容和應用體驗尚有巨大提升空間等局限,VR目前還未能引爆C端市場。”廣州時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彭利國表示。
“VR商業化的路是一條多選題,C端消費者目前還不埋單,那就由B端企業埋單。”梁振聲認為,在C端市場真正成熟前,為不同落地企業訂制合適的線下VR體驗解決方案將是無限拉近VR技術和消費者距離的一個橋梁。
VR應用 催生新模式走近生活
除了VR游戲,VR+景區、VR+圖書館、VR+餐飲、VR+健身等多種模式去年開始不斷涌現,VR技術正以各種形態滲透于人們的生活之中。今年,城中多家公園都引入了VR體驗館,上周六廣州文化公園全新打造的“鸚鵡螺的奇幻之旅”海洋VR科普主題樂園正式開放,包括VR、AR互動娛樂體驗區、兒童科普互娛區、海洋生物科普區等區域,在樂園里游客戴上VR眼鏡就可以720°感受真實的海洋世界。
而已經在今年元旦和老廣見面的VR動物園則位于廣州動物園,它也是全球首個VR動物園。在VR動物園里,小朋友拿著為他們量身定制的Q萌VR頭顯體驗“動物天使”,大猩猩、亞洲象在小朋友的掌心散步……不僅動物,甚至動物生存的熱帶雨林也一并來到了身邊,還能觀看到動物進食、嬉戲、繁殖等平時難得一見的畫面。相較于傳統的圖文和視頻科普,VR技術可以讓游客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動物的千姿百態和生長環境,讓小朋友更生動地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
同時,VR應用越來越接地氣,像廣州海珠國稅微信公眾號平臺開通了“VR全景辦稅體驗廳”,為納稅人提供了一個交互式、可沉浸的虛擬三維空間,將大廳區域功能布局和真實辦稅環境直觀展現在消費者眼前。
另外,日前中國智慧家庭產業聯盟發布的“IPTVVR技術產業白皮書”提出,今年將大力開展IPTVVR+創新業務,通過IPTV的VR巨幕影院、VR全景直播、VR社交等全新的虛擬現實將開啟社交網絡2.0時代。中國智慧家庭產業聯盟羅傳飛認為VR是IPTV體驗提升和業務創新的一個選擇。
“VR+” 推進到汽車、房地產等領域
在東風日產先進工程技術中心(AEP)里正在運用VR虛擬現實技術進行新車開發的虛擬評價,技術人員在新車前期開發階段,對設計的3D模型通過VR技術進行可視化,并能通過控制手柄、激光定位器等器材進行實時細微調整,發現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檢查、改善,在新車開發設計階段就保證品質……VR技術在汽車制造中已經是一個重要的工具、手段。“VR+”與傳統產業的結合,已經成為產業的未來發展的一大方向。
在不少汽車品牌里,VR已經成為汽車制造中是一個重要的工具、手段,它能讓尚在開發階段的汽車在虛擬世界提前顯形,供工程師進行虛擬評價和驗證,運用一套VR沉浸式評價系統使產品開發階段的缺陷大大減少,開發周期也可縮短。東風日產向記者介紹,東風日產先進工程技術中心(AEP)采用了RTT、Techvie等專業軟件來實現3D 實時仿真技術,它可以根據 CAD 數據輸入提供完整的模擬和工作流解決方案。另外,汽車企業也通過VR拉近與消費者的互動,像東風日產在去年開始在全國主要城市的核心專營店,搭建日產智行科技VR體驗專區“NISSAN銀河戰艦”,消費者戴上VR眼鏡,與動感平臺聯動,玩轉IDS CONCEPT概念車及諸多“黑科技”。
另外,如何與傳統產業的結合,成為越來越多企業尋求的突破口,玖的公司也表示,已經在飛行、醫學、旅游等行業打造不同的VR技術方案,像在房地產領域,房地產企業也在積極通過VR技術優化銷售體驗。通過VR技術搭建的虛擬樣板間便為客戶提供了近乎真實的看房體驗。
廣州VR技術走在全球的前沿
財富”論壇期間,來自金融領域的CEO奈杰爾·巴普提斯特體驗廣州的VR科技后表示,廣州的技術創新毫無疑問已經走在全球的前沿了。
