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高工鋰電、高工產業研究院主辦的“守正謀變,破卷圖強”2024高工儲能年會暨高工金球獎頒獎典禮在深圳召開。德賽電池憑借與勝宏科技擬建121MW/630MWh全國最大用戶側儲能電站成功榮獲“2024年度標桿項目”獎項。
勝宏科技工業園區121 MW/630 MWh磷酸鐵鋰電池儲能電站項目采用德賽電池自主研發生產的280Ah磷酸鐵鋰儲能電芯,具備高安全、長循環、高能效等特點。同時,項目打破常規的戶外地面平鋪電池柜設計,采用隱匿式儲藏間模式,首次實現儲能電站和生產車間的縱向空間疊加,最大程度節約了占地面積。項目采用德賽電池提供的儲能電芯、電池模組以及儲能系統,正式并網運行后,將實現更好的一致性、可靠性,更高效地發揮儲能系統的優勢,提升對能源的消納能力以及電網的穩定性。進而實現更高的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對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以及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在全球氣候變化和國家“雙碳”戰略背景下,儲能電池承載著實現“碳中和”宏偉目標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德賽電池在鋰電池行業已深耕20多年,擁有先進的智能制造和質量管控能力,于2018年戰略布局了儲能產業,堅持以先進的技術、優質的服務和持續的創新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儲能解決方案,為構建清潔、低碳、高效的能源體系貢獻力量。
近日,德賽電池高級副總裁郭慶明受邀出席,并在“列陣出海,全球圖強”專場深度分享德賽電池在儲能領域的創新成果與安全理念,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向。
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儲能快速發展的“卡脖子”問題,德賽電池從電池材料、工藝、結構等諸多方面入手創新打造了電芯安全和7重主動安全與被動安全防護的系統集成安全,同時接入德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平臺,從而實現儲能系統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
德賽電池高級副總裁郭慶明從電芯安全創新、儲能系統安全強化、全生命周期管理云平臺賦能三個方面闡述德賽電池的破題之策。德賽電池在電芯安全設計上展現出了卓越的前瞻性和創新性,不僅對電解液、主材及固態電解質膜等關鍵材料進行了深度研發,在電芯結構創新方面,德賽電池憑借大量嚴謹的實驗,成功實現了對電芯內部壓力變化的精準檢測。
在儲能系統安全上,郭慶明表示,德賽電池秉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理念,在機械結構、信號采集、溫控等多個維度進行了精心謀劃。在電芯層級,通過增加電芯壓力傳感器實時監測電芯內部的壓力狀態評價電芯的健康狀態,實現電芯級主動預警;在PACK層級,通過監測電芯的電壓溫度聯動液冷消防PCS等系統在電芯電壓/溫度異常時進行預警及針對性處理。所有設計均通過大量的仿真/實測進行校核,確保設計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全力保障儲能系統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使用。
提到德賽電池自主研發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云平臺,郭慶明表示,該平臺基于創新的云邊協同架構、主動安全模型和智能運維系統,為儲能項目的高效、安全運營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云邊協同分工明確,支持云端大數據分析與全局優化,實現邊緣層快速響應與本地控制,完成多品牌設備管理調度。數據流轉有序,從感知層采集到邊緣層處理,再到平臺層分析應用,最終實現用戶交互與全生命周期管理。主動安全模型通過數據清洗、特征提取、壽命預測、多維度預警及相關性分析,提前捕捉異常,實現主動安全。
德賽電池在儲能領域的一系列創新成果和安全實踐,彰顯了其在行業中的技術實力和責任擔當。通過在電芯安全、儲能系統安全及全生命周期管理云平臺等方面的持續創新與優化,德賽電池不僅有效提升了自身儲能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安全性與可靠性,為客戶提供了更高品質的服務,同時也為整個儲能行業樹立了安全標桿。
未來,德賽電池將繼續秉持創新驅動、安全至上的發展理念,持續加大在研發領域的投入,不斷優化儲能技術和產品,進一步提升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水平。同時,積極與行業伙伴開展廣泛合作,共同推動儲能行業安全標準的完善與提升,為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在能源變革的浪潮中,德賽電池將憑借自身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創新精神,引領儲能行業邁向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新時代。
-
德賽電池
+關注
關注
0文章
51瀏覽量
8094 -
儲能電池
+關注
關注
1文章
483瀏覽量
18314 -
儲能電站
+關注
關注
3文章
137瀏覽量
7425
原文標題:實力獎話!德賽電池榮獲高工金球獎"2024年年度標桿項目"
文章出處:【微信號:DESAY_BATTERY,微信公眾號:DESAY德賽電池】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