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中央空管委即將在六個城市開展eVTOL的試點;有幸進入試點的城市有深圳、蘇州、成都、重慶、合肥、杭州。
這六個城市的朋友有福了,或者可以很方便快捷的打飛的了。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eVTOL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7瀏覽量
54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國內六城即將開展eVTOL試點,電機的下一個現象級應用來了?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日前,有媒體報道稱,中央空管委即將在六個城市開展eVTOL(電動垂
紫光同芯獲評北京市兩業融合領跑型試點企業
近日,北京市兩業融合企業交流會暨沙龍活動在朝陽區兩業融合示范園成功舉辦,共同探討兩業融合發展新路徑。活動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委統戰部等部門為北京市第二批市級兩業融合示范園區和試點企業授牌。紫光同芯被授予 “領跑
VA One在eVTOL噪聲分析與優化中的應用
隨著城市空中交通(UAM)的快速發展,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的噪聲問題成為影響公眾接受度與法規合規的核心挑戰。與傳統飛行器相比,eVTOL需在低空密集區域運行,其噪聲控制直接關系到商業化

安富利創新產品與解決方案滿足eVTOL應用所需
有關數據表明,中國的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產業規模在2023年就已經達到9.8億元,2024年eVTOL產業規模繼續大幅提升。
誰終結了真空管的時代?
“ 真空管雖已退出歷史舞臺,但并不是因為性能問題,甚至可能也不是因為體積問題。本文轉載自 lcamtuf 的博客,進行了轉譯和潤色。”
蘇聯解體給東歐集團帶來了深刻的社會經濟變革。我的一段鮮活
發表于 02-24 10:38
eVTOL電機電控產業鏈分析
2021 年 2 月低空經濟概念首次被寫入國家規劃,eVTOL?預計分場景從載物到載人、郊區到城市逐步應用。eVTOL 在旅游觀光、物流運輸、醫療急救、消防應急等場景投入使用,緊急醫療服務(EMS

中移芯昇新一代國產化SIM芯片榮獲國資委第四屆中央企業熠星創新創意大賽優秀獎
1月3日,國務院國資委公布第四屆中央企業熠星創新創意大賽獲獎名單,芯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移芯昇”)新一代國產化SIM芯片項目脫穎而出,榮獲創新應用優秀獎!本屆熠星大賽由國務院國資委聯合國

藍海華騰引領eVTOL技術新潮流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藍海華騰再次以創新者的姿態,引領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技術的新潮流,已成功注冊《V6-H系列eVTOL電動力系統控制器軟件V1.00》的軟件著作權,這標志著我們在eVTOL技術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eVTOL發展挑戰不斷,互連技術或成破局關鍵
隨著汽車的普及,地面交通擁堵已成為常態,面對這一困境,人們大膽假設,飛行器能否像汽車一樣,成為未來人們出行新選擇?于是,“飛行汽車”—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應用而生。eVTOL以電力

eVTOL發展挑戰不斷,互連技術或成破局關鍵
隨著汽車的普及,地面交通擁堵已成為常態,面對這一困境,人們大膽假設,飛行器能否像汽車一樣,成為未來人們出行新選擇?于是,“飛行汽車”—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應用而生。 eVTOL以電力
以eVTOL技術為例,分析連接器市場的新需求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憑借高效的空中運輸能力,在城市交通、物流配送、旅游觀光以及醫療救援等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eVTOL的發展不僅代表航空技術重大突破,人類出行

TE亮相2024深圳eVTOL產業發展大會
日前,TE Connectivity(以下簡稱“TE”)亮相2024深圳eVTOL產業發展大會。隨著低空經濟和新質生產力的興起,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正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在這一背景下
重磅登場!億航智能攜EH216-S亮相2024深圳eVTOL展
由上海市航空學會、廣東省航空航天學會主辦的2024深圳eVTOL產業發展大會暨低空經濟展覽會將于9月23-25日在深圳坪山燕子湖國際會展中心召開。展會將通過“兩天論壇+三天展覽”的形式展開,專注未來
傳遞綠色動力,引領綠色出行!綠傳科技邀您參加2024深圳eVTOL展
2024深圳eVTOL產業發展大會暨低空經濟展覽會將于9月23-25日在深圳坪山燕子湖國際會展中心召開。展會將通過“兩天論壇+三天展覽”的形式展開,專注未來城市空中交通新形態、民用有人駕駛、無人駕駛
鵬城9月,eVTOL OEM翹楚齊聚2024深圳eVTOL展
2024深圳eVTOL產業發展大會暨低空經濟展覽會將于9月23-25日在深圳坪山燕子湖國際會展中心召開。 展會將通過“兩天論壇+三天展覽”的形式展開,專注未來城市空中交通新形態、民用有人駕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