我國虛擬現實技術尤其是游戲設備領域處在全球領先水平,與國外同行處在同一起跑線上。而廣州VR企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應用和制造上。“廣州VR產業無論是內容生態、市場容量、生產工藝都日趨成熟,特別是VR的外設硬件設備在全球處于領先,基于廣州制造業的傳統優勢,目前蛋椅、車椅等VR游戲的外部硬件設備公司大部分集中在廣州,全球70%的外設硬件都是來自廣州的企業。”彭利國表示。
有業界人士還對記者說:“世界的VR在中國,中國的VR在廣州。”廣州不少VR品牌具備了集外設硬件研發、生產及銷售、內容孵化為一體的實力,他們能更好地定義產品。“經過兩三年的探索,廣州VR企業能根據不同的需求,為客戶打造整體的VR解決方案。像玖的目前已經建立了全球最大的VR泛娛樂設備制造基地。通過直營、招商加盟和合作等方式,已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布局了超3500家VR線下加盟店。”梁振聲表示。
廣東虛擬現實產業研究院廣州分院郝院長表示,目前全國VR行業都在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機會,特別廣州VR企業有著極強的市場嗅覺和文化娛樂底蘊,廣州VR企業在芯片、線下解決方案、內容制作、平臺開發、手勢識別、交互方式等各方面的嘗試,貫穿了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特別是VR企業在文博方面的嘗試,廣州在國內是領先的,廣州VR企業正在將廣東工藝美術界的頂級代表作制作虛擬模本,將這些藝術代表作放到虛擬世界,預計在今年上半年就能和消費者碰面。
未來人類控制VR 還是VR顛覆人類
由于VR帶來的強烈的沉浸感,容易給體驗者全心投入于自己當前的活動場景之中,忘記周圍的環境,沉溺其中。郝院長表示,VR體驗容易給人體帶來眩暈感,它給使用者帶來生理上的不適目前還未能徹底解決,同時VR游戲有可能帶來的誘導、沉溺等影響也為人詬病。
日前,好萊塢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計劃于8月上映的新電影《玩家一號》的片花中,展示了這樣的畫面:主角戴上高科技VR眼鏡、穿著者特殊的衣服及手套,沉浸在“完美”的虛擬現實技術結合網絡游戲打造的“綠洲”虛擬現實世界,不愿回歸真實世界。一直以來,有社會學、倫理學等學者在討論,當VR普及,其沉浸感會否對人們在現實中的認知與行為造成不良影響,這種“綠洲”現象會不會變成真實?
但從另一方面看,利用VR的沉浸感去幫助人們去學習、治療正在不斷廣泛應用。像運用VR的臨境感去治療特殊恐懼癥、自閉癥、戒毒等服務都在試驗之中,這些VR技術的應用在行業中的研究甚至逐漸成為現實。比如,有些人患有恐高癥,就可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構造不同場景,有目的性地交互,以克服恐懼障礙。
與3D、4D電影不同,VR技術不是讓你停留在“看”,而是讓你“走進”畫面里,通過沉浸式場景拓展學習體驗的多維空間。像消防、安全食品、教育等不少公共事業企業都希望通過VR等現代化智能化高科技手段實現更強的體驗方案,模擬煤氣泄漏、火災等真實場景,讓人身臨其境,通過控制手柄,學習“關掉煤氣、使用滅火器滅火、毛巾捂嘴”,在震撼、感悟中加強安全意識、學習安全知識。
無論是控制還是VR顛覆,未來VR到底將給人類創造一個怎樣的世界和平臺,都需要我們的想象力。
-
vr
+關注
關注
34文章
9646瀏覽量
150842 -
VR一體機
+關注
關注
1文章
152瀏覽量
15036
原文標題:未來VR將會創造一個怎樣的世界?
文章出處:【微信號:ofweekwearable,微信公眾號:OFweek可穿戴設備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